勞亞亮
“作老師難,但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更難,而作語文老師的難就難在作文難改、評語難下啊!”每當我面對著那一篇篇想象貧乏、語句紊亂的學生作文時,就不由得發出以上的感嘆。
還記得自己也是學生的時候,每到發作文本的日子,總是迫不及待地打開作文本,想看看老師給了什么評語,但看來看去也總是那幾句話“中心突出,層次分明……”要不然就是“語句欠生動……”那時候,看完了評語就把作文本擱到一邊去了,因為老師的評語就像是隔著衣服抓癢一樣,總抓不到自己的癢處,所以印象不深。今天,輪到了我自己抓起紅筆,給學生們批改作文來了,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評語留在學生的頭腦中呢?怎樣才能使自己改的作文不白廢工夫呢?這是我覺得最困難的事情。但縱使這件事是難,我也要努力去面對,經過幾年來的摸索,我自認為在這一點上有了一點心得。
其實,面對著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很多學生的直覺反映就是:“真慘!又要寫作文了!”在這種心態的促使下,學生的作文語無倫次、條理不清,那是很正常的。面對著學生這種亂七八糟的文字,我的原則是:“寫出自己的評價,讓它在學生頭腦中生根,以促進他們改變寫作態度。”但我究竟以什么面目去喚醒他們呢?我究竟怎樣做才能改變他們呢?是兇惡的訓斥?還是溫和的勸說?經過實踐,我發覺如果要使你的評語留在學生的頭腦中,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供使用。
一、以退為進,明褒實貶。
比如這學期,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題目《家鄉的變化》,有那么一部分完全不想動腦寫作的學生,他們拿著《作文選》來“對號入座”,結果,當我看到這些作文時,真的是啼笑皆非,如:“我的家鄉最美的季節是冬天,一到那時候,大雪紛飛……”這位學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長這么大,從沒見過下雪,他卻居然寫出這樣的大謊言,于是我在他的作文本上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不錯,你寫的這個地方景色很優美,文筆也很生動,可惜的是,你生錯了地方!”當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完這篇文章以及這些評語后,全班發出一陣大笑,從此,那位同學寫作再也不敢應付了事。
還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寫一篇作文,內容要求寫父母的故事,主人公當然也就是自己的父母了。有一位學生不認真審題,也不留心聽清楚作文要求,結果,把她自己當主人公來寫了,于是我就在她的作文本上寫:“故事性極強,有可讀性,可我卻不知道你已經做了別人的父母!”可以想象,這位同學看到這些評語的時候,是多么的無地自容!到了下一次作文,她特地跑來對我說:“老師,這次的作文,我是很用心寫的,不管好與壞,你都要認真會給我評一下啊!”這就是我“以退為進,明褒實貶”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來寫評語,以委婉的語氣來指出學生作文中的毛病,學生較容易接受批評,因而在學生的頭腦里留下了印象。
二、真情對話,寓教于情。
在讀學生作文時,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有一些看法或感想,每到這時候,我便用評語與作者對話,在這時候,我只是一位普通的讀者,一位與學生話家常的真誠的讀者。如在盧云同學的《我的生活我的夢》中,她寫出了中學生的生活的艱辛;“一大早,我就起床,匆匆地洗漱后,就像打戰似的趕在7點鐘之前回到學校……早讀可以把人的喉嚨讀破,而晚修就像在戰場上搏殺一樣,我真的希望有三頭六臂來幫我思考幫我做作業……真希望永遠在夢中……”看到這樣的心聲,這樣的告白,我不禁提筆寫下以下的句子:“睡吧!好好地睡一覺,要知道,夢想總是美好的。”
另一位學生曹旭南同學卻在《忙碌的一天》里寫:“早讀讀語文,晚上念英語,口里念著ABC,紙上算著五六七……過完一日又一日,成績一直在退步,希望能搞上去,每天每日,筋疲力盡,我很清楚,我并未認真地去做些什么……”看到這些灰心喪氣的語句,看到這樣毫無生氣的表白,我于是在他的作文本上寫著:“你既然很清楚自己的毛病,為什么不努力去改正呢?生活總是有困難的,如果你只是遠遠地望著這困難而卻步不前的話,我相信,你的煩惱會更加多!相反,如果你振作起來,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去,你很快就會忘記什么叫煩惱。”就這樣,我用評語與學生們進行了對話,我把自己的情感與教導都寫在了評語中,這種評語,在學生的頭腦中,當然是印象較深刻的了。
三、概括指導,貴在鼓勵。
這是我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我用這種方法來寫評語,最大的目的就是給學生以肯定,給學生以鼓勵。例如鄧柳絲的《那一年母親十歲》,以母親為主人公,寫了母親在十歲那一年輟學回家耕地的事,其中主要刻畫了母親堅毅的性格,雖然表達還不夠流暢,但選材新穎,所以我便下了這樣的評語:“你把母親十歲時的勤勞、堅強、勇敢都寫了出來,選材新穎,敘述角度獨特,如果能在遣詞造句上再下多一點式夫,那就更好了。”
鄧錦玲在《童年少年中年》中,以第一人稱寫了母親的前半生,這是一種新穎的敘述方式,為了鼓勵她,我便寫了這樣的評語:“母親童年時的勤勞、少年時的艱苦、中年時的滿足,在‘我’的娓娓道來中,一點一滴地滲了出來,真有特色!”就這樣,我用這種寫評語的方式告訴學生,,我讀懂了你的文章,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或者你的文章在那一方面還存在不足……
總之,評語是語文老師與學生交流的獨有的方式,在一篇篇真誠的文章面前,我付出的同樣是真誠,每次發下作文本,看到學生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翻閱評語,凝神細看,我就覺得自己的勞動終于有了代價,我的評語也終于留在了學生的頭腦中。
作者郵箱: laoyaliang@163.com
[讓評語留在學生頭腦中(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學生個人評語
2.學生期末評語
3.學生個人操行評語
5.學生期末評語整理
6.對學生的評語集錦
8.學生期末評語摘抄
10.醫學生醫院實習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