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小記(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北京市海淀寄讀學校語文組:馬新平

教學要點

一、學習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樂觀奮發的革命精神。

二、掌握本文以小見大表達中心意思的寫作特點。

三、了解本文格調清新優美、充滿詩情畫意以及語言準確生動、絢麗多彩、形象活潑、富于表現力的藝術特點,從而領略文藝語體的特色。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排除字詞障礙,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字詞、朗讀

教學難點: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前我們曾學過一篇散文,題目是《記一輛紡車》,那么我想問一下同學們,這是誰寫的呢?對,是吳伯簫。那么我再問一下,他寫的是在哪里的生活呢?對,寫的是在延安的生活經歷。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吳老寫在延安的生活的小散文--《菜園小記》。

二、題解:

1、作者:吳伯簫

2、出處:選自散文集《北極星》

3、寫作背景:

三、學生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生字:

chà yān yǒng jiàng zhuó jué shuò qiā

姹 嫣 甬 絳 濯 矍 鑠 掐

xì kē gēng xù qí jǐn yán sui

隙 窠 羹 煦 畦 槿 芫 荽

2、詞語:

姹紫嫣紅--形容各種花嬌艷美好。

潑辣--原義為兇悍而不講理;引申義為有魄力,勇猛;文中用的是比喻義,指花草長得快。

矍鑠--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樣子。

斑斕--燦爛多彩。

四、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閱讀分析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閱讀課文,理解內容,分析層次。

2、學習本文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閱讀課文,理解內容,分析層次。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有關散文的知識:

           敘事散文:寫人,記事。

          抒情散文:以事物為依托,抒發感情。

特點:

           選材自由

  形散     表達方法不拘一格

           表達方式靈活多樣

  神聚     一個中心

           一條線索

線索的作用:將文章內容貫穿成一個整體的脈絡。

二、閱讀課文,理解內容,分析層次:

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以菜園的種菜生活為線索,有層次地展開記敘、描寫、抒情。

全文12段,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可愛的小菜園

這部分又分兩層。

1、 種花好,種菜更好(1~2段)

從種花好談起,自然引入“種菜更好”。種花可觀賞,種菜可食用,在特定情況下,“種菜更好”。以“花”襯“菜”。于是自然地想起在延安藍家坪的菜園。

2、 花果叢中的小菜園(3~7段)

“說是菜園,其實是果園”,滿園果茂花艷。“說的菜園,是就園里的隙地開辟的。果樹是圍屏,草花是籬笆,中間是菜畦。”環境優美,土地肥沃,陽光充足,水源便利。

菜園的自然條件這么優越,這是大自然的優惠,但是還需要人來利用,靠人勤勞的雙手來創造財富。于是,大家“下決心地把菜地種好,管好。”這就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的寫種菜過程。

第二部分:與天奮斗,其樂無窮

這部分又分兩層。

1、 種菜勞動,田園之樂無窮(8~10段)

勞動的艱辛:積肥、學經驗、管理(勞動量,“一畝園,十畝田”)

勞動的樂趣:看見新芽茁壯成長,經人帶來希望;暮春中午去中耕,看看中耕過的菜畦,令人心曠神怡;夏天月夜,澆完地后,休憩閑談,疲勞頓消。

2、 種菜勞動,豐收之樂無窮(11~12段)

“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有幾種蔬菜在競綠爭肥的。”冬季無菜,但紅紅的辣椒干,“一直掛到新年”。

全文以菜園種菜為線索,有層次地進行記敘、描寫和抒情。落筆于菜園,著眼于寫人,菜園的美,是人們的辛勤勞動所創造;菜園的樂,是勞動的人們所感受的特有的樂。這種美與樂,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延安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樂觀奮發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

作者給本文題為“菜園小記”,處處在“小”字上作文章,卻反映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和無盡的美的享受。

1、小中寄深情

作者對菜園無處不愛,無事不愛,無物不愛;花可愛,果可愛,地可愛,小石窠泉流可愛,陽光月光可愛,那菜苗與果實更可愛,而勞動最可愛。作者雖然很少直接抒情,但字字句句,無不飽含著濃濃的情。

2、小中寓至理

本文以延安大生產運動為大背景,但卻從一個小小的菜園落筆,從寫種菜小事中寄寓深刻的道理。如文章的第6段寫“大家都在工作、學習、戰斗的空隙里種菜”,把“十邊”都種上了,“機關、學校、部隊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給。”從種菜小事入筆,反映了大生產運動的意義,仿佛讓我們看到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的場面,感受到大生產運動的勃勃生機。

又如作者寫種菜施肥、松土、整畦、下種等過程,不僅指出這些活勞動量大,而且還從看不見蔬菜的“影子”議論到很實在的“希望”。這樣,從種菜勞動入筆,反映了耕耘與收獲。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系,反映了人們對大生產運動的深刻認識,并表現了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

3、小中求真樂

種菜是很普通的事,種菜過程是由許多瑣碎的小事組成,但作者卻從中得到真正的樂趣。全文處處寫得充滿樂趣,那美麗的菜園景色,令人賞心悅目自不必說,就是艱苦的種菜勞動,也寫得充滿樂趣。一切都是那么平常、細小,只有精神高尚的人才能有這種以勞動為樂、以苦為樂的體會。

4、小中求真美

全文所寫,無處不美,無物不美,無事不美。小小的菜園,花美、樹美、草美、果美、水美、苗美、菜最美。作者以濃墨重彩,把普通的小小的菜園描繪得花團錦簇,色彩繽紛,把艱苦的勞動描寫得充滿情趣與樂趣,總的體現了延安人的勞動美、生活美和情操美,也就是延安精神之美。

由于作者對“小”寫得具體、細致、精彩,所以,“大”就體現得非常鮮明突出。作者就是通過對小小菜園許多 “小”事的描寫,反映了鮮明而突出的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樂觀。

附板書:

菜園小記

吳伯簫

第一部分:(1~7)可愛的小菜園

第一層:(1~2段)種花好,種菜更好。

第二層:(3~7段)花果叢中的小菜園 環境優美,土壤肥沃,

陽光充足,水源便利

第二部分:(8~12)菜園勞動的樂趣

第一層:(8~10)勞動之樂(過程)

勞動的艱辛--積肥、菜園的管理、勞動量

勞動的樂趣 新芽成長,充滿生機,帶來無限希望。

暮春中耕,菜香陣陣,令人心曠神怡。

夏夜澆地,休憩閑談,享受田園樂趣。

第二層:(11~12)種菜勞動后的豐收之樂 春夏秋:競綠爭肥

冬:紅紅的辣椒干……

一直掛到過新年。

以種菜為線索,以小見大

第三課時

1、準確生動,絢麗多彩。

A、形容詞的運用(請學生找有關色彩、形態、氣味等的形容詞)

色彩(11段)形態(9段)氣味(10段)

B、動詞,疊詞,增強語言的生動性。(7段)

2、語言形象,句式活潑。

A、修辭的運用,接合第四題完成。

B、長短句的運用。

3、農諺俗語、古詩文的恰當運用。

農諺俗語使用熟練,自然貼切,富于表現力。

古詩文將種菜變得有詩意,用詩來襯托,把艱苦的勞動詩化了。

二、再讀課文,指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文藝語體的語言特色。

三、完成課后練習。

課后小結:

《菜園小記》練習題

一、生字注音:

1、姹(     )紫嫣(       )紅      2、甬(      )道

3、木槿(    )                      4、絳(        )紫

5、菜畦(     )                     6、石窠(     )

7、清冽(     )                     8、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我纓 

9、矍(    )鑠(    )              10、掐(    )尖 

11、腌(    )漬(     )            12、間隙(    )

13、菜羹(    )                     14、抽薹(    )

15、和煦(    )                     16、芫(    )荽(    )

17、汲(   )水                      18、涔涔(   )

二、詞語釋義:

姹紫嫣紅--

潑辣--

矍鑠--

斑斕--

三、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并簡要說說其作用。

1、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珍珠。

                                                                                                   

2、“夜雨剪韭菜”,是老杜的詩句吧,清新極了;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3、菜園里總是有幾種蔬菜在競綠爭肥的。

                                                                                

4、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撒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這個和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

                                                                            

5、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聯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6、看看苗間得稀還是稠,中耕得深還是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

                                                                                                                                                 

四、在括號中標明各句所用的表達方式:

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說明、抒情、描寫

1、我們經營的那一處,三面是果樹,一面是山坡,地形長方,面積約二三分。(    )

2、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姹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和果實,卻可以食用。(    )

3、那年蔬菜豐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薹下韭(跟蓮下藕一樣,那是以老來嫩有名的),掐了韭花。(    )

4、草花里邊長得最繁茂最潑辣的是波斯菊。這種花開得稠,有絳紫的,有銀白的,一層一層,散發著濃郁的異香,也開得時間長,能裝點整個秋天。(    )

五、閱讀理解:

   暮春,中午,踩著畦壟間苗或者鋤草中耕,煦暖的陽光照得人渾身舒暢。新鮮的泥土氣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陣陣沁人心脾。一會兒站起來,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額頭的汗,看看苗間得稀還是稠,中耕得深還是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那時候人是會感到勞動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澆完了,三五個同志趁著皎潔的月光,坐在畦頭泉邊,吸吸煙,談談話,談生活,談社會和自然的改造。一邊人聲咯咯啰啰,一邊在聽菜畦里昆蟲的鳴聲。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散發出脈脈的香氣。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種真正的田園樂趣。

1.這段文字的內容概括得最恰當的是(    )

A.中午間苗,夜晚談話    B.暮春勞動,夏夜談話

C.昆蟲鳴叫,蔬菜豐收    D.菜園勞動,泉邊小憩

2.這段文字的結構方式是      ,用曲線在文中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3.文中最后一句話中的加點詞“一切”指的內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                                                                

4.對文中最后一句話中加點詞語“真正的田園樂趣”理解最恰當的是

A.勞動中能吸煙、談心、賞景。

B.勞動中非常愉悅。

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苦為樂的樂觀主義精神。

D.和平寧靜、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的樂趣。

 

[菜園小記(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菜園小記教案

2.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9.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AV免费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观看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