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評人:《作文島》編輯 張永程 作文作者:吉林一中 高一 畢然
作文原文:
生活中,△和○幾乎無處不在,以至于我們都對它們的存在麻木不仁了。但真的認真思考它們的意義,不僅包羅萬象,而且也十分有趣。⑴
首先,它們是從數學上定義出來的。三條線段圍成的幾何圖形稱作△,而一條線段繞定點旋轉而掃過的軌跡稱作○。自然它們也有許多不同特點。 ⑵
由于○的中心到四周任何距離都相等,所以旋轉起來高度并不會起變化,人們因此制成了車輪。而由○引申卻可以想到四周上每一個點地位平等,由此人們制造了圓桌,它在聯合國有的會議上可以大大發揮作用,避免因座位而引起不必要的國際糾紛。⑶
而△在理論證實下,它最穩定。你可以用木棒組成任意多邊形,使它們的接處可以活動,而唯一能不隨受力而改變形狀的只有三角形。人們由此而想到把籬笆編成三角形的孔狀,以及三角架。如果由△引申的話,在家庭中,父母和一個孩子是穩定的重要因素,這樣成分構成的家庭最不容易分散。在軍事上,有三個軍事集團三足鼎立,最難出現大規模戰爭,因為誰都怕第三者得漁翁之利。⑷
○,它的特點之一是當周長相等時,○的面積比等周長圍成的其他圖形的面積都要大。這就是為什么碗、桶、盆、盤都要制成圓形。○引申為包容,像在數學上用○來圈住集合中的元素,表示集合間的關系,給人很形象的感覺。⑸
△,它是任何一個復雜的多邊形的構成部分,任何一個多邊形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三角形,體現了微積分的思想。而這個性質使復雜陌生的問題變得簡單,從而得到解決辦法,這就是“化歸”的核心思想。⑹
○,在物理學上也有不可思議的道理,像星球發展論。由于核心對外界物質的相同引力,向心力與離心力作用,星球多呈類球形,而球形正是○的立體形。⑺
△ ,在堅硬的物質受到打擊而粉碎,表面看形成雜亂無章的幾何體,但經過洞察和統計,形成三棱錐的幾率最高,這怎能不令人驚奇。⑻
在心理學角度,喜歡圓的人往往比較隨和,隨遇而安,特點不明顯。而喜歡三角形的人思維獨到,性格有個性。⑼
△和○在哲學觀點上也有不同的體現,○體現出全面周密的思考方式,而△體現出多角度辯證看問題的方法。⑽
可不要小瞧這△和○,它們在高科技的前沿戰線、思想領域、生活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會單有這樣一個學科,研究△與○的關系呢!(11)
講評:
這篇作文,思路廣闊,從△和○聯想到聯合國的圓桌、三口之家、三足鼎立的軍事形勢、宇宙的星球、人的心理等等, 類似一篇文藝性科普作品,寫好了是一篇聯想廣泛的科技散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很好:開頭從現實生活出發,引導讀者思考司空見慣的△和○的意義;結尾在總結△和○的意義之后,引導讀者從現實生活想到未來可能會有一個“研究△與○的關系的新學科”。開頭和結尾的語言樸實、簡潔明快。
文章共分為11個自然段。⑴⑵兩段是總說,介紹△和○的普遍性和幾何學上的定義。接下來,介紹△和○的不同特點所導致的它們在不同領域上的廣泛作用和意義:3、4兩段談到了△和○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5、6段談到了△和○在數學上的作用;7、8段談到了△和○在物理學上的作用;9、10段談到了△和○在心理學和哲學上的作用;(11)段結尾,總結全文,預示未來。全文思路是清晰的,結構是合理的。
由于題目并沒有限定文體,作者把它寫成了一篇說明文,在多數學生把它寫成議論文的情況下,有一定的獨特性和創新性。
既然寫成了說明文,除了聯想廣泛之外,還要特別注意語言的準確、所涉及知識的科學性,在這方面,本文需要修改、完善。文中有的語句有表達不準確的毛病,比如,第⑶段“由于○的中心到四周任何距離都相等,所以旋轉起來高度并不會起變化,人們因此制成了車輪。”這一句就有問題。“○的中心到四周任何距離都相等”沒問題,人們制造車輪與圓的特點也肯定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但是這個關系作者沒有寫清楚、寫正確。第⑸⑹段談到了數學問題,說明得不透徹。這些毛病有的是受作者知識所限,有的是語文修辭表意不清的原因引起的。在作文時,沒有把握的知識就不要寫,寫了即使從語文角度看沒有問題,但一旦別人讀不懂,也會影響成績的。至于純語言上的毛病就不可原諒了,應當認真修改。
從文章的內容上看,刪掉一些知識不清楚的段落,加上介紹由△和○的關系所引起的聯想、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應用就好多了。那樣全文內容會更豐富、更有氣勢。實在寫不出科學上的應用,寫一些日常生活上的“科技含量”不大的應用也可以嘛,比如同一輛自行車上就有三角形的車架和圓形的車輪,圓規是用來畫圓的,但它畫圓時卻是一個三角形。
有一得常常就有一失,文體的新穎伴隨著知識表達得不很透徹。減少所失、增加所得,是人們干任何事情都要考慮的。作文也應當這樣。
(4月2日講評)
[高中生作文講評:《△和○的聯想》]相關文章:
3.軸對稱講評課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