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2003-07-10 陶洪光
專家認為不要片面追求名牌效應和“熱門”專業,應珍惜上大學機會。
這幾天,前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接待處咨詢的考生和家長絡繹不絕。據了解,截至7月9日中午,前來辦理撤銷志愿手續的考生已有373人,其中第一批本科院校錄取前辦理的25人,撤銷第二批本科院校志愿的有33人,撤銷第三批高職高專院校志愿的有315人。
十年寒窗,一年高考,如今有了讀大學的機會又主動放棄,原因何在?畢業于本市一重點中學的一名考生這次高考上海卷考了469分,進第一批一般本科院校應該沒有問題,但該生認為自己沒有考好,如果發揮正常可以達到500分左右。既然現在的成績進復旦大學不行了,就自愿“落榜”,再復習一年,明年再考。
像該生這樣欲圓名牌大學夢,主動要求“落榜”的考生不在少數。有的填報志愿時,對自己估計過高,只填報重點大學,而且表示不愿接受調劑。由于高考分數估計沒有達到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即使高校有缺額時有補填志愿的機會,也不想去,結果只能落選;有的考生拒絕一般院校或高職、高專院校,認為進這類學校降低了自己的身價,將來畢業后就業難以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崗位。也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還有潛力,不甘心放棄進名牌大學或本科院校的機會,寧愿撤銷志愿,明年再考。
不少考生不愿去外地院校就讀,也是撤銷志愿的一個重要原因。上海考生緣何不愿去外地高校呢?主要是不少家長和考生認為與其去外地重點大學讀一般專業,還不如在上海進一般本科院校的“熱門”專業來得“實惠”,尤其是畢業時回滬找工作沒有上海學生方便。
高校招生政策的放寬,也降低了考生撤銷志愿的風險。現在只要在每批錄取工作開始前提出申請,不占用招生指標,對考生今后參加高考就不會產生影響。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如今,不少考生希望能考上名牌大學、本科院校或“熱門”專業,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考生的選擇權利。但名牌大學、“熱門”專業錄取名額畢竟有限,不可能每個考生都能考上。因此,考生和家長要面對現實,不要片面追求名牌效應和“熱門”專業,應珍惜上大學的機會。(陶洪光)
[追求名牌和熱門 撤志愿主動落榜]相關文章:
1.夢想與追求名言
2.追求夢想名言
3.追求的近義詞
4.主動的反義詞
5.主動的同義詞
6.撕名牌活動策劃書
7.夢想與追求的名言
8.追求真理故事
10.追求高雅情趣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