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2003-08-30 本報記者 蔣建華
課程資源是課程與教學信息的來源,或者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對新課程實驗區教師的調查表明,課程資源缺乏是新課程實施遇到的一個最大的障礙,也是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使用中教師感到困難最大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課題負責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主任、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張廷凱研究員,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如何定位
對課程資源進行重新定位和認識,可以使我們在理論探討和行動實踐上更為清晰和方向明確。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課程資源,要求學校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新的課程資源的出現,往往帶來新的課程實施方式,帶來新的學習和教學取向。這種要求對以往的課堂教學將課程資源限制在教室、書本、教參、練習冊以及其他教學輔助資料的思維觀念定勢和教學模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課程資源開發的價值首先是學生的發展。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學生的發展將受益于大量豐富的、具有開放性的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另一方面,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興趣、愛好、知識、能力等構成課程資源的有機成分。學生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為自身的學習、實踐、探索性活動服務。課程資源開發的價值還在于促進教師的發展。課程資源的開發對教師提出了新的專業能力要求,即課程開發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開發者。教師必須具備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開發與選擇課程資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的潛力和深層次價值。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掌握更多資源。
二、有何特點
新的各科課程標準都已經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提出了學科方面的建議,這些規定不盡相同,但還是存在著共同點。這些共同特點主要是:(1)盡可能發掘學生、教師、班級、學校周圍的自然、社會、人文資源,擴展課程資源的范圍,這是最便捷、開發上最經濟、效果上最突出的課程資源。(2)教科書仍然是重要的學科課程資源,強調依托教科書進行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3)大部分學科都重視對其他課程資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體現了整合的大課程資源觀。(4)各學科重視課程資源開發中學生的參與和學生作為課程資源的重要來源,反映了現代的對話與交流、合作的課程觀。(5)現代視聽技術、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等在課程資源建設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三、從何入手
對學校來說,課程資源開發在內容定位上主要應涵蓋兩大方面。一是對國家課程補充相應的課程資源,如補充文字材料,錄音、錄像、電子、多媒體素材,以及社會自然資源等,使課程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符合教學的需求;二是需要對新課程中規定的由學校負責的課程領域進行相應課程資源的開發,這類課程資源涉及的領域和范圍更廣,更需要調動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積極性。
具體說來,目前學校可以開發的課程資源可以做以下分類:圍繞國家課程,開發學科深化類、學科拓展類、學科綜合類的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鄉土研究課程資源;科學-技術-社會課程資源;科技實驗與活動課程資源;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資源。
四、地方咋辦
鑒于各地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象,無論是地區還是學校,課程資源的擁有者應當樹立課程資源共享的意識,尤其是要加強校際課程資源開發的合作,建立一套社會廣泛參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運行機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在課程資源開發中主要是提供支持和服務,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促進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1)保證課程資源開發要有利于優質課程資源共享,發揮各學校課程研究和開發的效益,構成優勢突出而又平衡的課程資源系統。(2)為學校提供高效率的課程資源開發機制,加強對課程資源開發的管理和領導。(3)根據各地的社會、經濟、人文和自然特點,為學校制定課程資源開發的指南,使學校在課程資源開發上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獨特性。(4)在資源和條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加以整合,優化課程資源配置,重點解決目前教師短缺、課程開發力量短缺和資源設備短缺問題。(5)指導學校開發個性特長類的課程資源。(6)集中當地各優勢學校力量開發一些具有普適性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開發怎么辦]相關文章:
2.體智能課程教案
3.管理概論課程論文
4.畢業論文課程總結
5.小學地方課程課件
6.心理學課程論文
8.課程設計論文
9.課程改革論文
10.寶寶早教課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