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廣地闊大有可為--以《荷塘月色》為例談談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操作(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6-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洛陽八中    李永葆

一談起研究性學習,許多人都認為那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的事,語文似乎沒有什么可研究的,沒法定題,無法操作,無法下結論,或者說根本無法開展研究,其實這既是一種偏見,更是一種錯誤看法。語文在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和應用程度應該說不遜色于其它任何學科,甚至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里不就此問題展開討論。現在筆者想借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的授課體會談談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

《荷塘月色》是一篇精致的敘事抒情兼具的美文,這是文學界所公認的,其中可學可研究的東西很多,敘事、描寫、抒情是學生不陌生的,他們在初中就接受過這種概念,但僅僅是“概念”而已,他們對此并沒有深刻的認識,或者說他們沒有真正理解敘事、描寫與抒情的關系,而恰恰正是這種東西是他們將來生活與學習中用得最多、最廣的,也是那些有志于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的同學最需要的。相反,“通感”這種修辭是他們沒有接觸過的,是比較對他們來講是比較陌生的東西,對于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很快接受這種修辭概念未免就有些勉為其難了。有感于此,我將此課的研究重點確定為敘事、描寫與抒情的關系研究。具體操作如下:(以下為文字說明,具體的做法和理念在我設計的多媒體課件《荷塘月色》中可以體現,此光盤另附。)

一、情境的創設

情境創設是研究性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項,尤其是在講抒情與描寫、敘事的關系時。因為文學盡管是形象的,但對于涉世未深的中學生來講許多地方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所以有必要進行形象的情境創設,為此,我從網絡上下載了一些精美的荷花圖片,并配以盡可能協調的音樂(能配《采蓮曲》最好,可惜我沒有這方面的,只好配了《平湖秋月》),喚起他們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同時在畫面上配以暗示性文字,諸如“溫馨秀麗”、“清香宜人”、“柔媚可人”等此類能引起情感共鳴的文字,并用“你喜愛這些美麗的花朵嗎”、“當你突然失去這些的時候你會怎樣想呢?”等文字加以暗示,以激起他們對事物(景物)與情感的關系進行思考,從而誘導他們對此方面進行有意識的探索。

二、資料的提供

資料的提供是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必需的一環。因為學生手頭的資料是缺乏的,沒有相應的資料可以說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最大障礙。為此,我為學生提供了以下資料:

1、作者介紹:介紹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思想經歷,以及主要作品,誘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比較研究。

2、時代背景:介紹時代背景,暗示學生:任何作品都是時代的產物,作者的情感,特別是熱愛國家的作者,他們的情感都是時代的情感,都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他們的作品中不可能不帶有時代的印跡,他們的情感本身就是時代的情感,讓學生有意識地從時代的高度理解作品。

3、創作背景:這個背景是從更細致的角度來理解文章的,從這個背景中學生可以窺視到作者的內心世界,更容易理解文章中那些細微的東西,也更容易理解敘事、描寫與抒情的關系。

4、鑒賞文章:這些材料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對各種觀點進行理解與篩選,進行比較與分析,讓他們面對多種多樣的說法時,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比較科學的選擇。

5、其他作品:主要選入了出現在中學課本中的作品(已出現的和將出現的)。如《背影》、《春》(初中課本中已出現的);《威尼斯》(高中課本將出現的);《綠》(有名的,現課本沒有收入的),并加入適當的注釋和背景材料,便于他們進行比較研究,更深一步地理解敘事、描寫與抒情的關系。

三、學法的指導

認為研究性學習不需要指導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高中一年級(甚至于高三年級)的學生還不完全具備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單純講究“獨立性”研究,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科學的,適當的指導(當然不是越俎代庖)不僅有利于他們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一套科學的、有效的研究手段,以利于今后的研究性學習,因為我們的研究性學習不是一試了之,而是要我們的學生終生都進行學習的研究,養成一種研究的習慣,使他們成為真正的研究者,將來更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研究型學者。所以,我在課件中,在精妙的語段甚至于詞語上加了一些即現型指導(提示),并可以隨時打開音樂進行形象的比較,在“蟬聲”“蛙聲”等上面加上相應的聲音,幫助他們快速進入情境,快速把握文章的脈搏,使他們不覺得研究性學習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反而使他們覺得那是那么有趣、那么可望又可及。我認為這一步是絕對不可以省略的,否則我們可能把語文搞得太神秘,讓人敬而遠之,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陷入困境。這不但有悖我們搞研究性學習的初衷,更有可能使我們重陷“填鴨式”教學的泥淖。

四、研究結果的歸納總結

這一部分主要體現為文章的結構與思路:此項設計在光盤上以演示方式逐步列出了文章各段的段意,情景與抒情,作者的形蹤等主要參數,內容比較詳細,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本文進行整體的把握,以便他們迅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路,對各要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借此對自己的研究結論進行比照。但此項內容不宜在研究開始時就讓學生去用,因為此項內容非常詳細,幾乎概括了所有需要學習的內容。一開始就讓學生接觸此項內容會使學生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從而失去開展研究的興趣,使研究的環節中斷,研究便無法進行下去。

五、研究結果的檢驗與鑒定

研究的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是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本單元我設計了二十道選擇題加以考查。為什么設計了二十道選擇題,不更多設計也不再少設計呢?我認為題目太多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進行專題的研究,反而使他們陷入更多零零碎碎的知識的把握上;題目過少,覆蓋面就太小,不能覆蓋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個要素,也不利于進行適當的知識擴展,不利于計分統計。從覆蓋面和時間限制的角度考慮,我認為二十道是比較適宜的。另外,在設計題目時最好有時間限制,且題目的選擇具有不可逆性(即只要學生確定了答案,就不能再進行修改),這樣可以更準確、更科學地考查學生實際的研究效果。

總之,研究性學習在語文學科中不是不可以進行的,而是大有可為的,本文只是從一篇課文的角度對此進行了探索,可能會存在許多不足甚至不科學的地方,現在在此談談自己粗淺看法,以期望能“拋磚引玉”,得到專家的指點,與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2003年5月25日于洛陽八中

 作者郵箱: lybzjr@163.com

[天廣地闊大有可為--以《荷塘月色》為例談談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操作(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關于學習的激勵性話語

2.哭天搶地造句

3.用冰天雪地的造句

4.冰天雪地造句子

5.冰天雪地造句

6.識字1天地人教案

7.荷塘月色課件

8.《荷塘月色》課件

9.《荷塘月色》教案

10.《荷塘月色》的課件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亚洲高清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