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寫生--葉老寫生作文教學觀初探(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8-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薛佩先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寫”的能力有直接作用,因而備受重視。但是,從科舉時代的“經義題目”到現代應試教育下的命題作文,從內容到形式,體現著一種“代圣賢立言”的科舉精神,八股精神,往往脫離寫作者的生活、思想、和知識。當前,我國教育正由應試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過渡,作文教學必須擺脫科舉精神,八股精神的束縛,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學習葉圣陶老先生“寫生”作文教學觀將會大有禆益。

    1940年9月,葉老在《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概念》一文中說:“學習圖畫,先要描寫耳目手足的石膏像,叫做基本練習,學習閱讀和寫作,從普通文入手,意思正相同。”(《葉圣陶語文教育》,杜草甬編,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P.58,本文引文除特別說明的外,均引自此書,以下只注頁數--作者)這里,葉老明確指出閱讀、寫作與圖畫教學上的“寫生”練習有著共同點。1941年2 月,葉老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引用了羅庸先生的話:“國文教學似應采取圖畫一課的教法,教學生多寫生,多作小幅素描,如雜感短札之類……”(P.70)葉老進一步指出作文與寫生的相似性。1957年,葉老在《臨摹和寫生》一文中,以圖畫教學中的臨摹法和寫生法來比喻學寫文章,葉老批評了那種翻看一些范文作參考,然后作文的“臨摹法”,鮮明地表示“我并不是絕對不贊成臨摹的辦法,可是我認為采取寫生的辦法更有好處,至少應該做到寫生為主,臨摹為輔。”(P.135)以上引用的葉老的話,充分表明在作文教學方法方面,葉老是贊成“作文如寫生”這一觀點的。那么,具體地說,葉老“寫生”作文教學觀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

    首先,葉老認為學生寫生的物象,即寫作對象必須是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葉老說:“寫作的根源本是發表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P.61)“學生在校學習,出校參加任何工作,都需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表達出來,而且要表達得好,否則便不能過好生活,做好工作,所以必須學寫文章。”(P.135)作文教學,從根本上說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寫自己的“積蓄”,而不是他人的“積蓄”,并逐漸寫好自己的“積蓄”。如果脫離學生胸中的“積蓄”,讓學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那么學生除了代新老圣賢立言或依樣畫葫蘆甚至剽竊他人文章外,還能有什么結果呢?舉例說,如果讓大城市學生寫《毀樹容易植樹難》,那學生只好“為賦新詩強說愁”了;如果讓不受工業等污染的廣大農村、山區學生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信,反映污染問題,學生也只能作無“米”之“炊”了。那么學生胸中有“積蓄”嗎?那是不必問的問題,只是衡量標準不一樣,“積蓄”的正確與深廣程度有差異而已。比如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他們的“積蓄”顯然是不一樣的。但是,只要他們所寫的是自己的“積蓄”,寫出的文章與別人所作大同小異或不謀而合,也一樣可取,因為這符合學生作文的目的,當然也符合作文教學的目的。

    第二,如上所說,作文本是學生內在的主動的行為,而不是外界強加的、被動的行為,

    所以葉老認為:“定期命題作文,原是不得已的辦法。”作文教學的目的在使學生養成兩種習慣:(1)有所積蓄,須盡量用文字發表;(2)每逢用文字發表,須盡力在技術上用工夫。如果學生有積蓄而懶得發表,或打算發表而懶得在技術上用工夫,這就必須用定期命題作文去引導他、訓練他,讓他從胸中拿出相應的積蓄。廢止命題作文,就達不到培養學生良好作文習慣的目的。因此,命題作文不是可以不可以的問題,而是命題作文的題目是不是切近學生的見聞、理解、情感、思想等等的問題。一個好的作文命題,必須來自現實生活,而且能引導學生能敘所經之事,說能推之理,表固有之情,達素具之意。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各類考試和平時訓練的作文命題,不難看出一些命題(特別是供料作文命題)由于限制多,范圍小,難以結合學生的生活、思想和知識。1994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嘗試》則是一個好題目,因為它為考生提供了最廣闊的寫作范圍,因而備受學生、教師和專家好評。

    第三,命題作文除了上面所說的缺點,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命題作文一般是定期的(比如兩周一作),雖然現在作文教學普遍采取這種形式,但它決不是最好的一種形式。葉老認為寫日記才是作文訓練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首先,“我們寫日記,寫作這件事就跟生活發生了最密切的聯系。……我們從日記練習寫作,這就跟現代語文教學同其步趨。由此鍛煉得來的寫作能力,必然深至著實……”(P.49-P.50)。其次,寫日記便不致錯過寫作機會。長期進行日記寫作,便會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別的成就且不說,至少“文字不會有空洞、浮夸、糊涂、誕妄等等毛病了”(P.89)。葉老如此推重日記寫作,可我們現在作文教學仍是定期作文模式,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是使學生失去了很多寫作訓練機會,另一方面是減少了寫作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達芬奇如果只畫一兩次雞蛋,他就不能畫出《蒙娜麗莎》那樣的傳世佳作,作文教學如果單靠定期作文而沒有學生平時大量的日記寫作,是不會寫出好文章的。

    第四,葉老主張學生寫自己的積蓄,主張少用命題作文,主張寫日記,其根本原因是葉老主張“修辭立其誠”。葉老說:“訓練學生寫作,必須注重于傾吐他們的積蓄,無非是要他們生活上終身受用的意思,這便是‘修辭立其誠’的基礎。”(P.63)人們的日常應用與立言大業都站在這個基礎上,作文教學必須培植這個基礎,讓學生養成真誠嚴肅的態度。這里,葉老把作文與做人聯系起來,強調作文首先要做真誠的人。葉老曾舉例說,要是一位考生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文,寫得頭頭是道,有理論,有發揮,可是在公共汽車上他卻不愿給一位老太太讓座,那他的作文真正分數只能是零。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不從“修辭立其誠”的根本原則出發,不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情操教育,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風,而專在幫學生掌握應試作文的技巧上下工夫,那就與作文教學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馳了。

    綜上所述,也老的“寫生”作文教學觀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從觀念和實踐兩方面為我們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我們一定要以葉老的“寫生”作文教學觀為武器,徹底肅清作文教學中的科舉精神、八股精神,讓作文教學真正為提高學生素質服務。

   

[作文如寫生--葉老寫生作文教學觀初探(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寫生活小事隨筆

2.色彩寫生實習報告

3.描寫生態的演講稿

4.小學美術書包寫生教案

5.描寫生命的優美句子

6.有關寫生活老師的隨筆

7.描寫生活的成語

8.寫生活點滴的隨筆

9.植物寫生教學課件

10.寫生個人實踐活動總結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aV女同在线 | 亚洲性色高清在线丨 | 日本无遮挡吸乳叫声视频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