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章
教學目標:
1、 體會文章景物描寫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
2、體會人物對話所包含的細膩復雜的感情及展示的人物個性?
一、導入新課: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中秋節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藥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的時候,隨身佩戴的寶鏡卻掉了下來,這塊寶鏡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個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最美的一個淀泊。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短篇小說集《采蒲臺》、《囑咐》等。
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淀”派,與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齊名。
三、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情況。問:全文分為幾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共同歸納:夫妻話別(開端)――探夫遇敵(發展)――助夫殺敵(高潮、結局)
四、分析人物的對話描寫。
(一)析“夫妻話別”
1、分角色朗讀。
2、體會人物對話所包含的細膩復雜的感情。
A、 首先是水生嫂發問,這句話有擔心,也有關切。
B、 水生回答了嗎?|沒有。
C、 緊接著,水生嫂又問,是重復嗎?|不是。是旁敲側擊。
D、 這次水生回答了嗎?|回答了,很簡單。
E、 接著水生又說了什么?|問爹,問小華。表現其什么心理?“顧左右而言他”。
F、 接下去水生嫂又說了什么?句式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這樣說?
明確:這是主謂倒裝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這短促的問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細。表現了中國女性傳統的溫柔、賢淑、羞怯、質樸的品性。
G、 水生為什么不早回答?|他考慮到家中困難,難以開口。
H、 “你總是很積極的!”“積極”是個褒義詞,這里是夸獎嗎?從哪里看出?
:這句話交織著含蓄的深沉的真摯的感情,既是埋怨,又是自豪。前面的動作“低頭”和后面水生的解釋都表明了這一點。(平和的語氣中透出她的溫和、順從、賢惠,其中有一絲嗔怪,更有一份理解與支持,不滿意的口氣表達了滿意的心情。)
I、當水生說家里的事靠她多做些了,她鼻子有些酸,但并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
(沒有豪言壯語,卻深明大義,家里的重擔自己挑,全力支持丈夫參軍殺敵,同時對水生的理解、體貼感到心慰。
小結:
這段對話,一個沒話找話,一個察言觀色,一個憨厚純樸,一個機智多情。人物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對話,一方面表現了二人的真摯情感,另一方面表現了二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二)分角色朗讀幾個青年婦女商量探夫的對話,揣摩人物心理,分析分別展示了她們怎樣不同的個性呢?
明確:1、“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于是找個借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 (機敏多智)
2、“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這位大嫂與前一個一樣,也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說有要緊的話。 (心直坦率)
3、“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為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心細成熟)
4、“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可見她探夫心切,不顧一切,有點冒冒失失。 (性急僥幸)
5、“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 报D―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假話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小結:
短短幾段對話,幾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至于水生嫂的謹慎周密,顯然跟丈夫走前的囑咐有關。
五、人物形象分析
水生嫂等幾個青年勞動婦女的形象的分析:
水生嫂等具有勤勞、勇敢、質樸的品質,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婦女的特點。她們守著自己的家庭,憧憬著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離開。當大敵當前,國難當前頭時卻能把對丈夫的愛和對祖國的愛統一起來,積極支持丈夫參軍,參加抗日戰爭。在經歷了荷花淀的伏擊戰之后,她們受到了教育、鼓舞,她們認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婦女也能做到。當水生說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時,她們更不甘示弱,商量著回去成立隊伍,參加戰斗。這種抗擊敵人的侵略,保衛祖國、保衛家園的熱望所激發的向上的要求,在斗爭中對自己力量的堅信和具有的雄心壯志,是她們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的思想基礎,展示了她們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現出她們高尚的情操,同時揭示她們迅速成長的根本原因。
結尾,形象說明她們熱望參加戰斗的愿望得到了實現,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戰斗力量和作用使她們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發展和結尾,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主題: 表明了黨領導下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地迅速發展壯大,充分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戰爭的勝利前景,使作品充滿鼓舞人心的力量。
六、環境描寫
分析景物描寫特色:
賞析景物描寫:
1、朗讀:從“月亮升起來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辈⑺伎迹
A、這幾段描寫了哪些景物?B、它們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C、這段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鑒賞討論: 討論明確:
A、月色皎潔、潔白的葦席遍地、銀白的淀水、薄霧清風、荷花飄香。
B、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寧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C、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
(1)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益著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眼里,家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體現了她對家鄉的愛。
(2)、為人物活動提供了背景。這段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水生嫂就在這樣的背景里生活、勞動,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的形象。
(3)、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開頭部分對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寫,不僅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諧和的氛圍,而且也為下文荷花淀伏擊戰的環境作了鋪墊
2、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墻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嚴陣以待,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出在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里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著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
小結: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七、歸結主題:
孫犁就是這樣用他獨特的筆法,構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畫卷,表達了他對美麗的中華河山、中華兒女、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禮贊。
作者郵箱: chana2004@21cn.com
[荷花淀(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荷花淀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