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縣第二中學語文組 李成林
近幾年的高考《考試說明》明確規定:“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2001年選的文章是《銅奔馬正名》。2002年選的文章是《沙塵暴》。2003年選的文章是《全球變暖--目前的和未來的災難》。三年來,這道題的賦分,分值及考查形式都沒有什么改變,共4個題目,12分,采用客觀選擇題型。因此,考生掌握這類文章的閱讀方法極其重要。怎樣才能掌握這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呢?
一、 初讀文章,掌握內容
一般說來,閱讀文章要遵循閱讀的一般規律,一般原則,如整體把握,理清脈絡,抓住關鍵的詞語和語句等等。在考場里,由于受時間的制約,沒有工夫去咬文嚼字,仔細推敲。初讀文章,只要能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行了。以2003年高考語文第二大題為例(原文從略)。文章主要講了全球氣候變暖的,涉及氣候變化產生的種種災難性后果,溫室效應產生的原因,如何控制全球變暖,以及人類應該怎樣行動起來改善大氣環境。初讀文章,一定要攝取這些有用的信息。
二、 閱讀題干,找信息點
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完成了閱讀的第一個步驟。第二步是仔細閱讀題干,弄清題干要求,根據要求在文章中找準信息點。例如第7題的題干要求是“理解‘溫室效應’這一概念”,此題重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原文給“溫室效應”下過明確的定義:“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生的溫室效應。”在文章中找到這個信息點,然后分清信息點的關鍵詞,即“透射陽光”、“密閉空間”、“熱交換”和“保溫效應”。就完成了閱讀的第二個步驟。
三、辨讀選項,認真對照
第7題給出了四個選項:
A.指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處于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的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通過減少地表熱量的空間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生的保溫效應。
前面已經找到了文章中的信息點,并找出了信息點的關鍵詞。下個步驟就是辨讀選項,找出選項中的關鍵詞,認真的跟信息點的關鍵詞進行對照。假如信息點中的關鍵詞與選項中的關鍵詞完全吻合,那么這個選項就是正確的選項。現在我們仔細辨讀第7題的選項:A項中有“熱交換”、“接受陽光”、“密閉空間”、“保溫效應”,它們與信息點中的關鍵詞完全一致,說明A項正確。B項中只有“熱交換”一個關鍵詞,不符合要求,可排除。C項中有“接受陽光”、“密閉空間”,D項中有“密閉空間”、“保溫效應”,這兩個選項都只有兩個關鍵詞,也不符合要求。A項的四個關鍵詞和信息點的四個關鍵詞吻合,只是前后順序作了調整,把“透射”改成了“接受”,但意思基本一致。這是高考命題者常常使用的“似非而是”的干擾辦法。
按照以上步驟,剩下的三道題,也可快捷而又準確的找到答案。第8題,根據題干要求在文章中找準信息點后,辨讀選項時,把選項和信息點兩兩對照,逐一排除,“最嚴重”的C項就可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第9題和第10題,考查句子的內涵和原文隱含的意思,對照選項和信息點時,要仔細揣摩,認真體會,能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對文章內容準確的進行推斷,不費吹灰之力也可找出D項和B項這兩個正確答案。
作者郵箱: xjbclcl@sina.com
[淺談高考自然科學類(社科類)文章閱讀的三個步驟(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文章老修閱讀答案
3.文章五訣閱讀答案
4.人生哲理閱讀文章
10.閱讀有關食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