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鑒賞
一、閱讀觀點:中心閱讀原則
(一)中心閱讀原則的含義
沒有一個作家抑或是一個平常的人,寫出一篇文章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的。或敘事,以事含意;或狀物,以物寓情;或議論,以議立論;或抒情,以抒愛憎。白居易鮮明地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實際上把詩文的內容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充分說明了文章的目的性。一首詩或一篇文的中心,就是所要達到的目的。
從一篇文章的本身來講,也應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圍繞一個中心,說明一個事物,否則文章就漫無邊際,不知所云,而文也將不文了。劉勰說:“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文暢。”(《文心雕龍情采》)思想內容是經線,只有先拉好了經線,緯線才有所依附;只有有了鮮明的中心思想,文辭才有所附麗。楊繩武說:“大抵文章之道,未論妍媸,先別高下。”(《論文四則》)在考慮文章的藝術形式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思想內容的優劣。這些正說明中心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想象如果朱自清在其清新美麗的《春》之美景中又突然去寫夏或秋之美景的后果(如果真的寫了,那一定是以夏或秋之景襯春之景了,是為了更突出春的美麗可愛了)。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以“中心(主旨)”為綱,沒有中心,就談不上是一篇文章。 中心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一個作者都鮮明地立起這個綱。
為了鮮明突出地表現詩文的中心主旨,能完美地達到作者寫作的目的,就一定需要與之相支持的表現方法。我們強調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不是要否定文章的藝術形式。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強調了藝術表現方法的重要作用。應該這樣說,文章失去了優秀的藝術表現形式,就不可能更好地表達鮮明的中心內容;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應是完美的統一的。白居易說:“詩者,根情,苗言,花聲,實義。”(《與元九書》)這既說明了思想內容是主要的,又說明了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孔子則強調了文章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他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質樸超過文采就會粗野;文采超過質樸就要虛浮。這里強調了文和質要配合得恰當。作為一首優秀的詩歌,或者一篇優秀的文章,既要有鮮明的中心思想,也要有完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或者說只有充分地有效地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藝術表現形式才是完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詩文之材料的組織,結構的安排,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的運用都是為中心服務的。文章的中心離不開藝術表現形式,需要完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來支持;藝術表現形式要依附于中心,不能離開中心去追求藝術表現形式。
一個作者寫作的目的是要鮮明地表現其文章的中心思想;而詩文之材料的組織,結構的安排,以及各種藝術表現方法的運用都是來支持與服務詩文的中心內容的。“中心(主旨)”與材料、結構、表現方法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中心閱讀原則就是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
中心閱讀原則,就是突出中心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而文章材料的組織,結構的安排,各種藝術表現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中心服務的。抓住文章中心是閱讀的基礎;并由此去解讀理解文章的材料、結構及各種藝術表現方法與中心的關系。
在閱讀中,要明白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為表現中心用了什么材料及怎樣組織了材料;為表現中心如何安排了結構;為表現中心又用了哪些藝術表現方法及這些藝術表現又是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為中心服務的。反過來,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又能根據材料、結構及各種藝術表現方法的運用去發現去理解去分析文章中心。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的閱讀理解過程。
歡迎訪問:《語文的生命》網http://www.yuwendeshengming.com/
[中心閱讀原則的含義(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4.票據中心年終總結
6.中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
8.高中心情隨筆
9.政務中心年終總結
10.公司網管中心年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