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
2.摘錄并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敬業樂業精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難點: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內容。上節課同學們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還感受了演講與一般議論文的兩點不同,這堂課我們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看能否談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出示多媒體課件
1、復習課文中的幾個問題:有業、敬業、愛業。
教師投影上節課的內容,同學們回憶上節課所講的內容,請一個同學加以闡釋
2、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
在有業、敬業、愛業的基礎上,同學們理解回憶三者之間的關系,這個環節采取合作回憶法,相互討論,由學生說答案,教師最后加以明確三者的地位: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
3、本文的中心論點:“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教師引導同學們回憶議論文的幾個要素,并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全班齊讀中心論點)
二:進入新課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論述敬業的必要性的?
什么是敬業?
為什么要敬業?
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要學生回答怎樣論述敬業的必要性有一定的困難,于是投影如下三個問題:1、什么是敬業?2、 為什么要敬業?3、怎樣才能做到敬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課文中尋找答案,教師找小組代表起來回答分享答案。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參與小組合作,可以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見解。
明確:1、什么是敬業? 引用朱子的話做理論論據
2、為什么要敬業? 列舉兩個地位懸殊的職業作事例論據
3、 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引用《莊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國學者的論述做理論論據
(教法分析:朗讀時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方式,離開朗讀,語文教學便枯燥無味,失去了學習語文的價值,在朗讀中引出新課內容,一方面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提高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可以在文章中找的,師先投影問題,讓學生朗讀過程中有目標,同時也能把握朗讀時的重點。)
2、課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的第一等人。”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發現像作者所說的天地間第一等人?
師:生活中有許多我們敬畏的人們,如:岳飛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敬畏學習;居里夫人獻身科學值得我們學習,抗日戰爭中的戰士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敬畏,航天英雄……身邊的英雄可謂是不勝枚舉,你們覺得他們是我們課文中的第一等人嗎?
生:是
師:那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能堪稱天地間的第一等人。請同學們相互討論,一起找一找身邊的第一等人。
生討論
教師巡視并指導提示:可適當提示學生從同學、朋友、家人、老師以及電視節目里出現的人物。
假設生答案:班上的同學,明星、醫生、環衛工人、教師、父母等
教師投影:各個行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照片:教師、醫生、郵遞員、環衛工人、學生、戰士等等
(教法分析:1、這一環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2通過相互討論,提高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在合作中獲取知識,3、PPT展示圖片給以更為直觀的展示,知道了天地間第一等人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并引導他們學習“第一等人”的敬業精神)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八自然段,用筆勾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
(1)分享句子,闡明喜歡的理由。
(2)全班齊讀句子
師:有人說,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火眼精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八自然段在朗讀的過程中勾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并且分享給你小組內的成員們,并說一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生讀課文(獨自朗讀讀、合作讀、默讀、略讀……)
讀完課文后就討論
全班合作交流。
教師點評
(教法分析:每個學生朗讀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喜歡一個人讀,有的喜歡合作的,這一環節這樣設置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的特點,通過自主學習,自己找問題,自己解答,在合作中學到知識,提升自己,同時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作者是怎樣論述樂業的?
(1)從勞苦中找快樂來。
(2)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師提出問題:作者是怎樣論述樂業的?
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教師提示尋找關鍵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師提示:樂業的關鍵是什么?
生:快樂
師:怎樣才能做到快樂?生活中你們不快樂的時候是怎樣讓自己快樂的?
生紛紛討論
假設答案:記筆記、聽歌、畫畫、打球、 吃東西……
師:要快樂就是說我們先要聰不快樂中走出來,和我們課文中的那句話相似?
生:聰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師:要做到樂業還應該怎么做?
生: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師明確:作者是怎樣論述樂業的?(1)從勞苦中找快樂來。(2)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師引導:課文中還講到了怎樣來培養趣味?請同學們略讀課文找一找關鍵字
生:身入其中、奮斗前去、比較駢進、省卻煩惱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最后談到“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討論明確: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他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2、看來,我們已經領悟到梁啟超先生演講的真諦,并受他的感染,那我們究竟應怎樣對待學習呢?
合作討論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話想對同學們說?
四、課堂小結:
結束語:同學們,通過朗讀,討論,我們對課文有了深層的理解,對人生與事多了一些思考,也希望同學們用文中所說的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去實踐生命的價值。
五:作業設計
體會演講特色,以“樂學”為話題準備演講稿。
六、板書設計:
敬 提出論點:敬業樂業,不二法門
業
與 道理論證、舉例論證 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樂
業 責任心、興趣
一露
[《敬業與樂業》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敬業與樂業的教案
6.敬業與樂業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