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通過對琵琶女身世的了解感受詩人的感情,學習詩歌。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導入:
很多年前,一個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筆下講述了一個妓女的不幸身世,也許你們會說妓女活該不幸,可是你們知道嗎,要是生活足夠的幸福的話,誰又愿意去做妓女呢?就算是妓女她們也應該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可是在那樣一個年代誰有給了她們這個權利呢?又有誰能真正走近她們的世界,認認真真的傾聽她們故事呢?眼下就有一個,她是誰呢?誰有那么幸運呢?
解題:﹤琵琶行并序﹥行:是一種文體,音節格律一般也比較自由。
一:學習小序部分
1 師:小序部分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
學生:小序主要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過,主要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作用: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
二:探究詩歌的情感
1師:小序中還提到了一個人是?
生:琵琶女。
師:小序中是怎樣概述她的身世的,用原句回答?
生:少年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
師:詩人在哪里遇到琵琶女的?
生:潯陽江頭。
師:她為什么會在此出現?
生:漂淪,轉徙于此。
師:漂淪怎么解釋?
生:漂泊,淪落。
師:就這樣兩個不同階級,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卻在這里相遇并有了一定的
故事。
師:那么今天我們的主要話題就是,萍水相逢------誰解淪落之人。
師:閱讀全詩,回答既然提到淪落之人,文中的淪落人是?
生:詩人,琵琶女。
師:文中那句話能獲得此信息?
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師:為什么說他們都是淪落人?
生:從他們各自的自述當中可以看出來
生1:琵琶女
當年: 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色藝雙絕、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歡笑紅顏)
而今: 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飄零憔悴、飽受冷落)
京倡 商婦 怨
師:詩人用哪兩句詩將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師:板書。
師:詩人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嘆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遭遇?“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試做具體比較(引導學生用原詩文概括回答,齊讀相關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生2:當年: 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祿、身居高位、位至諫言,名動京師
而今: 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謫居九江,凄涼落魄)京官 謫官
師:小結: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
拓展:
師:社會的動蕩,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
楊玉仙
[《琵琶行》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1.琵琶行的教案
2.琵琶行免費教案
4.白居易琵琶行課件
5.詩經氓課堂實錄
7.琵琶行課件結束語
9.詩經兩首課堂實錄
10.木蘭詩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