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3-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甌北五中 谷雪雅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準確流暢地朗讀詩歌,準確認讀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濟等詞義,初步理解詩意。

2.過程和方法:品讀詩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灑脫樂觀的形象。

吟誦詩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詩仙悲憤中不乏豪邁的氣概,學習失意中仍懷希望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入情入境,品讀詩歌,理解詩人曲折有致的心路歷程。

教學難點:體貼入微,感受詩人抉擇的艱難和可貴。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出示:

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填空,并說說你從詩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學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這是李白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級粉絲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時,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請,來到長安任翰林學士,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過短短兩年之后,李白竟寫下了一首詩歌,題為《行路難》(生讀題目)。看到這個題目,我們不禁會猜想--

學生回答: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難?李白的心情很郁悶?

生再讀題目,讀出感覺。

二、     初讀詩歌,感受詩意

1.  自由放聲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找出詩中能印證我們猜想的詩句。

2.  學生朗讀。個別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齊讀。

3.  詩中哪些語句證實了我們剛才的猜想?李白怎么了?

PPT插引寫作背景:李白懷著治國安邦的理想來到長安,卻發現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聵,不理政事,他不過想借李白的詩才粉飾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更是同當時的官場格格不入--

于是,讒言紛紛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賜金放還!

三、     品讀詩歌,走進李白內心,感受李白形象

1.  吟讀這些詩句,你能從中感受到李白此時怎樣的心情?

2.  學生品讀,發言。

預設: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劍四顧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以宴席之精美來側面烘托詩人內心的茫然,并與下句“停”“投”“拔”“顧”形成對比。

(“拔劍”這一動作,是否顯得特別突兀?)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比喻詩人即將邁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滿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嗎?)

“行路難------今安在”

反復、疑問的修辭,感嘆號的強調,短句的緊張急促,表現內心極度的迷惘與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選擇?如果這時再給李白一個選擇的機會,他會怎樣選擇?)

(品讀中,要注意關注學生的發言,抓住其閃光點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與讀結合,以品促讀。)

3.  師朗讀,小結過渡:食不知味,酒難入喉,長吁短嘆,彷徨四顧,這,還是我們印象中那個灑脫的詩仙嗎?難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嗎?

引入“閑來濟滄海”兩句。

品讀,說說你在這兩句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用典:呂尚八十終遇文王,伊尹奴隸竟成國相(年老位卑,仍成大業)

本意解讀:垂釣碧溪,泛舟日邊,感覺悠閑自由,溫暖清新。

(隱逸與進取,矛盾的選擇糾結于同一句。讀時注意語氣略輕松,帶期盼)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自信)

“濟”:同舟共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詞的多義解讀,堅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勵)

(品讀時,應注意前句隱隱的希望與后句堅定的自信這種感情的區別,朗讀處理時應努力表現情感上的層次。)

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詩仙,在痛苦的深淵中仍能將自己打撈,在俗世的塵埃里也能開出青色蓮花。

仰望詩仙,有情誦讀。

4.  引入錄音范讀,聽后選擇自己最有感覺的一句來試讀。(先同桌互讀,再推

薦班中展示,最后再次齊讀。)

四、     結合情境,詩意拓展:

1.多年以后,我們可能不再會背誦這首詩,但我們絕不會忘記這一句:--

你會在什么時候想起這句詩?你會把他送給誰呢?

當我陷入困境時,我在心底輕輕地勉勵自己:--

當朋友遭遇挫折時,我會深情地鼓勵他:--

當整個世界都背對著我時,我也一定要面朝大海,大聲地喊出--

2.李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輾轉流浪,倏忽十二載--

756年,安史之亂,受聘入永王李璘軍中

757年,獲罪,流放夜郎

759年,遇赦

761年,欲投李光弼軍,因病未果

762年,病歿(mò)于安徽當涂

他,是凄凄長夜中最孤獨的行者--

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

他的生命,就是歌唱,就是行走,因為他堅信--

行路難,難路,行!

五、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誦讀此詩,并默寫。

2.課外研讀《登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六、   板書設計

行路難

李白

教學反思:

《行路難》描述的是詩人被“賜金放還”之后,京城好友為其設宴餞行時的場景。廿年顛沛,贏得天下詩名,終于得近天顏;理想近在咫尺時,卻因不甘獻媚于權貴而黯然被逐,其間的心理落差何啻天淵!面對著“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詩人食不甘味,酒難入喉,這是他此時憂悶茫然的心理直接在生理上的表現。理想破碎的痛苦幻滅和內心深處的孤傲自許糾結、掙扎,剎那間心靈的絲絲顫動,體貼入微的捕捉和解讀,正是走近詩人的不二捷徑。

教學過程中,故設疑問、巧妙追問、還原解讀,各種方法的巧妙運用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捕捉詩人剎那間的心靈顫動,一步步貼近詩人的內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詩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絕望中依舊昂揚的浪漫主義形象。還原本真,從字里行間尋求詩人的心靈顫動,解讀詩人的心靈密碼,這,才是讀詩的正道啊。

“詩緣情”、“情動而辭發”。如何去輕叩詩歌們,讓詩人洶涌澎湃的情感激流汩汩地流淌進讀者的心靈呢?其秘訣就是朗讀,在反復的淺斟低唱中進入了詩歌的氛圍與美好的意境。

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的設計和展示是學生理解詩人情感的最有效渠道之一。朗讀的指導亦是隨機應變,巧妙多樣。或通過學生自評理解,或通過朗讀展示直觀體會,或通過字詞賞析細細落實,或通過聆聽教師范讀揣摩模仿,不同的指導卻都是以學生的學習體驗為出發點的,注重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心靈來了解體會詩人的情感變化,以自己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所以,誦讀不是讓學生在別人的作品里機械地抒情,而是要讓詩歌成為引發學生內心真實情感的源泉,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與筋肉里”(朱光潛語)。 

李洪波

[《行路難》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行路難》課件

2.行路難的教案

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4.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機械能及其轉化》教案

5.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6.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動能和勢能》教案

7.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機械效率》教案

8.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教案

9.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10.擬行路難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A级免费看片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 天天狠狠综合久久 | 色五月五月丁香综合久久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