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東
廣西桂林,以“文學文本解碼”為主題的2016年度廣西高中語文新課改高端論壇在山水酒店舉行,受廣西師大陳玉秋教授之邀,我執教《祝福》。
“讀過文章的舉手,能說說你讀這篇小說的感受嗎?”酒店的會場不大,臺子尤其小,擺不下課桌,只能密密地擺放五十張椅子,高一的學生就這樣雙腿并著局促地坐著上課,書包還墊在腿上。
沒有人舉手,安安靜靜。
“那沒有讀過《祝福》的同學請舉手!”
所有的同學都舉起了手,我大吃一驚,眼光一瞟,果真,書頁上干干凈凈,一點劃痕都沒有。天,一萬來字的小說,你都不讀讀,就來上我的課了?我不安了起來,邊遠處,他們的校長也在身影晃動,昨晚吃飯的時候,我特意請告校長要求布置一下小說閱讀,可這會?
整個會場瞬時寂靜,空氣里凝結著擔憂,我沒看臺下,努力保持鎮定。
“沒事,沒關系。我們就現場讀讀,語文課就是來讀書的,這堂課我們就一起讀魯迅的這篇小說。”我的語調很沉穩,上回江陰講課我不也是給學生十五分鐘默讀的時間嘛,這回我索性再多給幾分鐘得了,語文教學,本來就是基于學生的閱讀而展開的。我這樣安慰自己,可心里還是有點嘀咕:“江陰的十五分鐘,那是再讀,今天,學生可是白紙一張,《祝福》的皮毛都沒摸到過,而且,這種環境下的閱讀,能有質量嗎?”我嗅到了一絲緊張,學生的臉上多少有些抱歉,仿佛他們做錯了什么。其實也沒做錯啥呀,課前沒讀怎么的,老師上課不就是教讀的嗎?我這樣想著,就覺得這不是個事兒,我要是再怎么個煩躁這課堂就真難以推進了。
我開始微笑,很平靜地掛著笑意:“沒關系,我們現場好好讀讀,讀的時候大家可以畫畫圈圈,覺得哪里寫得有味道就停下來做個記號。”偶有幾個學生迎著我的目光,會意地點點頭,很快又沉浸在文字里。
是我要的讀書氣氛了,可是,為什么總有幾個學生湊得很近在讀著,原來,他們沒有文章!
“閱讀,最終是自己的事情,是獨自的,來,沒有文章的同學舉手,老師給你找來。”
工作人員急乎乎地送來了打印的文章,我感激地示意,簡單地望向站在會場遠處的好心的校長。我想無聲地告訴他,沒事,一切都沒事,課堂就是這樣的,真實又鮮活。你看,學生們不是讀得很認真嗎?我甚至聽到筆尖流瀉的聲音,如桂林秀山麗水一般,自然,清新,真誠。
十五分鐘了,舉手表示讀完的學生還不多。
“不急,我們再讀,讀讀想想,小說寫了祥林嫂的哪些經歷,邊讀邊整理,不急。”我這樣說,也這樣安慰自己,45分鐘,我們還有時間,再說,即便教不完,又怎么樣呢?很真實地做好每一個細節,就是好的教學,尤其,讀書是我們不能代替學生去完成的最重要的環節。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新課程標準也著重強調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不以課前預習代替課堂上的閱讀,我們的語文,就從最真誠最用心地閱讀開始,淺淺地,踏踏實實地,走進文本深處。清人唐彪言:“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唯有讀書時間不能少,在讀書中學會讀書,再樸素不過的道理。
我繼續慢著,手陸陸續續地舉起來了,不一會兒,臺子上高揚的手化成自信的樹林。
……
“讀書,學會方法比得出結論更為重要!”下課的時間到了,我指著背景圖上的“文學文本解碼”六字說,“文學文本解碼,是藏在文字的細微處和深處的,小說,請往小處去說去讀,下課。”
掌聲四起,所有的眼睛都藏著感動。
廣西師大博士唐子江先生口占一詩以賀:
肖子才情非自夸,
培雍毓就李桃花。
東華山水溫州地,
淺唱低吟耀永嘉。
深入眼睛字句化,
探及肺腑人心抓。
祝言小處覓真道,
福澤徒生育彩葩。
唐兄夸贊,當視為勉勵!沒有最好的課,只有最真的祝福!
課堂,危機四伏的課堂,其實更是有最好機會的課堂。重要的不是臨危不懼,而是會轉危為“機”!把功夫扎扎實實地化在讀原文上,這是學好語文的金玉良言。
祝言小處覓真道,我愿朝著這樣的方向走在語文路上!
[祝言小處覓真道--桂林教學《祝福》(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大班教師教學隨筆
2.教師教學經驗隨筆
3.語文教師教學隨筆
5.中學教師教學隨筆
7.小學教師教學隨筆
8.數學教師教學隨筆
9.課任教師教學隨筆
10.教師對幼兒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