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砭骨、養精蓄銳、齊心協力、斬釘截鐵、履踐、崔巍”等詞語。
2、梳理情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預習自測】
一、資料鏈接
作者簡介: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漢族,中共黨員,高級記者,195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先后任新華社西藏分社、陜西分社、四川分社 記者、副社長,新華社秘書長、副社長。1992年11月起任新華社社長。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50年代曾采寫大量新聞報道揭露西藏農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隨中國登山隊完成攀登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的報道,70年代采寫的《馴水記》歌頌了中國人民與大自然作斗爭的偉大業績,在陜西采寫的《安康調查》揭露了“四人幫”在農村推行極“左”路線的弊端。已出版的新聞作品有《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萬里神州馴水記》《時 代的回聲》等。
二、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峰巔( ) biān( )骨 崔巍( )bèng( )發
滯留( ) zhì( )息 pú fú( )
繚繞( ) lǚ( )踐 養精xù( )銳
【合作探究】
1、用簡潔的話語概括文意。
2、本文主人公是誰,他們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瑪峰?
【解難答疑】
1、在登頂過程 中,登山隊員要克服的困難有哪些?他們是靠什么來克服這些困難的?
2、本文 給你印象最為深刻、最令你感動的細節是什么?簡述理由。
【反饋拓展】
一、基礎訓練
1、選出加線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
A.聳立(sǒng) 繚繞(liáo) 冰鎬(gǎo) 攜帶(xié)
B.石膏(gāo) 攝影(shè) 陡滑(dǒu) 砭骨(biān)
C.海濱(bīn) 呼嘯(xiāo) 窒息(zhì) 崔巍(wēi)
D.匍匐(pú) 匍匐(fú) 巉巖(chán) 滯留(zhì)
2、 以下句子屬于描寫的表達方式的是( )
A. 他們事先以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頂峰,現在看來,這種估計顯然錯誤。
B. 現在,他們每移動一步,肉體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C.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
D. 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感悟壯舉,品析形象,
2、 探究景物描寫的作用。
【預習自測】
1、 本文題裁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2、 環境描寫的作用有哪些?
3、 你最喜歡本文中哪個人物,為什 么?
【合作探究】
1、課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寫,它們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劉連滿最終沒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寫他的文字最多,你認為他值得寫嗎?
3、劉連滿在登頂活動中有哪些可貴的行為?這些行為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
【解難答疑】
仔細體味下列語句,寫出其表達效果。
1、在身體虛弱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還要摸黑進行高山行軍,這不僅極其困難,而且相當危險。現在,他們每移動一步,肉體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2、(劉連滿)開始進入一種半昏迷的狀態。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們稱為“死亡地帶”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險隨時都可能發生。他拉過身邊的氧氣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現了正在向頂峰沖擊的戰友們的背影。……他毅然把氧氣放回原來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反饋拓展】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并解釋整個詞語。
(1)砭骨( ):
(2)履踐( )
(3)崔嵬( ):
(4)窒 息( )
(5)養精蓄銳( ):
(6)齊心協力( )
2、下面有關課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新聞的節選,報道了中國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壯舉。
B.文章按照時間順序,生動地記敘了登山隊員們突擊珠峰峰頂的全過程,贊揚了登山隊員們頑強勇敢、不畏艱險、勇于犧牲、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
C.作者敘述事件有詳有略,選擇最典型的事件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如重點寫征服被外國探險家認為不可逾越的“第三臺階”事件來表現中國人的頑強無畏,寫劉連滿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跡來表現隊員們的自我犧牲精神。
D.作者除了盡力渲染惡劣的自然環境外,還不時用閑筆描寫美麗的珠峰景色,給人美的享受。
3、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珠穆朗瑪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許多登山家認為“連飛鳥也無法越過”,是一條“充滿死亡的路線”。
B.1960年的5月,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員從北坡攀援而上,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
C.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隊員王連滿毅然把氧氣筒放回原來的地方,以便留給戰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D.“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 星光在空中閃耀。”這些景物描寫,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課內精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6題。)
⑴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珠穆朗瑪頂峰還露出隱約的( )。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匍匐在地上, 依靠著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認路途,每前進一步都變得更加吃力了。 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 ,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珠穆朗瑪頂峰的黑影在他們面前開始變得非常( )了。 ⑶到達八千八百三十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的氧氣已經全部用完。但這時風也漸漸變小了,這對攀上頂峰十分有利。他們站在巖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開口說:"同志們,我們三個人現在擔負著攻克主峰的任務。氧氣沒有了,繼續前進雖然可能 發生危險。但是我們能后退嗎?" ⑷屈銀華和貢布用斬釘截鐵的語氣異口同聲地回答:"繼續前進!" ⑸他們拋掉背上的空氧氣筒,( )而( )地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艱難而危險的歷程。 ⑹現在,他們每前進一步,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很長的時間。由于高山嚴重缺氧,他們感到眼花、氣喘、無力。他們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們的行動更加遲緩了。甚至攀過一米高的巖石,也需要半個多小時。他們忍受著肉體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地朝頂峰走去。 ⑺在越過東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向右繞至北面的巖石坡繼續向上
攀登,終于登上了一個巖石和積雪交界的地方。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山區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現在,在他們三人的頭上,只有閃閃發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巖了。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1、為文中的空白處選擇合適的詞語( )
A.輪廓 低矮 果斷 大膽
B.輪廓 低矮 大膽 果斷
C.外形 高大 大膽 果斷
D.外形 高大 果斷 大膽
2、為什么幾處提到珠穆朗瑪山頂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
3、段⑷中 加點的詞語“斬釘截鐵”和“異口同聲” 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4、對于這三位登山運動員來說,阻礙他們登上頂峰的最艱難的三個障礙是什么?
【反思】
雷真民
[《登上地球之巔》導學案(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相關文章:
1.登上月球之巔課件
3.《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新人教版小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