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 濮鳳林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兩封信的內容,把握融會貫穿于兩封家書中的主旋律--教育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
2.理解“堅強”的內涵,真切體會到作者對兒子的舐犢之情。
3.領悟如何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態面對現實和過去,以積極心態迎接未來的人生境地。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堅強”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導入,并復習書信格式。
1.剛才我們聽的是李春波的《一封家書》,那你能說說書信的格式你聽出了哪些?
稱呼、問候、正文、祝語、結尾還要寫上署名和日期
2.李春波的《一封家書》流露出很強的游子思鄉思親之情,尤其能從游子的思親中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書信無疑成了兩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翻譯家傅雷,在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自己的惦念之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兩封家書。(出示課題《傅雷家書兩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并思考:
說說這兩封家書,分別寫于什么時候?分別是針對兒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寫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第一封信:1954.10.2 消沉苦悶之時。
第二封信:1955.2.26 欣喜成功之時。
2.從這兩封家書中,你認為傅雷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勇敢、堅強的人
三、抓住文眼,領悟主旨
不錯。正是希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使這兩封不同時間、不同內容的家書具有了相同的內在精神,為這兩封家書譜寫出了一個主旋律。
1.仔細閱讀兩封家書,結合家書內容說說“堅強”的內涵。
2.學生細讀課文并思考。
3.討論: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則:
(1)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2)一個人唯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3)“像對著古戰場一般地存著憑吊的心懷”是怎樣一種情緒?
第一則:(1)控制情緒,泰然處之;(2)正視錯誤,理智分析
不錯。“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當你面對挫折,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要做一個堅強的人。這個我們能理解,但第二則寫于兒子成功之時,傅雷為什么還要告訴兒子需要堅強呢?“堅強”又有什么新的內涵呢?我們來看第二則。
(1)“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謙卑。”“堅強”就是不能被鮮花、掌聲所迷惑,要永遠保持謙卑,這比失意時要堅強、振作更困難。
的確,魯迅先生說過:不滿足是向不的車輪。“堅強”包括兩個方面,即“勝不驕,敗不餒”。我想我們的生活是豐富的,正如海面有時會掀起狂風暴雨,但也有陽光滿照的時刻。對于狂風暴雨來襲,我們往往會謹慎有加,極度重視;而恰恰是陽光滿照時,我們又容易放低警惕。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謹慎,時刻堅強。這也正是傅雷的偉大之處。
(2)那么,作者認為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赤子之心。
(3)你們能否結合家書內容談談怎樣的心靈才稱得上“赤子之心”呢?作者在家書中流露出對兒子怎樣的希望?
(1)保持謙卑(2)懷有赤子之心(心靈純潔、愛國之心--從民族文化中汲取養分、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
有了這樣一顆赤子之心,就會使自己變得強大,所以傅雷告訴兒子,你再也不會孤獨的了,即使孤獨了也不怕的了。著名學者周國平也曾說過:
補充: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著執著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于愛…… --周國平
孤獨產生于愛,不錯,傅聰當時在國外,身邊沒有親人陪伴,或許身邊沒有知音,但只要胸懷愛心,愛祖國、愛親人、愛世界、愛生活,那么他就能和普天下的赤子相接相契相抱。我國古代不就有高山流水之說嗎?唐代詩人:王勃--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品味語句,體會感情
傅雷也總是用自己的愛心,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幫他排疑解難,助他順利成才,成為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從兩封家書中,你能看出父子倆之間的關系如何?(關系親密,不但是父子,親如朋友。)何以見得?
讀一讀,找一找,從這兩封家書中“父子如朋友”的境界體現在哪些字里行間?
兩封家書因兒子的境遇不同,展現了不同的風格。
第一封: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的鼓勵
第二封:滿懷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勵。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讀到此處,令人不禁感嘆:《傅雷家書》真不愧為親子教育的典范!我們來看看傅雷自己如何闡述寫信目的的?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曾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閑話,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既是兒子生活中、思想上的良師,又是兒子藝術上的導師、知音。兒子受挫,他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兒子成功,他諄諄教誨,激勵鞭策,讓他勇于追求藝術的至境,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并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感謝傅雷,因為他的家書已不僅僅是傅家的財富,它已成為我們整個民族的一種精神財富。希望同學們課后能認真閱讀《傅雷家書》,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養。
六、作業:
1.結合名著導讀,在課外閱讀《傅雷家書》。從中摘錄生動優美、感人至深的文字,并寫出自己的理解感受(至少5句)。
2.“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你苦悶時父母傾訴嗎?你成功時與父母分享嗎?請以《有話要對爸爸(媽媽)說》為題,寫一篇文章(可以以書信的形式寫)。
濮鳳林
[《傅雷家書》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