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縣潑河高中 管 波
2004.3.12
2004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即原考試說明)終于出臺。一年一度的高考各科考試說明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高考各個科目的試卷結構 、題型、考查范圍等都由其確定,作為命題、考試的依據,它是每年考生、老師備考時最重要的指導。今年,高考考試說明正式更名為考試大綱,同時大綱也明確今年部分學科的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有所調整,而且在總結2003年實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命題經驗和考試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年“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的考試目標,并對考試范圍、試卷基本結構等作了調整和說明,同時還對各學科的題型示例作了相應的調整。我通過研究,初步整理出2004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的新變動,希望能助您高考制勝。
高考語文考查的能力可分為五個方面,它們是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鑒賞評價,這五種能力正好由低到高形成一級級臺階,其中,最高一級應用和鑒賞是并列的。因此,我們也稱之為五個能力層級。能力層級是將學習和考試中所涉及到的學科能力因素進行分解,得出在各項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整合而成。
在五個能力中,識記是最基本的層級,它的主體內容是在語文學習中那些需要記憶的知識,如字的讀音、字形、文學常識以及名句名篇等內容,這些知識最能反映一個人的語文功底,是應用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理解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指的是在閱讀時能領會文章的內容或文句的含義,并能作出解釋。分析綜合則是在識記和理解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它是指在閱讀中能夠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文章的內容。表達應用指的是語言應用方面的能力,包括對句子和整篇文章的駕御能力,它是在前三種能力基礎上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它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以上各能力層級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都已明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高一級的能力包含了對低級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說,高級別的能力不是架空的,它是從低級能力發展而來的。語文能力層級的劃分,為我們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其含義,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學習那些有益的知識,有意識地加強能力的培養,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收益。
2004年高考語文的7點變化
(1)去掉了標點符號前的星號,表明本年度的考卷上將出現考查標點符號的題目。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正式列入考試范圍。估計考法有三種:一種是設專題考查;二是語用題里考查;三是作文里考查。04年極有可能設專題考查。考查重點是點號,頓號、句號、分號、逗號等;要注意標點符號的配合使用,如引號與其他標點符號相配合的情況。
(2)將“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改為“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格言、慣用語、歇后語。
(3)古詩文閱讀包括文言文閱讀和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古詩文閱讀“鑒賞評價”部分的“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改為“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文言文閱讀,近幾年來的命題材料不是現成的成段文章的引用,而是命題組專家重新組合的。03年的命題材料就是由2千多字的材料重新組合成600多字的閱讀文段。除了原文中的邏輯聯系、思路外,還融合了命題組專家們的想法。因此找一找原文,與考試材料作一比照,可能對復習備考更為有益。古詩鑒賞,命題材料以唐詩、宋詞為多。試題設計不會停留在理解層面,而是直接進入鑒賞層面。但是,訓練時,還應從理解入手,逐步過渡到一下子進入鑒賞。詩歌鑒賞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體驗以及獨特的感受,但更要善于引導學生在正確理解古代詩歌的基礎上,針對命題要求,使鑒賞合理、恰當、到位,并努力做到鑒賞的表述規范。
(4)現代文閱讀:把“中心意思”改為“中心思想” 。在高考試卷中,一般社會科學類或自然科學類文章的選材,往往是反映某一個領域最新動向的文章,也就是說文章所涉及的內容對考生來說是比較新的或是比較陌生的。我們把這樣的文章內容稱為"新知識"。新知識包含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動態和成果,是人們在學習深入到一定階段時必然要接觸到的知識。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能力測驗是為了檢驗人的學習的潛在能力,選這樣材料的目的是為了檢測考生閱讀文章的理解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和綜合分析以及判斷的能力,這些內容在升學考試中具有較高的效度和區分度。著重考查運用邏輯思維能力解決現代文閱讀中的問題,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斷能力。而文學作品類,除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綜合外,還要考查學生初步鑒賞評價的能力。鑒賞評價是現代文閱讀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要求考生能對所給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說,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進行初步賞析。這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較高的一種能力要求。
(5)關于寫作 :作文,可能還會增加一點限制,似乎有點象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結合。訓練中,可以是材料作文的訓練形式,可以是話題作文的訓練形式,也可以是兩者結合的形式。高考寫作要求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這是高考寫作一貫的要求。"常用應用文"在2000年、2001年曾打上星號,表示不列入考試范圍。但是,事實上這兩年高考作文是"文體不限"、"文體自選",有一些考生選擇了書信、日記、消息、通知、總結、報告等常用應用文體,這不能說不合要求,所以今年把星號去掉了,表示考生選擇哪一種文體(包括常用應用文體)都是可以的。高考寫作不同于文學創作,它一般只要求會寫上述幾種文體,不搞文學創作;但是,如果高考試題中說明"文體自選",考生不違反題意,選擇寫散文、小說、故事和寓言等等文學體裁,也是符合要求的。高考寫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賽,征文比賽只錄取前幾名,衡量文章不僅注意寫作技巧,更重視文章內容的社會意義,而高考寫作的主要目標是檢測考生的寫作能力。
(6)開放性較強的主觀題(如古詩文鑒賞)可能不提供評分標準,給閱卷老師較大的賦分權力。這些老師一般為大學教師,買賣之間的關系
(7)試卷結構:
A.總題量由26道調整為25道
B.分卷的分值調整:第一卷由原來的45分減至為42分;第二卷由原來的105調至108分。
C.題型的調整:文言文的五道選擇題減至為四道,由原來的15分減至為12分,增加文言文的翻譯的文字量,由2002年、2003年的兩句增至三句,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
總起來看,2004年語文高考命題趨勢以”新課程試卷“為主。語文古文鑒賞沒有標準答案。
話題作文的研究與開發遠沒有結束。不過作文評分要進一步改進,作文的培養目標要樸實,60分鐘內,不可能寫得很好,有根有據,文理通順,切中題意,就可以得滿分。作文主要考查考生“道德人格”“人情秉性”“文化品位”“科學品質”“認識能力”“生活閱歷”“表達技巧”等方面。
今年嘗試不給評分標準,只出評分參考,各地自擬評分標準,下放制定參考答案的權力。有些開放性極強的試題,如古詩文鑒賞可不提供答案,科技文的考查是會堅持的,純知識性的考試內容限在10分內。
今年試題有些調整和變化:變換多種訓練形式,變換多種閱讀鑒賞文本,變換多種題型,變換多種思維的角度和方法,讓考生活躍起來,視野開闊起來,情感豐富起來,個性發揮出來。
備考策略:
高考復習有效的方法是教師要精心編題,用典型習題,來訓練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以精取勝。其他的方法往往是低效的。
編題的基本原則:
1、清楚高考。
教師一定要清楚高考考什么(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鑒賞評價)、如何考(題型設計)和高考的走向(變中求新);
2、正確選材。
習題要選擇現實生活各個領域并且貼近學生生活和心理的語言材料,突出試題的時代感和考查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要選擇各種文體文本--適合高考命題與考查學生能力,難度適當、語言典范,內容與時代思想文化主流相一致的詩歌、古文、文章、文學作品,以訓練和考查學生的各種文體文本的閱讀、理解和鑒賞評價能力。
3、有所創新。
[細讀04年考綱,統籌備考策略(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統籌部年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