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魯迅研究

發布時間:2016-6-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書屋 止水

    魯迅研究早已是一種高深的學問,有許多專家與學者在努力鉆研。

我雖然在三十年前,便不求甚解地通讀過一回十卷本《魯迅全集》,

對于今天的魯迅研究,仍然全不入門。故而這里所說的“研究”要打

上引號--說白了,只不過是我對舊版魯迅著作的搜求而已,僭自稱

為研究,在專家們眼里,大約不免要有點左道旁門的味兒的。

    再說一句實話吧,對于“紹興周氏兄弟”(斗膽借用一句專家們

的術語)的著作,我在有志于藏書之后,首先發生興趣的是周作人-

-當時覺得,魯迅的書到處都有,而周作人的,自不會多。而且在紹

興的魯迅紀念館里,我買到的是香港三育圖書有限公司(封面及書脊

作“三育圖書文具公司”,從版權頁)一九八○年十一月版的《知堂

回想錄》,不久又在南京古籍書店買到了一九○八年初版的《匈奴奇

士錄》,從《知堂回想錄》知道署名的“周?”就是周作人,不由格

外地興奮。不過,當買到錢稻孫的《櫻花國歌話》,讀過周作人那篇

不恥于國人的序言后,我對周作人的興致頓時大冷,實在擔心會再淘

出什么讓自己心寒的東西來。

    這時也已經明白,魯迅先生的著作,姑不論內容,單說版本的豐

富吧,就足以成為一項雄視書林的專藏!而且更不是到處都有--我

手中有浙江省立圖書館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九日編印的《魯迅著作與魯

迅研究》,其中的“本館未備魯迅書目”就多達四十余種,而版本的

短缺就更多,如二十卷《魯迅全集》,該館便只藏有一九四八年的第

三版。在又過了數十年之后的今天,以個人之力,再想完整地搜集先

生著作的各種版本,簡直就沒有可能。

    當然我也不會甘心放棄。我既以民國舊版書作為自己的一項專藏,

怎么可能缺少魯迅先生的著作呢!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的變通辦法,是不再奢望完整,只希望在

每一類有代表性的版本中,我都能備有樣本?鋸埖卣f,這有點像考

古學的辦法,從一鱗半爪來復原出全貌,即不似亦不遠矣。思路一開,

書源也就開了。十余年來,我陸續搜集到的魯迅先生著作零星舊版,

竟也達數十冊之多。比如二十卷本《魯迅全集》,我便覓得了魯迅全

集出版社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五日普及本初版、一八三八年八月十五日

普及本再版、一九四六年十月再版、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三版的

零本二十余冊,幾可配全一部,且由此可知這幾種版本的形式與區別。

書籍版式上的某些特征,往往在未見原書之前,是無法想到的。比如

此書每卷之中,多收數種著作,而在每兩種著作之間,都留下一幅全

空白雙頁,這一點在敘述版式甚詳的《魯迅著譯版本研究編目》中就

沒有提及。且上書在介紹本書的版次時,沒有提到一九三八年的再版。

實則一九四六年的“再版”,應是第三版了;在介紹第三版裝幀時說

“淡藍布封面,報紙精裝本。書名燙銀字”。而我所得卻另有大紅布

封面、書名銀字燙于書脊上者,此處也應說明有兩種色布封面。在介

紹第三版版權頁時,上書說“總經售兼印刷者作家書屋,上海中正路

610 號”肯定有誤,應為“總經售兼印刷者:作家書屋,上海中正中

路610 號”。中正中路即今延安中路,“中”字不可少。各版定價亦

有變化。此書初版印刷二次,初印一千五百部,同年八月再版印一千

部,不知是否包括甲、乙兩種紀念本的四百部;而三版和一九四六年

十月再版均僅印一千部,于今存世數量可想而知。曾聽蘇州書友說蘇

州古舊書店有全套二十卷,售價僅五百元,急去看時,則全屬子虛烏

有。聽說南京一位報人藏有一部帶木箱的乙種紀念本,亦未能寓目。

    十卷本《魯迅全集》,為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一九五六年十月至一

九五八年十月間分卷出版,今雖不難得,但版別上亦有講究。其中灰

漆布面精裝本與淡綠紙面、灰布書脊普精裝本兩種較多見;而灰布精

裝封面上壓印凹凸魯迅正面像、書脊壓印紅漆字書名、藍色涂頂、天

地頭特寬廣的重磅道林紙精印本則較少,我所得為其第五卷,一九五

七年十一月北京第一版印五千冊,三十余萬字,定價四元七角,在當

時的出版物中,要算是非常高的了。

    與二十卷本《魯迅全集》密切相關的,是唐?先生所編、上海出

版公司出版的《魯迅全集補遺》和《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前者收魯

迅先生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四年間的雜文、序跋、通信、譯詩等共

三十五篇,“備考”五件,附錄七篇,訪問記一篇,書末并附《魯迅

先生筆名補遺》、景宋《讀唐?先生編全集補遺后》及唐?《編后記》。

但其中誤收了《藝文雜話》、《百草書屋札記》、《兒時》等三篇非

魯迅先生的作品。此書先后印過八版,總印數也不過一二五○○冊,

一九四六年十月的初版印了二千冊,我所得有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版

平裝本及一九五一年二月五版紅布面精裝本,均僅印一千冊。重要的

是后者,其中所收除零星散稿一○四篇和《小說備!吠,還收有迄

今各版《魯迅全集》均未收入的兩種自然科學專著,即《中國礦產志》

和《人生象羋》!吨袊V產志》系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期間,與同

學顧瑯合著,另附有《中國礦產全圖》,達到了當時中國科學的先進

水平,曾得清政府農工商部認可,并得學部審核批準為“中學堂參考

書”,自一九○六至一九一二年先后印行過四版!度松罅d》是魯

迅先生一九○九年在杭州任教時編寫油印的生理學講義,未曾刊行過。

該書一九五二年初版印三千冊,次年六月再版增訂本亦僅印三千冊,

據倪墨炎先生認為“早已絕版,恐怕連年輕的研究工作者都很難找到

這兩部專著了”,我卻有幸得到了一部再版增訂本。此書后且附有

《魯迅先生筆名補遺續》、《重訂魯迅著譯書目》、唐?的《編校后

記》、《關于編校的一點說明》、《再版題記》及《續編拾遺》五篇

等,其中頗有魯迅研究者所應重視的材料,如《域外小說集》的版本,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與唐?《晦庵書話》均只提及東京本與上海群

益書社本,只有此書中說明群益書社本“后歸中華書局重印”,重印

時間則在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

    在出版二十卷本《魯迅全集》的同時,魯迅全集出版社便著手將

全集所收著述二十九種和翻譯三十二種分別以單行本形式出版!遏

迅著譯版本研究編目》述此甚詳,但亦有失誤處。如說魯迅全集單行

本版權頁“上端橫印‘魯迅全集單行本’、‘著述之部×’,及書名,

并鈐魯迅朱印白文版權證印花”,而我所藏《花邊文學》單行本的版

權頁上端,就沒有“著述之部×”字樣。又如編者據《十月》單行本

后《魯迅全集單行本總目錄》所載,以為“‘著述之部’29種,‘翻

譯之部’31種”,先是認定全集中收入的翻譯作品亦為三十一種,其

實全集中所收翻譯作品系三十二種,只是編者在《魯迅全集》條目后

所附“本書總目錄”中,漏載了第十七卷中的《文藝與批評》和《文

藝政策》二種;后又認定“翻譯之部”總數即為三十一種,其實《花

邊文學》單行本后所附《魯迅全集單行本總目錄》“翻譯之部”,即

明載為三十二種。編者且自述曾“查多種《魯迅全集單行本總目錄》”,

不知為何仍有此誤。隨后在介紹第二張單行本預約單時,說到預約出

書日期,“11月5 日出版《彷徨》、《花邊文學》,后文又說”據預

約單所列單行本書名和已見的單行本初版,兩者比較表明:一、預約

單所載出書日期與版權頁所印日期,除《吶喊》和《而已集》兩書,

比預約單所載日期提前外,余均相同。“而《花邊文學》單行本初版

日期即明標”民國二十八年十月廿日出版,“可見其立論之草率。

    魯迅全集單行本后有數種重慶重版本。解放后的版本當更多也更

易得些。但也有一種值得一提的,便是華東人民出版社的重印本。我

所得的一種為《集外集》,封面全白底色,僅中部豎印書名及作者名;

扉頁亦僅中部豎印書名,下標“楊霽云編”;版權頁仍為長方形黑線

框,但沒有了魯迅的版權證印花,原著者、編纂者、出版者仍同原版,

發行者改為“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最左一欄分兩行豎排“華東人

民出版社一九五一年五月根據魯迅全集出版社《魯迅全集》單行本印

行二○○○冊”字樣;封底中部有魯迅全集出版社標志。

    魯迅著作的毛邊本,一向為藏書家所重視,因為據說魯迅先生愛

將初版做毛邊本。但我所得的幾種毛邊本,似乎都不是初版!度A蓋

集續編》大約是魯迅著作中版次最難考定的一種,因為從第一版至第

四版均未標明版次,甚或無出版時間。我所得的一冊,三十二開道林

紙毛邊本,原為“教育部圖書館藏書”,圖書登記卡上寫的是“1926

年上海北新書局初版”,但封面下端沒有“1926”字樣,版權頁花邊

長方框中,書名下是定價:“實價八角半”,后為“上海四馬路中市

北新書局發行”,或以為是1929年第三版;因版權證印花失落,更加

難以確認。另一種是《準風月談》,系上海聯華書局一九三六年五月

普及本,這雖是聯華版的初版,但此前聯華書局已用興中書局名義印

過一版,所以雖是毛邊,嚴格地說是不能算作初版本的。

    魯迅先生的譯著,不用說《域外小說集》,就是商務版的幾種,

現在也不大能看得到了。我有幸購得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印行的“良友

文學叢書”第一種《豎琴》,小三十二開米黃色道林紙精印,灰色膠

紋布軟封面,是典型的“良友版”。這也是魯迅先生譯著交良友公司

出嫻牡諞恢幀!妒琴》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一日初版發行后曾遭當局

榻,在當年十一月印行第三版時不得不將魯迅先生所作的《前記》

救ィ使卷首成為白頁,直到一九三五年出第四版時才得以恢復!

逞鋼譯版本研究書目》稱《豎琴》一至四版均為“良友復興圖書印

⒐司”出版,亦有誤。按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因“八一三”事變中受

鴆⑶ㄖ罰直到一九三九年始改稱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p>

    對于魯迅先生熱心介紹的版畫,我一向有特殊的興趣。但在舊版

本中,我僅收有《一個人的受難》一九四九年十月晨光出版公司的初

版本。當然這又不是真正的初版,此書在一九三三年九月由良友圖書

出版公司初版印行二千冊,一九三六年九月再版印行普及本一千冊。

晨光版系“重行制版”印刷,共印三千冊,書前《魯迅序》后增加了

趙家璧所作《出版者言》!遏斞钢g版本研究書目》中說“晨光出

版公司據初版重印,卷末增加趙家璧作的《出版者言》”,則又都說

錯了。關于此書還有一樁公案,據趙家璧先生說,一九三三年,“我

在上海德國書店中無意間找到了麥綏萊勒的四冊木刻連環畫,都是魯

迅先生文中所介紹過的,我便把他買了來。當我告訴魯迅先生有意把

他翻印出版介紹給中國讀者時,他就鼓勵我這樣做,并且答應為其中

的一冊《一個人的受難》作序。”直到一九六一年,趙先生還堅持類

似的說法。但倪墨炎先生在《現代文壇散記》中卻說,“當葉靈鳳提

供四冊麥綏菜勒的木刻連環畫讓良友圖書公司翻譯時,魯迅欣然為其

中一冊寫序,另三冊的序言分別由郁達夫、葉靈鳳、趙家璧撰寫。事

后魯迅還在文章中肯定地提到這四本畫冊。這說明魯迅對葉靈鳳并不

抱成見。”此事關系到對“創造社小伙計”的評價,孰是孰非,則有

待專家的研究了。至于其它幾種版畫,《近代木刻選集》(一)、

(二),《?谷虹兒畫選》,《比亞茲萊畫選》,《新俄畫選》,

《引玉集》,《死魂靈一百圖》等,我所收得的則都是一九八一年上

海美術出版社為紀念魯迅百年誕辰重印的編號文獻本了。盡管它們在

版式上與當年的初版本完全一樣,印數也只有各八百五十冊,但畢竟

不是原版了。

[我的魯迅研究]相關文章:

1.魯迅研究試題匯總

2.我的教師,我的夢

3.我的大學我的青春散文

4.我的初心我的成長演講稿

5.

6.《我的老師》的課件

7.我的青春說說

8.我選我的課件

9.我的老師的課件

10.我的新年感言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在线精品亚洲综合网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五月天Av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