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作文何時了--期中考試作文閱卷雜記(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7-11-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湖北安陸二中  李亞洲  

期中考試過去了,但閱卷的感受,尤其是閱作文的感受令人數日不能忘懷。部分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讓我,一個語文教師難過,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他們的作文得分大都判在及格分以下,當然只是屬于基礎再基礎的等級了。我將其稱之為“病態作文”。

病態之一:眼睛失神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對于讀者來說,標題是“第一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觸點,眼睛畫得好,則美目流彩,顧盼生輝,全文皆活。可惜這部分同學的標題大都不巧不俏,有如祥林嫂失神的眼睛,讓人難以產生美感。其一,標題一般化。如《借網和結網》、《論結網與借網》、《實干與借鑒》、《借網》、《議結網與借網》等。其二,標題與話題無關聯。如《我們要團結》、《團結》、《交匯》、《大海的嘆息》等。其三,有錯別字的標題。如《結網與借網的天秤》、《走在懸涯邊上》、《天網灰灰》等。其四,無標題。親愛的學生,提筆之余,能不能將你的眼睛擦亮點?這樣文章或許更鮮活些。

病態之二:形敗神散

形敗是指文章結構散亂,沒有統一構思,想到那里就寫到那里,缺少清晰的脈絡和整體感,有時令人感覺是在湊字數。一位同學在論證“借鑒他人的方法、經驗和力量”時,舉了沃森和克里克的例子,這本應是很好的。但他在舉完例后,卻用一句“他們最早發現了DNA是雙螺旋結構,但是其中的故事你知道嗎?”宕開,接下來另起一段就談他們的發現經過,寫了260余字才結束。800字左右的文章,花這樣的篇幅去寫這些,不知舍棄,倒有幾分畫蛇添足。要知道,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呀。

神散是指文章扣題不緊,主旨偏離或背離。他們認為,話題作文只要有話可談就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扣在方格子內,無功勞倒也有苦勞啊。有的學生甚至把試卷上的現成的現代文閱讀文章抄上去,企圖蒙混過關,絲毫沒有意識到話題作文也要審題。一學生把文題擬為《我們要團結》,以學校組織的工藝品制作比賽和秋季運動會為例,大談特談“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希望”。另一學生在其作文《大海的嘆息》開頭便寫:“半江瑟瑟半江紅/孤帆遠影碧空盡/海內存知己……(引用三句詩文,不知何意)大海載著人類的情感涌動、奔放,它累了,在喘氣,是嘆息。”然后圍繞大海而談,談它的憨厚,無知,自高自大,它的老。這些都與本次作文話題完全沾不上邊,即使寫得再好,也不符合要求。如同我們招男工,你卻偏偏弄個女的,不過要告訴你,在作文批改中不會因為“漂亮”而破例哦。

病態之三:思維紊亂

思維紊亂是指文章似乎不受學生常態思維控制影響,從而導致主旨庸俗,觀點偏激甚至錯誤。一學生在作文開頭寫到:“現在流行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則是萬萬不能的。這錢是個好東西,人活著就得學會享受生活。如今不是都鼓勵消費嗎?”一下筆,就沒有一點高雅大氣的味道。還有的同學提出這樣的觀點:“因為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所以我不愛學英語。”照此推理,你不能再用手中的SONY牌單放機聽歌曲了,它可是日本產的。

當然,思維紊亂也導致了糊言糊語。一開口,一下筆,問題就來了。這不,中外名人發話了。

孔子曰:“吾常思亦,不如片刻之所學也。”(什么孔子、孟子、荀子、孫子、兒子的,記不清了,孔子印象深些,這話就是他說的吧。“吾嘗終日而思矣”,記不得了,只道是有個什么“矣”(亦)的,就這樣寫吧。“須臾”二字難寫,用“片刻”替代,意思是一樣嘛!呵呵,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生活在被朦朧愛情裝點的夢里的學子們,一下子有兩個姓“愛”的,難怪分不清倒底愛哪個,愛因斯坦乎?愛迪生耶?至于“成功”與“天才”,成功了就是天才,差不多吧!)

不僅如此,更有一些常識錯誤。如:“著名數學家童第周讀書時一踏(原文如此)糊涂,特別是數學。”(估計該學生的數學成績不怎么好,但要找一個由不行到行的例子,有幸知道童第周,于是姑且就讓他當一回數學家吧。)屈原“最終被楚懷王流放到最的(原文如此)漓江自殺了”(屈子的流放路線也真長,從湖南到廣西了,看來,桂林漓江那應立一座紀念碑。至于流放屈原的是楚懷王還是頃襄王,問問太史公再說吧。)還有的學生說蠶破繭而出成蝶,袁隆平通過自己的實干創造出了一種新型小麥,如此種種,反映出這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是何等的匱乏。

病態之四:相思成癮

十六歲的花季,十七歲的雨季,年輕的他們在成長的霧季里,偏偏又上愛上了錯別字,這使得他們本身就不好的文章又多了幾分病態。他們錯的可都是常用的漢字,如:西裝革領(履)、借簽(鑒)、即(既)然、游詠(泳)、主載(宰)、必(畢)竟、狀(壯)志、棄磊(氣餒)、賣(麥)當勞、餓其匹(體)膚、記憶尤心(猶新)等等。一篇文章,區區數百字,就有一二十錯別字,讓人看得寒心啊。記得原來曾有一篇令任何語文老師看了都必定發狂的成語小作文《國慶記事》,現在都已成為笑話廣為流傳了。不知道這些花季少年們看了這篇文章后會有何感想呢?

病態之五:陳衣舊服。

十多年來,人在慢慢長大,衣服換了一套又一套,可文章的素材卻始終不肯換換。學生曰:“我已長大,可兒時記憶中的砸缸的司馬光不會長大。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陳景潤……,他們的名字和事例將會出現在我們的每一篇文章當中。”是啊,此話不假,不是說不該用,不過用多了就顯得“黔驢技窮”了。你也寫,他也寫,大家都一個樣。作文要創新,首先得把陳衣舊服換一換。就是拿去洗一洗,翻個新也可以呀。如果在你眼前晃動的總是“一位鄉下的農民”、“我初中的一位同學”、“我的鄰居家的兒子”、“我曾在一本雜志上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我想或許用不了多久你就會進入夢鄉。

素材的陳舊也帶來了語言的陳舊與低幼。解放軍叔叔,白胡子爺爺,售票員阿姨,小明小華永遠是他們作文中的主人公。他們站得高望得遠,站在國家的高度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這不,學生們已開始寫了:“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接班人。”當然了,老底子是不能忘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病態之六:滿目瘡痍

前面的幾種病態已讓人閱盡卷面灰色了,如今,加之臉上又有些傷疤、血跡,怎不讓人肝腸寸斷,傷痛欲絕?你看那“龍飛鳳舞”的文字,真是行書可勝王右軍,草書可比張長史。不過,給人的不是美的視覺享受,而是滿目瘡痍呀。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漪,曾精辟地說過,“學語文就是要學寫字”。作文評分標準基礎等級中也有“書寫規范,標點正確”之要求。可他們仍書寫潦草,“節外生枝”,“缺胳膊少腿”,卷面亂涂亂畫、亂標亂點、用圓點替代句號等處處可見,這又如何能讓人筆下留情呢?再次忠告親愛的學生,“勿以分少而不為”,自古以來,就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人文觀和評價觀,我們語文教師可是格外信奉的哦。

后記:期中考試業已過去,但新的考試又將到來。學生作文的病態遠遠不止這些,一言難盡呀。想想我們的作文教學,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仍將“上下而求索”,不斷鉆研醫術,以圖療救那些病態的文字。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

[病態作文何時了--期中考試作文閱卷雜記(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小學期中考試教師總結演講稿

2.《禮記·雜記》原文閱讀

3.期中考試總結中學作文

4.中心校期中考試總結

5.生物期中考試總結作文

6.教師期中考試總結與反思

7.如何突出中心作文教案

8.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9.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

10.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欧美一区不卡二卡 | 一本综合九九国产二区 | 永久免费国产成 | 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