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趣講(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7-11-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生在學習“之”字用法的時候,有時對“之”字當助詞講區別不清。其實“之”字當助詞講時不外乎這幾種情況:

一、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的”字,如“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中的“之”。

二、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的“之”。

三、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之”。

四、作音節助詞。如:“頃之,煙炎張天”中“之”作音節助詞。

除作音節助詞外,其他三種用法多數情況下比較容易區別,但有些句子不好分辨屬于哪種用法,甚至感覺哪種用法都行,這時候沒必要非認定就是一種講法。要知道語言是活的只要講得明白,言之有據就行。我在上課的時候就碰上這么一個例子。

講蘇軾的《赤壁賦》的時候我并沒有把語法和實虛詞放在突出的位置,不過對文章中這兩句話沒有輕易放過。一句是第一段中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另一句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兩句話都與“之”字有關。

當講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時,我說:“這兩句話是六六對仗,是賦體文章最常用的句式之一。一般情況下,對偶句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一致。這兩個句子是對仗句,同學們看看這兩個句子結構是不是完全一致。”說完同學討論。有的同學認為一樣,說賦體文章就得這么嚴格,有的同學說形式上雖然一樣,但總感覺哪兒有些不同但又說不好。

這時候有個同學站起來說:“老師,這兩個句子的結構不一樣,關鍵的區別在于‘之’的用法,‘縱一葦之所如’中的‘之’是動詞‘到’,全句意思是‘任憑小船飄到它到的地方’,‘凌萬頃之茫然’中的‘之’作助詞,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全句意思是‘越過茫茫的萬頃江面’。這種用法就像第三段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中的‘之’的用法。”(該生是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應理解為“哀嘆我短暫的一生,羨慕那無窮的長江。)

老實說這個學生回答得相當出色,他對“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這句話的理解完全正確。但他說“凌萬頃之茫然”中的“之”和“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中的“之”的用法完全一樣,對這種說法卻不能貿然茍同,因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中“之”的用法并不僅限于著一種理解,本打算講到這句話時再讓學生討論,但現在不說不行了,因為剛才那位同學的回答已經引起不少同學的竊竊私語,有的同意,有的反對,有的拿不定主意,此時正是討論問題的最佳時期。

于是我就問學生,剛才那位同學說“凌萬頃之茫然”中的“之”和“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中的“之”的用法完全一樣,誰不同意這種用法舉手,這一問不要緊,刷拉拉舉起了十幾雙手,我隨便點了一位同學,他說:“老師,我不同意他的認識,我認為這里的‘之’相當于‘的’,全句理解為‘哀嘆我一生的短暫,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

這個同學回答完后,還有幾雙手舉著,看來還有不同意見。于是我叫起一位同學:“剛才這兩種講法,你都不同意?”他回答說:“是的,老師,我覺得應該理解為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吾生須臾,長江無窮’是主謂短語。”

三個同學,三種觀點,各執一端,互不相讓。教室里熱鬧起來。

說實話這樣的結局有些出乎我的預料,我原先感覺多數同學會認為這句話中的“之”字起取獨作用,我再把那兩種講法說出來讓學生討論,沒想到一上來就有同學提出“賓語前置”這種用法。不過也好,學生主動來討論比我讓他們討論要好。問題討論到這里該我下結論了,我先肯定了幾位學生的回答,表揚他們都動了腦筋,然后說,對這句話里“之”的用法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這么講就對,那么講就不對,只要能在文章能講通,符合語法,我們就要肯定。“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句話中“之”字的理解,三種講法都可以,都符合語法,并且都不影響對句意的理解。

通過這節課對“之”的討論,不僅讓學生明白了“之”當助詞時的幾種主要用法,還是學生體會到文言文虛詞用法的趣味,不少同學課后對我說,老師想不到文言文語法這么有意思,簡單的一句話就有這么多講法。

通過這節課,我感覺到文言文教學是那么地有趣味,只要我們平時多加留心,多分析典型的例句,學生們一定會更喜歡文言文的。

[之字趣講(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鄭鮮之字道子閱讀答案

2.國旗下講憲法演講稿

3.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4.演講稿逗趣開場白范文

5.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

6.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

7.《幼時記趣》教案

8.童趣沈復教案

9.關于童趣的散文

10.論趣閱讀題答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人妖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高清中文网 | 最新国产AV资源网 | 女同欧洲亚洲一区二区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 在线播放对白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