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林中學 王妙鑾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如果你拿著課本走向教室,在教室門口聽到學生說:“太好了,這節是語文課!”那你的心情一定無比快樂,一定會覺得當一名語文老師的感覺真好。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行李心理傾向。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東西!币虼耍绻覀冊谡Z文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我們的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那么,你會聽到更多的學生說喜歡上語文課。
那么,我們要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喜歡上語文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語文老師要更新教學思想。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弊鳛檎Z文老師必須改變長期以來片面強調語文工具性的陳舊看法,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既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又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逐步掌握語文工具,又要讓學生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們要改變以往只重考試,只求成績的思想,充分引導學生去感受語文中的美,自主地學習,更加喜歡上語文課。
(二)、通過激發學生對教材的興趣,使學生更喜歡上語文課。我們可以在平時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學作品,如《少年維特之煩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游記》、《水滸傳》等等。讓我們的學生接受文學的熏陶,同時告訴學生你們要讀懂這些作品,甚至要寫出像他們一樣偉大的作品,你們就必須好好學好手頭的這本語文書,從中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安排一些語文知識競賽題,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知識,以此促進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更喜歡上語文課。
(三)、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使他們更喜歡上語文課。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圍繞學生的“學”來確定老師的“教”,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應盡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在教學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一種愉悅的課堂環境。
(1)、以生活促學習。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生活情趣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如在上《吾家有女初長成》時,我一進教室就對學生說:“老師今天有一件事情想要請代價幫忙,我七歲的女兒今年開始學琴,可近來不大想學,我該怎么做呢?”學生一聽就議論開了,七嘴八舌地給我出主意,而我順勢引導,引出《吾家有女初長成》一文。學生學得就更認真了,思維活躍了,求知欲更強了。
(2)、鼓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現代教育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傳統教育中教師處于學生之上,其思想統治束縛著 學生的思想。其結果就是老師在上面認真的講,學生在下面認真的學,而真正運用起來就不一定有效果了。新時代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有創新的精神,要有懷疑批判的精神。所以要求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再君臨一切,學生也不再是學習的容器,他們相互啟發,既是師生,更是朋友。另外在教學中要多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說自己的想法。在回答問題時,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敢想敢做,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更喜歡上語文課。
(四)、我們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學好語文,更喜歡上語文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句話啟迪我們,教師應以“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為目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才會成為課堂的參與者,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而切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之后能終身受益。因此,我們語文老師首先在備課時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
其次,我們要運用老師的知識經驗,給予學生一些點撥和啟發,在學生自己思考分析的過程中還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簡單的告訴他們結論,而是指點他們學習的門徑,同時讓學生相互合作,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解決問題。使學生不斷的得到通過自己的探索而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學生不斷在成就感的鼓舞下學習。還有要在閱讀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養成通過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如圈點、批劃、摘抄要點、制作卡片、寫讀書筆記。同時培養學生勤查工具書的習慣。我們在課內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把課本當學習的范例,然后運用到課外的閱讀中去,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如我要求學生每周至少讀一本課外書,并要求記下作者的有關情況,摘錄文中精彩的詞語或語句,有些文章還可以寫讀書心得。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促進學生的更大興趣,使學生們更喜歡上語文課。
總之,只要每個語文老師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確立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明確教學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喜歡上語文課的。
作者郵箱: WSPWY0230@126.com
[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語文課背影的課件
5.語文課教學計劃
6.初一語文課件
7.化石吟的語文課件
10.受戒汪曾祺語文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