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歐陽修的《賣油翁》短小精悍卻耐人尋味。教學此文,應結合課文注釋逐句理解詞句,力求讓學生掌握文中所寫的內容,然后以齊讀、分組讀、男女分組接力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力求讓多數學生能夠當堂背誦。在此基礎上,師生可以重點研討、尋味課文。
研討課文應以具體的提問來導向。教師可以提問:本文所寫的故事到底是以誰為主的?認為以賣油翁為主或以康肅為主的都有,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沒有關系,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找出各自的依據,說出各自的理由。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學生認為這個故事是以賣油翁為主的,理由之一是標題是《賣油翁》,應以寫賣油翁為主,理由之二是課文主要寫賣油翁樂于助人,教育康肅認識熟能生巧的道理、讓康肅懂得了一個人有了某方面的長處不能盲目驕傲,要謙虛。少數學生認為以康肅為主,理由之一是課文以寫康肅開頭,以寫康肅結尾,康肅貫串整個故事的始終,理由之二是課文主要寫傲慢無禮的康肅在賣油翁的啟發教育下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本領再高也不能盲目驕傲的道理,最終改變了對人傲慢無禮的態度。
在學生對課文以寫誰為主有爭議的情況下,可以提問學生:課文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賣油翁與康肅兩個人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便能促使學生認真讀課文,積極思考課文語句的具體含義。
先討論康肅。應讓學生先找出課文中寫康肅的詞句:“自矜”“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爾安敢輕吾射!”“笑而遣之”。這些語句寫出了怎樣的康肅形象呢?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發言。經過鼓勵,學生發表了如下意見:“自矜”是康肅沾沾自喜、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了不起的一種驕傲情緒,“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是康肅目中無人、輕視賣油翁、得意洋洋、自我炫耀的傲慢語言,“忿然”是康肅遭到意外否定后急性不能冷靜的暴躁神態,“爾安敢輕吾射!”是康肅被澆冷水、受了批評之后決不善罷甘休的蠻橫語言,“笑而遣之”的神態舉動表明康肅在賣油翁的啟發教育下,面對賣油翁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渺小感、對自己生氣發火輕視賣油翁有一種歉疚感,也表現出他佩服、恭送賣油翁的真誠。
再討論賣油翁。也應先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寫賣油翁的詞句:“釋擔而立”“睨之”“微頷”的神態舉動、“無他,但手熟爾”“以我酌油知之”“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的語言、“以杓酌油”的動作。這些語句寫出了怎樣的賣油翁形象?也要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只要言之有理都應予以肯定。為了將學生的思考、討論引向深入,可以提問:賣油翁為什么“釋擔而立”“久而不去”?賣油翁的“睨之”“微頷”真的是出于對康肅的蔑視嗎?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康肅前來問話時,賣油翁為什么偏要潑他的冷水?等康肅生氣暴躁了,他為什么還能保持平靜,從容地“以杓酌油”,且語氣平淡地說自己也是“惟手熟爾”?經過一番討論,互相啟發,學生大都能夠體會到:樂于助人的賣油翁是有備而來的。因為康肅擅長射箭且驕傲自大,早已名聲在外,賣油翁長年在外經商賣油肯定對此有所耳聞。這一次他可能是特意來找康肅的,他要讓康肅清醒清醒,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不能因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長處便盲目的驕傲自大。也許正因為如此,賣油翁才長時間站在那里看康肅射箭,為了引起康肅的注意,他才有意“睨之”“微頷”,為了制造教育康肅的機會,他才有意以“無他,但手熟爾”的冷漠態度潑冷水,以激怒康肅。康肅生氣了,蠻橫起來了,賣油翁卻并不與他計較,只是平靜而從容地展示自己的非凡本領:“以杓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賣油翁為康肅表演完了高超的酌油本領之后,沒有自夸,沒有說大道理訓示康肅,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亦無他,惟手熟爾”。面對其貌不揚、不顯山露水的“高人”賣油翁,康肅自能體會到他的用心,因而深受教育和感動,最終以十分崇敬的虔誠態度恭送賣油翁離去。傲慢無禮、目中無人、脾氣暴躁的康肅的最終變化完全得益于賣油翁的教育。賣油翁甘于犧牲自己做生意的時間“久而不去”地觀看康肅射箭,甘于承受康肅的無端怒火、蠻橫斥責而處之泰然,以“睨之”“微頷”的不在意態度引起康肅的注意、以“無他,但手熟爾”的輕蔑態度激怒康肅,最終“以杓酌油”給予康肅以無聲的“身教”,讓康肅幡然省悟,受到感動和教育。可以說,賣油翁完全達到了他此行的目的,他是有備而來,滿意而歸的。
怎樣評價康肅與賣油翁呢?他們能給我們哪些啟發呢?讓學生就此展開自由討論,將有助于開闊學生思維,使其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自由討論中,學生談到了這樣一些認識:康肅雖有驕傲、蠻橫、急躁、說話欠分寸的毛病,但他的本質還不是很壞。首先,他射箭的技藝確實很高超,至少可以說明他是一個勤奮用功的人,能夠刻苦訓練;其次,在賣油翁的啟發教育下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有愿意接受批評、改正缺點、爭取進步的表現。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康肅能勇于正視自己的缺點、迷途知返、知錯能改是難能可貴的,值得肯定。關于賣油翁,學生談到了:賣油翁本身是一個人才,有高超技藝且很謙虛有修養,同時他又是一個愛惜人才的人,有一副樂于助人的熱心腸。康肅如果不是遇上他,不能認識并改正驕傲、蠻橫、急躁這樣一些毛病,很可能不會再有技藝上的長進,社會上很可能會葬送一個人才。賣油翁還很有“育人”技巧,善于創造條件、制造機會教育人,有理智、能寬容受教育者的誤解與無禮,他不僅僅重“言教”,更重“身教”。可以說,賣油翁不僅僅是挽救、教育了一個康肅,也不僅僅能讓后來的康肅們從中受到啟發,更重要的是他在“育人”方面能給我們有益的啟示:教育者要真正出色地承擔起自己“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自覺的犧牲精神,寬容大度的胸襟,模范的言行舉止,要給予受教育者更多的寬容和賞識,要時刻注意發揮自己良好的“身教”作用。
(在本課問題討論中,提供了比較合理的不同觀點的同學有:周雨林、屈滔、唐小剛、屈林輝、唐祝君、何昭斌、羅慶玲、楊建兵、羅兵等。)
[尋味《賣油翁》(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賣油翁教學設計
3.賣油翁的優秀教案
8.寫賣油翁讀后感
10.賣油翁詳細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