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實驗高中 梁冬林
新教材《離騷》第九自然段中間一句“路幽昧以險隘”的解釋,筆者認為有悖屈原本意之嫌。
首先從文章的前幾段可以看出,屈原詳細的敘說自己的身世,除了表現自己不同的氣度與修行外,更主要的是展現“天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氣魄,所以他充當楚國王船的護衛者,那么他的著重點應該是在楚國。然而,從教材注釋看全然不是這種歸宿。它翻譯為是“黨人的路途變得黑暗、兇險而狹隘”,用“黨人”替換“國家”,這與屈原的意愿是相違背的。
其次,譯成主語為“黨人”,那么豈不是流露出屈原對黨人有一種惋惜之情嗎?事實上,黨人結黨營私,茍且偷安,遲早會自取滅亡,有必要讓屈原對他們提醒嗎?而且屈原本人的修養、品質、也不屑于黨人。即使是對黨人的狠,也是建立在對國家前途擔心的基礎上的。
另外,把“黨人”改為“國家”是順理成章的事,正是由于黨人亂國,迷惑君主,就必然會給國家帶來黑暗、兇險、狹隘的最終結果。
作者郵箱: ldl0079@163.com
[對《離騷》中一句注釋的質疑(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離騷教案設計
2.離騷優秀教案
5.離騷教案人教版
6.《離騷》讀后感
7.離騷的文言文翻譯
10.離騷讀后感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