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實驗中學:曹榮華
教學內容
本課在教材中第19--21頁。本課通過對一顆晚熟的草莓的聯想,托物言志,抒發了作者的生活感想,表達了作者對青青歲月的留戀和對時光易逝的感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寫的是草莓,實際上是通過它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2.要學生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顆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題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過本課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時間是寶貴的,生命的演進是大自然的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青春歲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導學生要珍惜現在的寶貴時光,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過程與方法
1.教師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讓學生品嘗,然后問學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現在的草莓和其他季節草莓在味道上的區別。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節上的差異,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課文。
2.引導學生的聯想能力,通過觀察事物,把思緒展開,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發自己的感情。
3.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勸戒人們珍惜時光的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仔細體會和揣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度,培養珍惜生命的情感,養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難點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進行豐富的聯想,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2.使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作者是怎樣由物及感的。
3.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和青春,怎樣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教學突破
1.通過對一些物品的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
2.讓學生談談他們認識、得到或失去這些東西的經歷。 ’
3.讓學生談談他們對自己的經歷的感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2.課前先買一些草莓,準備上課時帶到教室。
3.課前找一些描寫由夏季到秋季轉變時情景的文章。
◆學生準備
1.課前認真通讀全文,找出自己的疑問。
2.找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并和前面幾篇作比較。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導 1.品嘗草莓后回答感受。
入課文題目。
2.讓學生分別找出作者描寫六月和九月 2.讀出教師要求的句子,并說它們的區
的句子,并進行對比。 別。
3.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 3.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讓學生回答作者此時的感受。 4.積極回答問題,進入作者的角色。
一.通過實物導入新課(約 5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問
學生感覺怎樣,然后讓學生想象一
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草莓的季節吃 1.品嘗后說出自己的感覺,或香甜、或酸
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草莓時
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
到草莓,同現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樣
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2.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指出:最主
要的是那時不是盛產草莓的時候,是
季節不同或時間不同導致的。人們
在不同的季節吃到同一樣東西感受
是不一樣的。時間的變化會引起人
們感情的變化。
3.提問:本文作者因為什么原因而引起
感情的變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緒
帶到了夏季的六月? 瓜一樣,感覺就不一樣,因為物以稀為
’貴。
2.聽教師講解,體會到時間的不同會導致
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個
道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是會因時間的
變化而變化的。
3.回答: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
六月的景象。領會到,實際上是因為
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銳的感覺,這
就是時間實際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
只不過是自己原來沒有察覺而已。
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約 10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分別說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
九月各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整個第三段都是說二者的不
同,這些不同最后可以歸結到什么原
因上?讓學生從課文第三段上找出
一句可以印證的句子。
3.提問: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
么?作者現在是不是還處于人生的
青春階段? 1.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一段,在文中找到
答案。
2.回答:是時間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
可以印證。讀出最后一句話:“還有一
會兒,還有一天,也許兩天……”
3.回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已經過
了青春期,但還很年輕,從第四段第一
句話和第五段第六句話可以看出來。
三、進入作者角色,體會情感(約 25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問:第五段與第四段的關系是什么?
從哪句話可以表現出來?“朝霞變幻”
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說“時間 1.回答:對比關系或第五段是對第四段的
否定,“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
時間。(學生談他們自己的看法時可以
對我們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我們
該怎么理解這句話?
2.提問:青春歲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
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談到由青
春期到成年期的改變時,是積極樂觀
還是消極悲觀?
3.讓學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
提問:最后一段“六月的氣息”是指什
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達了什么樣
的情感?總結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
中所表達的情感:表達了光陰易逝、
時不待我的感慨。 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2.可以用書本上的話回答,也可以自己概
括,但一定要恰當。
3.回答:時間改變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六月的氣息”是指青春歲月;第六段
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
戀。
本節總結
本課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通過一顆草莓有感而發,層層深入,展開聯想;通過對六月和九月的細微差別,聯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達了對青春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感慨。通過學習本文,應該讓學生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勉勵他們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發憤學習,熱愛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板書設計
草 莓
六月: 青春期:
九月: 成年期: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本課的學習必須讓學生和教師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由于本課.有些地方較有深度,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必須給于引導和啟發,主要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通過描寫六月和九月的不同來表達的深層含義,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鋪
作者郵箱: caoronghua005@126.com
[草莓(九年級下冊)(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九年級英語下冊教學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