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群英學校 周偉毅
教學目標
1、了解微型小說的基本特征,欣賞微型小說的藝術魅力
2、把握微型小說的主題思想,豐富廣大學生的情感體驗
3、培養閱讀文學作品的習慣, 指導探究鑒賞的方法
4、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模式
一、導入課文
每個人都有個等待的經歷,等待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呢?痛苦、忐忑不安抑或是幸福,個中的滋味無疑只有當事人才回心知肚明。劉心武的《等待散場》可以讓我們領略一種“等待”的滋味。
二、初讀文章
要求:(多媒體顯示)
1、 采用默讀的方式,將你有疑問的字詞、重要文句劃出來。
2、 初步感知課文,整體上把握文意。口頭說出你對這篇文章的初步整體感受。
三、品讀文章
要求:(多媒體顯示)
1、每個人在初步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試著從語句、文段、主題、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的方法、環境描寫等方面任選一個方面進行品讀。
2、品讀出個人獨特的感受,并在文章旁邊作好注記。
四、研讀文章
要求:(多媒體顯示)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讀,組長組織并作好記錄。
2、小組先共同確定研讀的內容(1---2個不同層次的內容),然后共同探討解決。
供參考的研讀的內容(小組也可以自行確定內容):
1、微型小說的情節雖單一,但不單調,本文通過設置“誤會”,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試分析文章如何設置“誤會”的?
2、我們最欣賞的地方(可以從文句、語段、主題、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的方法、環境描寫等角度去考慮)
3、我們的問題(研討中提出小組有困惑的地方)。
五、小組展示
要求:
1、 任推一個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 小組展示的成績由教師評定并記錄。
六、課后練習
補寫小說的結尾
德軍剩下的東西
戰爭結束了。他回到了從德軍手里奪回來的故鄉。他匆忙地在路燈昏黃的街上走著。一個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氣對他說:“到哪兒去?是不是上我那 里?” 他笑笑,說:“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戀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兩個人走道路燈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來:“啊!”
教師提示:“德軍剩下的東西”,標題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德軍走了,到底剩下了什么呢?是對城市的破壞,滿目瘡痍?還是對人心靈的摧殘,靈魂的扭曲?
作者郵箱: qyzwy6712@126.com
[等待散場(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青春轉眼就散場
2.畢業后就散場
3.轉眼青春的散場
4.關于青春不散場的說說
5.等待的情感美文
7.等待隨筆心情
8.等待為題的議論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