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軍
<一>教材分析:本課為七冊文言文,史傳故事,記敘了西漢循吏龔遂在渤海郡太守任上穩定社會秩序,使百姓安居樂業的事跡。
<二>學情分析:本單元共三篇史傳文章,已學了出自《史記》中的《李廣》一課。《史記》與《漢書》都是紀傳體史書,寫法相似,因此,學此文可以說已有了基礎。
<三>學習目標:
1.掌握字詞
2.認識封建社會“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的社會現實及龔遂治渤海郡成功的原因。
3.掌握傳記文學中通過記言記行表現人物的方法。
<四>學習重點:1.鮮明的文章主旨--龔遂的安民思想;
2.準確理解重點詞義
<五>課時安排及教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錄音機 錄音帶
<六>教法、學法的設想運用:質疑引導、點撥深化、模擬角色、情景再現
<七>教學流程及課堂實錄
一、導入新課:
放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的主題曲,引發文章的主人公龔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電視劇的主題曲嗎?
生:知道,是《宰相劉羅鍋》。
師:誰給大家介紹一下劉羅鍋是個什么人物?
生:他是個不貪錢、關心百姓、很正直的清官。
師:對!像劉羅鍋這樣不徇情枉法、關心百姓的好官在西漢時期叫循吏。這一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位記載在《漢書》吏的好官--龔遂。
1.板書課題
(環節分析一:如此引入,能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
2.簡介《漢書》及班固
布置生讀注釋①后,師補充:《漢書》:漢高祖(公元前206年) 229年 王莽地皇四年(23年)帝紀(12篇)表(8篇)志(10篇)列傳(70篇)
班固:東漢初年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父班彪,弟班超,妹班昭,《漢書》后期由妹班昭完成。
3.解題
讓學生看P171注釋⑦,了解渤海郡所處的位置,得到初步的印象--渤海郡地處邊境(西漢時期)。
二、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生速讀課文:要求: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字;②把讀不通的地方標出來。
2.放錄音:要求:解決自讀時遇到的障礙;
3.再自讀:要求:①朗讀;②正確并流暢
4.提名讀:由學生糾正朗讀時出現的錯誤。
三、二讀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獨自借助注釋、理解文意
2.小組互助:四人一組,互相解決困難
3.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方法:由班上任何一位同學指定另一名同學講課文中的任何一個片斷,若有不當之處仍由學生糾正。
(環節分析二:此方法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全班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三讀課文--認識人物(龔遂)
1.學生閱讀有關龔遂的內容
閱讀之前,師生一道明確有關龔遂的材料有哪些。
2.師出示問題,學生討論
①龔遂到渤海郡之前,渤海郡是什么情況?②龔遂是如何看待渤海郡的惡劣形勢的?③到渤海郡后,龔遂采取了哪些措施?④龔遂采取的這些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效果?⑤你認為龔遂的為官之道是什么?
3. 龔遂形象小結:
師:通過龔遂對渤海郡的治理,你認為龔遂是個什么樣的官員?
生:正直廉潔 愛護百姓 諺語立即 平易近人 和藹可親 忠于職守 深得民心
師:循吏
4 情景再現
文中龔遂只對百姓說了一句話:“何為帶牛佩犢”讓一擅長表演的學生表演一下。用龔遂的口吻,還要注意表情及體態,符合一個七十老頭的特點。
5 傳記文學中表現人物的方法--記言記行
師:龔遂是一個好官,但作者并沒有給予任何評價,他的形象是如何表現的呢?
生:用他自己的語言和行動。
師:我們把龔遂接受皇帝詔見的片段拿出來,情景再現--分角色讀課文。
同學們的參與意識很高,爭著扮演皇帝和龔遂。
(環節分析三:此處設計模仿和分角色扮演目的有三:1,培養學生的表現力。2,活躍課堂氣氛。3,進一步感受龔遂的親切和藹及安民思想。)
五 四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師:常言道,思想指導行動。龔遂之所以能把一個混亂的渤海郡治理好,是因為他本身就具有關心百姓、安撫人民的思想。因此“記言”這一段很重要,同學們愿不愿意把它背下來?
生:(齊聲大喊)愿意!
學生自由練習背誦。幾分鐘后提名背誦。
六 拓展延伸
做游戲:假如同學們是某偏遠山村的村長,老師是上級派下來的扶貧干部,帶來了三種扶貧物資,每個貧困戶1、五百元錢2、一千斤細米白面3、一對波爾山羊(一公一母)。請你們選擇,說明選擇的理由。
同學甲:我選擇一對波爾山羊,因為羊大了生小羊,無窮的繁殖下去,能創造很多財富。這樣,貧困戶就脫貧了,錢和米面只能解決暫時的困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贊同)。
同學乙:不僅如此,還養成了他們不勞而獲的懶惰習慣。
同學丙:如果一對波爾山羊不到 500元錢的話,我就選擇500元錢,我認為,有了五百元錢,買一對羊還有剩余,還能買些其他生活用品。
同學丁噌的站起來,說:“波爾山羊很貴,500元肯定買不到。”最終,同學們一致認為:選擇一對波爾山羊。
師:太好了,同學們很有經濟頭腦,還有發展眼光,初步具備了做一個好官的素質,說不定將來在座的中間有村長、鎮長、縣長、省長┅┅ (引來同學們的一陣大笑,但他們臉上,不,是渾身散發出了自豪與自信)
(環節分析四:此游戲,是對龔遂安民思想小小實踐,也考察了學生們的分析能力,還培養了勞動觀念。)
七 課堂訓練:要求:快速完成
綜合能力訓練一、6、7小題
八 布置作業:綜合能力訓練 一、1-5小題。二、
板書設計:
龔遂治渤海郡
班固
基本情況:上洋平縣人、事王賀
龔 思想 : 安民
遂 治軍措施:選用良吏 尉安牧養 勸民務農桑
效果: 郡中皆有積蓄 吏民皆富實 獄訟止息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設計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掌握文言知識的同時,領會龔遂的安民思想,較好的完成了目標。
在理解文章內容是,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有學生共同討論解決效果會更好。
作者郵箱: dyklzhshj@163.com
[《龔遂治渤海郡》教學案例(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治庸治散自查報告
6.交通治堵論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