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談比喻修辭手法(網(wǎng)友來稿)

發(fā)布時間:2016-4-18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侯小青 四川省宣漢縣教師進修學校

具體有比喻:又可分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明喻

比喻明喻有比喻詞。比喻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詞。

例1:共產(chǎn)黨像太陽。(本體像喻體)。以具體、淺濕熟知的事物或道理為喻體,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不熟悉的事或理,達到說得形象、生動、明白的目的。

例2:小女孩的臉蛋像個紅蘋果,紅通通的。其中“小女孩的臉蛋”是本體,“紅蘋果”是喻體,“紅通通”是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

喑喻

喑喻(用“是”、“等于”、“成為”等比喻詞)。

例:那里四周是山,環(huán)抱著一潭春水,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

借喻

借喻(只有喻體,本體比喻詞不出現(xiàn))。構(gòu)成借喻的基礎是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點在“喻”。

例1:忘了和尚多了沒水吃。

例2:“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中,“風雨”代替"革命形勢",是因為它和“革命形勢”有相似點,所以是借喻。

博喻、復喻

博喻:又名復喻,即運用多個不同的喻體來說明或描繪同一個本體。這種比喻能夠充分地描寫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內(nèi)涵,又能大大地增強文章的氣勢。

博喻:用一連串的喻體來說明或描繪本體的修辭手法叫做“博喻”。

例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音,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老山界》)

例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象老人,象巨象,象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山水》)

例3: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蓮花,像海棠葉兒,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楊朔《畫山繡水》)

例4:“砰”一聲,郎平的一記重扣,激起了全場經(jīng)久不息的歡呼聲和鼓掌聲,像海濤擊岸,像山洪爆發(fā),像飛瀑傾瀉。觀眾們蜂涌到場子里,將一束束散發(fā)著馨香的鮮花,獻給教練、領(lǐng)隊和姑娘們。(魯光《中國姑娘》)

例5: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的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倒喻、逆喻

倒喻:又名逆喻,即故意將比喻中的本體和喻體的關(guān)系倒過來使用,它能使本體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現(xiàn),而且意趣盎然。

例1: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草原》)。

例2: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心愿》)

例3:一陣隆隆的雷聲忽然從頭上滾過……金色的細雨已經(jīng)從空中灑落。哦,原來是飛機在撒播樹種。(《金色的細雨》)

反喻

反喻:即從本體的反面設喻,來說明本體不具備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這種比喻具有正反對照的效果,能夠加強觀點和感情的鮮明性。

例1: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落花生》)

例2:蟋蟀并不是挖掘技術(shù)的專家。(《蟋蟀的住宅》)

例3:小姑娘的天真心靈,不正是一個含苞欲放的花蕾嗎?(《心愿》)

互喻、回喻

互喻:又名回喻,是一種先用喻體作本體,再用本體作喻體,互相設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夠加強藝術(shù)感染力。

例1: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shù)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好像是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天上的街市》)

例2:那時候,礦洞里發(fā)出可怕的響聲,象打雷一樣,不,比打雷還可怕。(《煤的對話》)(這是一種迂回曲折的比喻,它在提出喻體“打雷”之后,再否定喻體,最后又提出喻體。經(jīng)過肯定、否定、再否定,加強了比喻的鮮明性。)

例3:老師用溫柔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久久地沒有松開。我知道老師是在期待我的回答,我的誓言,我的進步。這,是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不,是一場春雨灑得我昂起了頭。(這樣平起肯定,陡然一抑又否定,又突起一場肯定,回環(huán)跌宕,使抒情淋漓盡致。)

較喻、強喻

較喻:又稱強喻,是指本體不僅像喻體,而且超過喻體。是用比較形式構(gòu)成的比喻。把本體與喻體放在一起比較,既承認它的相似點,又顯出在程度上的差別。常用“比”、“不如”、“賽過”、“比不上”等詞語。

例1:蜻蜓賽過飛機啦。(《放風箏》)

例2: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凡卡》)

例3: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會忘記?(《再見了,親人》)(“情誼”與“山”、“海”放在一起,構(gòu)成雙重較喻。)

譬喻

譬喻:聯(lián)想出與所要記敘者,具有共同類似特點的人、事、物,或所要抒發(fā)的情感與論說的道理,具有類似的說法,而加以比方說明、形容描寫,這種“藉彼喻此”的修辭法,稱為“譬喻”。

例: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朱自清《春》)

飾喻

飾喻:是指本體和喻體間構(gòu)成修飾和被修飾的關(guān)系。它有兩種形式,一是喻體作定語,本體作中心語,

例:在太陽下,那點點水泡似的蒙古包,閃爍著白光。(《天山景物記》)

引喻

引喻:即運用一種事物蘊含的道理來引出并比喻另一種事物蘊含的道理。它的前面是喻體部分,后面是本體部分。

例: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隱喻

隱喻沒有比喻詞。

例: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作者郵箱: hugekey@126.com

[摭談比喻修辭手法(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1.比喻修辭手法的造句

2.比喻修辭手法造句

3.修辭手法造句

4.木蘭詩修辭手法點評

5.帶修辭手法的詩句

6.木蘭詩修辭手法作用

7.小學修辭手法教學課件

8.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造句

9.小學作文修辭手法課件

10.文言文的修辭手法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亚洲香蕉午夜视频 | 日韩精品动漫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肏屄久久网站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亚洲精品日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