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Ⅰ.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賞析】  該詩表達了詩人渴望國家早日統一的愿望。前兩句寫黃河的綿長、泰山的高聳,贊美了中原淪陷區山河的雄偉,對其長期淪于敵手深感痛心。后兩句寫人民在淪陷區眼淚流盡,年年盼望宋朝的軍隊能夠救民于水火之中,可年年盼不到。表達詩人對淪陷區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置故土百姓于不顧的南宋統治者表示了強烈的譴責。詩人終生未見河、岳,遺民世代盼望王師,南北兩地要求恢復統一的心情是一脈相通的。

Ⅱ.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驟(zhòu):1.(馬)快走。如:馳驟。2.急速。如:暴風驟雨。3.突然;忽然。如:天氣驟變。本文取此義。

綴(zhuì):1.用針線縫合。如:縫綴。2.組合字句篇章。如:綴輯。3.裝飾。如:點綴。

欞(líng):舊式房屋的窗格。如:窗欞。

二、詞語識記

驟然:突然。                吃驚:受驚。

三、預習效果反饋

1.詩人把媽媽和北京疊連在一起有何蘊意?

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是何意思?

3.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

4.詩人表現的是一種什么心情?

Ⅲ.課堂跟進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1.本文選自                      ,作者      ,原名      ,被稱為       第一人。

2.本詩寫于      年,詩中描述的是詩人告別      到      插隊的情形。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計

(一)板書設計

迷惘,失落

離開北京--抒寫依戀之情

    清楚,明白

(二)段落層次

1.第1節:開門見山,寫           時的情景。

2.第2~5節:表達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            和離開時的          感受。

3.第6、7節:直抒自己對北京的            之情。

(三)寫作特點

詞語運用:語言樸實,親切自然。如“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風箏的線繩就在母親的手中”淳樸的語句中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達:文章通過對火車開動這一特定場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依戀之情。

表達方式:詩人通過對火車在四點零八分開動這一歷史瞬間的放大,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反思,通過對個人遭際的速寫式的記錄,見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寫作借鑒:詩人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來表達對故土的留戀。如“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緩緩地移動!薄坝肋h記著我,媽媽啊北京!”這樣能增強詩歌的感染力,這是同學們需學習借鑒的。

三、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對詩文第5節的詮釋

火車即將離開車站,許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將遠去的親人告別,在詩人看來,是告別的聲浪如同要卷走車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后兩句本應是火車緩緩地移動,但詩人用一種物我顛倒的錯覺--“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緩緩地移動!眰鬟_出心聲:腳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鄉拋棄,此后將到異地漂泊謀生。寫出詩人的失落傷感。

Ⅳ.當堂練習

1.假如你要去異地,臨別時對前來送行的親人說些什么呢?

2.第4節說“直到這時候,我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請說出要發生什么事?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這是什么聲音》教案及反思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4.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9.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