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聽回聲
陳凡
聽,傳來的是你的回聲嗎?
喔,不,那是鄉音在你耳邊的再次回蕩。遠離了故土,不知不覺中有些失落感。盡管故鄉沒有魯迅童年時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沒有老舍故鄉的完美的秋天;也沒有季羨林家鄉的山山水水。但是我依然深愛著我的故鄉,深愛著那片留有我足跡的土地。此刻坐在離鄉的列車上,故鄉的種種都涌上了心頭。
十六年前的冬天,一個小生命誕生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從此我就與這里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里留有我十六年來的點點滴滴。童年的那些美好回憶都留給了庭院后的那片小樹林。雖然那里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高的皂夾樹,但是那里有叫不出名的野花,茂盛的小草和幾十棵挺拔的松樹。在晴朗的午后,我會和要好的小伙伴手牽手,帶著我們所謂的炊具來這里玩過家家。我們會扮演爸爸、媽媽和孩子。我們也會用雜草、野花來做一些我們認為很好的“菜”。現在看來似乎有些幼稚。但正是這些,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枯燥乏味的午后。
列車仍在行駛著,那是什么?是棗樹嗎?或許那也只是幻想罷了。在這種地方應該不會有棗樹。但是我為什么會想到棗樹呢?啊!對了,奶奶家門前有棵大棗樹,那兒是我童年的第二大樂園。樹旁有一截低矮的樹樁。每逢棗子成熟時,我便會和鄰家的哥哥蹲在樹樁上,抬頭仰望那些發紅的棗子,每當我們想要偷摘棗子時都會被奶奶的一聲呵斥嚇得亂跑。在棗樹的后面是用柵欄圍起來的菜園,我也會時常走到菜園里看看蔬菜,或在涼爽的夏夜和伙伴們坐在棗樹下數星星,爭論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哈!真有意思,直到將要離開這片故土時才發現這里原來還有這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回憶。
“汪汪汪……”伴隨著車外一戶人家的幾聲狗叫,我被很不情愿地拖回了現實生活中。人的聯想能力是很強的。這一聲狗叫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家中養的那條小狗。想起了在每個清晨牽著它在草地上奔跑的情景;想起了第一次替它洗澡時,我手足無措,搞得一團糟的場面;想起了在陽光的懷抱中那個酣睡的它……一切的一切有如潮水般沖刷著我的心靈。
我這是要去哪兒呢?此刻,前面等著我的又會是什么呢?遠離了故土那溫暖的港灣,我的前途未卜,真想穿越時空回到那片屬于我的土地上去。總有一種讓人說不清的情感,讓我在現實與回憶間穿梭不停。隨著滾滾的車輪,我猛然醒悟:當我們擁有童真時,我們最渴望成長。當我們擁有青春時,我們最渴望成熟。當我們年華老去,不得不現實的面對生活的時候,我們才明白: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都這樣輕輕的錯過了……
簡評:感悟童真,回味童趣,追憶童年的往事,小作者處處顯露著童稚。那份濃濃的情意在淡淡的白描之中,慢慢地體現出來,反映依戀故鄉的情結。本文用散文的句式,白描的筆法,摒棄華麗的詞藻,倒也寫出了一片真情。
--《靜聽回聲》發表在2006年9月《名作欣賞》語文版上。
------選自江蘇省泗洪縣省淮北中學《雨凝》社刊;
指導教師:趙同宇 趙鳳斌
郵箱:zhaotongyu888@163.com
聯系人:江蘇省泗洪縣江蘇省淮北中學 趙同宇
郵編:223900
手機:13951394288
[靜聽回聲(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0.教師德育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