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中教師應轉變的幾個觀念(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8-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新課改中教師應轉變的幾個觀念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中學教師需轉變觀念,更新教學思想,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下面據此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 師生關系要從權威型轉向民主型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在理論上超越了歷史上的“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在實踐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過去師生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權威管理主義的傾向,嚴重地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摧殘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導致了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導致了學生的被動性和消極態度,師生關系經常處于沖突和對立之中。因而,重建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十分重要。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中,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和關懷,同時受到激勵、鞭策、感化,進而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

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系,在封建社會三綱五常的等級制度下,教師之于學生,有無可辯駁的真理和權威性,學生服從教師是天經地義的,此乃“師道尊嚴”。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系,要逐步讓位于民主型的師生互教互學,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民主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揚;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耗費時光,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同時也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二 課堂教學要從以知識為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

傳統教學以知識技能作為課堂教學關注的中心,知識的價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而情感、態度、智力等方面的價值都是附庸的,這種教學在強化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人,被“窒息”的人。課堂教學必須要進行價值本位的轉移,即以知識為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從而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要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可能面臨問題和困惑,挫折和失敗,甚至一無所獲,但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和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它會換取豐厚的回報,跟眼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相比是值得的。傳統的教學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問題,把生動、豐富的教學活動變得簡單、狹隘。何學科的教學都必須以人為教育對象,注重人的發展,培養他們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并把它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傊骋还澱n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否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發展而且也是教學發展的根本后勁。僅有知識技能單一的傳授而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并且于人的發展是無益的,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成長中的整個生命。

三 由面對少數學生的應試教育轉向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

應試教育只面對少數學生,是一種扭曲的教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都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每個人的才能存在差異,社會需要各個類別、各種層次的人才。宋代理學家朱熹曾經指出:“圣賢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必須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特別是對后進生,更要激發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興趣和才能所及的一切領域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 由統一的教學模式轉向注重個性差異

應試教育用考試一種模式來鑄造學生,學生疲于應付考試,整天埋頭于作業之中,其興趣和愛好得不到滿足,創造才能被壓抑,個性得不到發揮。應試教育影響下的教學幾乎全被灌輸知識、講解習題、考試輔導所占用,對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個性發展重視不夠,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不到發展。教育學認為,學生的發展存在個別差異,這種差異是由不同的遺傳、環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一般學生的發展需經歷共同的發展階段,但個別學生發展的速度、水平、及發展的優勢領域則千差萬別。例如同齡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性格;有的學生語言能力強,有的學生數學能力突出;有的學生才華早露,有的學生大器晚成。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差異,總是難以取得成功的,面向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始終是教學活動中兩個不可偏廢的主題,只有把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打基礎”與“發展特長育人才”結合起來,把對優異生的培養與對后進生的幫助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揚起希望的風帆,揚起個性的旗幟,“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五 由封閉僵化轉向開放搞活

傳統教學過分封閉和僵化,從而使課堂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上得不到充分發揮。封閉導致僵化,只有開放才能搞活。從教學角度講,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自我消化,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開放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計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的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叭藗儫o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綜上所述,應試教育扭曲了基礎教育的性質和任務,給教學帶來了種種弊端,師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無用的單調乏味的重復訓練上,它使鮮活的生命變得麻木,個性被磨平了棱角,靈性變得愚鈍,人格被摧殘,創造力被扼殺,而換來的只有一個個書呆子和社會上陣陣嘲諷之聲。因而,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每一個教師要盡快更新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克服種種困難,勇于探索,去努力開拓教學的新領域。我們相信,經過廣大中學教師的開拓進取,未來的教學領域必將出現一個百花齊放、鶯飛燕舞的嶄新天地。

[新課改中教師應轉變的幾個觀念(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節演講稿:最美的教師

2.2017教師節教師演講稿

3.教師節感恩教師演講稿

4.2017中學教師節廣播稿

5.成長與蛻變的演講稿

6.教師演講稿愛心與責任

7.教師德育演講稿

8.教師愛學校的演講稿

9.參賽教師運動會加油稿

10.校運會教師加油稿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首页 | 污污精品91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