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的培養(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楊秀堂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地位,是早已得到大家公認了的。但在近幾年當中,作文卻越來越為眾多的學生所厭惡,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初中學生作文存在著下列誤區:

第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作文對于學生來講成為無米之炊。由于各種因素,當前許多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不夠,基本的詞匯、句式、語法、修辭等等知識是少而又少,一些學生缺少基本的文體知識。

第二、學生的閱讀量太小。近年來,隨著考試指揮棒的魔力的不斷增大,許多小學老師和家長過于注重考試技巧和能力,學生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去閱讀大量的書籍,更有甚者,個別同學閱讀課外書還被家長或個別老師認為是不務正業。

第三、個別老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存在著偏差。有的老師認為,好的學生作文是老師改出來的,因此,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地改,等到改完,學生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不是自己的了。也有一些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一個勁地講授寫法,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或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找出素材,借學生的筆把它寫出來,這樣指導出來的學生作文當然不會有真情實感,不會出現好的作品。

第四、學生缺少寫作的興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學生的寫作基礎差,很少嘗到成功的喜悅,老師又少鼓勵而多批評等等,學生對于作文敬而生畏,只能仰視作文,卻不能積極地進入到作文實踐中去。

第五、學生缺少生活積累。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宗旨和核心,也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和深入。作文教學作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本人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20多年,在作文教學中不斷探究,以學生的幾篇作文為例,認為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有以下途徑。

一、引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作文教學不是空穴來風,閱讀是培養學生作文創新之源,這一點,對農村孩子尤為重要。學生只有在廣泛的閱讀中,才能挖掘文中的創新因素,加以張揚,進行創新思考,培養創新品質。

一要引導學生多讀、精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讀得多心中有本”,有了本才談得上創新,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重交給學生閱讀的鑰匙,讓學生在圖書室,在班上圖書角(可引導學生每人選取一本心愛的讀物組成)廣泛地閱讀,博采百家之長,為學生的新發現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要引導學生新發現。廣泛地閱讀會讓學生逐步體會到作家們的創新之處,然而任何一篇佳作,都會帶有作者創新和時代的局限性。時代的變遷,生活在新時代的學生,必然對此有新的看法,新的觀點,有的發現可能是準確的,有的發現是幼稚可笑的,有的甚至是荒謬的。對此,教師不可譏諷、嘲笑,而應予以鼓勵,并且循循善誘,激發學生對獲得創新成功的渴望。

三要引導學生敢于創新,思貴求異,文貴創新,通過廣泛地閱讀,學生憑借飛越的想象,甚至變形的夸張,將會使自己的作文別具一格,出奇制勝。比如讀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有的學生寫了《牛郎超市》;讀了《木蘭詩》,寫下了《花木蘭下海》;讀了《西游記》,寫下了《銀行里的保安--孫悟空》,等等,一篇篇離奇的故事,夸張的形象,無不令人耳目一新。

二、引導觀察,培養學生善于創新的能力。

觀察并留心收集相關資料,是了解事物的必經之路,科學家李世光說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首要步驟”。引導學生觀察,不只是用眼睛,還要用耳朵,用鼻子,不僅用感覺器官,更重要的用心,用心去看、去聽、去想、去感受。引導學生觀察,不只觀察事物發展的結果,更是該關心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從中找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在觀察中善于創新。學生習作《掃帚》(2003年獲州“小公民征文”三等獎)就是在觀察中善于創新寫出來的作品。學生離家三天回來,想用掃帚掃地,掃帚沒了,一問母親,剛剛燒掉,小作者面對一堆掃帚灰,通過觀察,從心中與掃帚的對話,并且從中感悟到“從掃帚身上學到了許多在家里、在教室里都不能學到的東西……”,通過這一習作,教師加以引導,在學生中樹立了“凡事我就不信觀察不出新的東西來”的理念。

三、引導寫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閱讀讓學生有了創新的源泉,觀察使學生具備了創新的知識,而寫作則成了學生作文創新的落腳點。在寫作中,教師引導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創新潛能。因此,教師在引導中,要注意學生的層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黃金時代,隨著知識的累積,感悟社會,體驗人生的經歷各有不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會存在個體的特征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將自己體會最深的東西寫出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做到“讓學生寫自己最愿意的”,同時既要學生說真話,又讓學生去創新。比如,學生習作《血痕》(2003年獲州“小公民征文”二等獎)一文,為幫同學洗鼻血,白襯衫上沾上了點點血痕,學生助人為樂,得到媽媽的鼓勵,襯衣上的血痕變得很有光彩。學生作文不再就事論事,而是挖掘新的知識出來。

四、引導修改,培養學生樂于創新能力

學生作文的修改,一般有兩個過程,首先是學生自己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學生作文草稿寫好后,要鼓勵學生勇于交給老師和同學們去看,廣泛征求意見,在修改上創新。比如,學生習作《爺爺真倔》,(刊載于省《初中生輔導》2003年第7期),開頭草稿寫的是爺爺跟家里人倔勁,在外面助人為樂。幾經修改后,變成了爺爺住了咱家“新房”,打不開“防盜鎖”,睡不慣“席夢思”,點不燃“煤氣灶”等,從側面反映家庭的變化,賦予農村邁進小康生活的新面貌,樂在其中。其次是教師的批改,教師的修改,評語也是一種創新,要自始至終地把創新教育觀融于自己批閱的過程之中,要珍惜學生的創新勞動,發現學生的創新亮點,只有教師肯定以后,學生才會充滿自信,樂于創新。

總之,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和認識新事物,新知識,新方法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長期不斷地去探討,我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農村初中學生作文的創新教育就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作者郵箱: yangxiutang.9999@yahoo.com.cn

[農村初中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的培養(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計劃

2.大學科技創新能力論文

3.教育教學創新能力試題

4.初中第一課軍訓日記初中學生作文

5.論語讀后感初中學生作文

6.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論文

7.農村初中地理教學論文

8.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9.農村初中歷史教學論文

10.創新能力培訓心得體會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色亚洲激情蜜芽一区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