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綜合復習
復習要點: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一、閱讀能力要點
1、整體把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弄清說明對象。
2、準確抓住說明事物的具體特征。
3、分析、識別文章的說明方法,并弄清其在文中的作用。
4、具體分析語言的準確性。正確理解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和作用,準確地對詞語的限制、修飾作用進行評析。
5、了解和識別各種說明順序。
6、理解文藝性說明文的特點。
7、把握段落的中心句、關鍵語句。
二、重點、難點
1、 1、說明對象特征的把握。
2、 2、重點掌握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和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 3、學會分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 4、邏輯順序的判別。
三、復習過程:
(一)我們學了什么?
1、學生分組討論,八年級上冊說明文課文。分成八個組討論八篇課文,討論的內容有:說明的對象及特征;說明的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的結構方式。(5分鐘)
2、學生代表展示討論的結果:
3、歸納說明文的常見的知識點:
掌握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A、把握說明對象,分清說明對象是事物還是事理。明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標志。
B、為了說明事物特征或說明事理,需要采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事例、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畫圖表等。閱讀說明文,了解說明文采用的說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什么對象,適應怎樣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說明方法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表達的。
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類別: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2).下定義: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3).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4).舉例子:可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的特征獲得具體認識。
(5).打比方: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數字: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
(7).配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C、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程序順序是時間順序的一種)、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文的順序,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可以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
D、說明文的閱讀還要注意結構。
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概說)--分(具體)”式、“總--分--總”式、“分--總”式、并列式、遞進式、承接式等。
E、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
準確性和多樣性、靈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由于說明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傊痪幸桓。
二、看別人是怎么考的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下列試卷分別考查了哪些知識,我們閱讀說明文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一)河北省課改區《二維條形碼》閱讀題(19頁)
(二)黑龍江《漫談地震》閱讀題(28頁)
(三)江西省《城市給了我們什么》(30頁)
(四)陜西省《生命與氣候》閱讀題(44頁)
歸納說明文的考試規律:
(1)能夠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對科技說明文中的關鍵詞能正確理解、判斷及闡釋。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準確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義及作用。
(3)能夠辨別、篩選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夠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通過閱讀對文章的觀點、說明對象等能夠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
(5)能夠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和想象。
科技說明文閱讀能力測試,主要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考查的角度是語言信息和圖表信息的捕捉能力,而不是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明確考查對象和要求,便于我們復習備考。
三、我想怎么考別人
學生繼續分組討論:
針對上述閱讀文段,自己換角度進行命題。
學生展示自己所命題目,同學互相討論解決。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復習資料(說明文部分)
八年級語文說明文單元知識一覽表
課文題目 說明對象的特征 說明順序 說明方法 結構方式
中國石拱橋 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一般到特殊;
整體到局部;
由簡到繁;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體 列數字;
舉例子;
摹狀貌;
作比較 層遞式
橋之美 橋之美,美在于橋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概括到具體 舉例子;
列數字;
摹狀貌 總分總式
蘇州園林 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由概括到具體;
由主到次;
由整體到局部;
由大到小。 舉例子;作比較;
打比方;引用;
分類別 總分總式
故宮博物院 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空間順序;(由南到北)(由中間到兩邊)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 承接式
說“屏” 似隔非隔,在空間上起著神秘的作用,功能和美感相結合 概括到具體 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 總分總
大自然的語言 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說明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由表及里;由主到次。 舉例子;下定義。作引用 層進式
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的生物技術,它對于生物本身和人類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它可以造福人類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由此及彼 引用;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作詮釋 層進式
恐龍無處不在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的發現可以對其他的領域產生影響。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邏輯順序) 舉例子;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 層進式
被壓扁的沙子 因為斯石英只有在撞擊下才會形成,所以被壓扁的沙子可以推導出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說” 邏輯順序:
由現象到本質 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 層進式
生物入侵者 專家們把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環境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會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 引出主題→擺出現象→探究原因→揭示態度→采取措施 舉例子;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 層進式
你一定會聽見的 生活中的聲音豐富多彩,我們應該學會聆聽,走入聲音的世界,豐富生活,感受世界。 擺出現象→揭示關系→注意聆聽 舉例子;作比較 層進式
[2007年中考說明文綜合復習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拼讀復習教案
5.因式分解復習教案
6.托班綜合課教案
8.綜合活動選例教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