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市第一高級中學 李書山
創新是一種思維、精神和動力,它既不是理論知識,也不是方法或技巧。就創新作文而言則是通過全新的精神境界,敏銳的思維過程,求新的寫作狀態和奮發向上的動力來完成的。也就是說,創新作文主要由觀察、思考和表達三個方面的能力綜合運用而成。成功的作者也往往是在這三個方面見長的。那么如何加強這三種能力訓練,并使之協調發展呢?
一、 多角度觀察能力
人觀察外物都有些習慣的角度或位置,并由此形成一些特有的認識。如果我們選擇一些新的視點觀察物像,就會產生新的形象。這種觀察點的改變可能實際處于某種位置,也可能是一種想象試點。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父子,父親畫了一個太陽后,命令七歲的兒子學著畫,兒子卻沒依照父親的,而是畫了一個太陽公主,并對父親說:“我在許多圖畫書和晴天的早上看到的太陽都象一個很漂亮、善良的公主,您畫的太陽一點也不好看”。從這個例子看,父親畫的太陽雖然概括了“類”的特征,是觀念性的,顯得更為客觀,但缺乏靈氣和生氣。兒子的畫是主觀的、幼稚的,卻表現了他觀察世界的獨特眼光和理解世界的獨特方法。由此不難看出,在孩子們的內心是蘊藏著巨大的創造潛力的,這些潛力如果不加挖掘,或許是永遠沉睡的。在“創造力就是國力”的共識下,培養創造型人才迫不及待。中學生的知識面、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都遠遠超過了上例中的七歲兒童。因此,他們的觀察、思考能力更是不可輕視的,而且學生的創新是靠自己的積極思維來完成的,別人無法替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多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啟發他們認識多角度觀察事物的重要性。當然,對學生的創新要求也不能過高。只要別人不會回答的,他能回答,別人未觀察到的,他觀察到了,這就是創新的表現,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創新觀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等于給創新觀察增添了原動力。
二、 全方位思考能力
思考包括聯想和想象兩種思維方式。聯想是由此及彼,是思維的翅膀。想象是由淺入深,是思維的空間。相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個人的基礎知識愈豐富,觀察能力愈強,品讀愈廣博,聯想和想象就愈豐富。實踐告訴我們,聯想和想象并非是零星的閃念和飄忽的思緒,他只有建立在對事物的深入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并沿著明確的方向、穩定的思路和采取正確的方法,才能使現有的感觸通過碰撞已有的生活積累而產生創造性的思想火花。因此,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激發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開展創造性的思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如本人在安排學生以“擁抱陽光”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學生用陽光的比喻意義口述行文的思路,并注意“陽光”這個中心語前面的修飾語“擁抱”,一經提示,學生的思維沸騰了。有的學生說,當我受到挫折時,聽我傾訴、給我支持的人就是“陽光”。有的同學說,當我悲傷寂寞時,給予我親情、友情的人就是“陽光”。有的同學說,當我找不到生活樂趣、覺得生活無意義時,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就是“陽光”。還有的同學說,我想把發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比作“陽光”,我想把啟迪智慧的詩詞比作“陽光”我想把黨的溫暖比作“陽光”……。從這一實例不僅可以看出,指導學生審題立意、全方位巧妙構思不可忽視,而且也說明只要讓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他們的創新思維一定會放飛出美麗的光彩。
三、 個性化語言表達能力
個性化語言是文章的靈魂。一篇好的文章除了立意高遠、選材新穎、構思巧妙、感情真摯外,個性化語言也是難能可貴的。要培養這種能力,除了指導學生在語文常規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多積累材料,多讀多背和在引用名言警句,優美的詩句、歌詞、口語、俗語等多方面下功夫外,還應該在表情達意方面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在文章的感染力上下功夫。如有這樣一段詠秋的文字“母親拾起一節節的枯枝,猶如一一點綴那些破碎的日子,然后把溫暖送到我們的手上,柴垛越堆越高,母親卻越來越矮”。象這樣巧妙的敘述所表達的母愛比一般的平鋪直敘就顯然更加震顫讀者的心靈。也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獨特構思和表達技巧。其次,要在修辭上下功夫,借以增添文采、提高品位、增強表達效果。如用“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樣的借喻來評價一篇沒有注重全體和局部、大和小的恰當安排的文章,就能使評價格外生動形象。又如魯迅在寫有自信力的人時用到“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樣的排比句,既強調了所有要表達的內容,又增強了語言的氣勢。由此可見,如果在文章中能用到比喻、排比、夸張、借代、反語等修辭格,均會增強文章的色彩。另外,除了注重語音、語匯、句子的修辭外,還應加強篇章的修辭,如段落和層次、開頭和結尾、銜接和過度、交代和照應等方面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和展示個性風采的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學生定會面對生活,面對各種作文題型,寫出個性,寫出精彩,寫出神奇。
[創新寫作中三種能力的訓練(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6.高中三年學習計劃
10.力的分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