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1、較全面地了解有關橋的知識,并能用說明性的語言介紹具體的橋。
2、領略橋文化,提高語言文學素養。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活動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橋的資料。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橋”,凡是有關橋的詩、對聯、謎語、俗語、諺語、成語故事及橋的分類,橋名的由來等,都可以參加活動。
2、把全班分成兩個小組,由二人主持橋梁知識競賽活動,教師任評委。
活動過程:
開場白:出示幾幅風格不同的橋圖片。真是一座橋,一處景致,歲月流逝,世事變遷,不變的是那些橋的風姿。“橋”,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畫家影師的寵物。唐代杜牧詩云: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宋代范與求詩云:“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三國演義》里的虎將張飛:“當陽橋頭一聲后,喝斷橋梁水倒流。”今天我們就一起步入“橋”的世界,感受那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的“橋”文化!
第一輪:必答題,答對一題加10分。
1、現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是哪座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
2、現存最早、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哪座橋?(江蘇蘇州的寶帶橋)
3、我國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橋是哪座橋?(四元橋)
4、現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哪座橋?(山西晉祠魚沼飛梁)
5、最早的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是哪座橋?(廣州潮州廣濟橋)
6、當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是哪座橋?(波斯灣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橋)
7、詩“曉月照盧溝,大河曾流淚和血;狼煙騰燕薊,長橋猶記恨與仇。”是寫的在哪座橋上發生的什么歷史事件?(盧溝橋 七七事變或者盧溝橋事變)
8、“一橋飛架南北,開塹變通途。”是描寫的哪座長江大橋?(武漢)
9、現存唯一的五亭橋在我國什么地方? (江蘇揚州瘦西湖)
10、由茅以升親手設計、建造,通車80多天后他又親自下令炸毀的橋梁是哪座橋?(錢塘江大橋)
11、電視劇《白蛇傳》是以哪座橋為背景,講述一個浪漫而又令人感動的愛情故事?(斷橋 西湖舊十景之一。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于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于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12、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鵲橋”是在幾月幾日出現在天河上?(農歷7月7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第二輪:橋文化積累題。
每組準備若干張白紙,組內商議,按要求寫出相關的內容(對一個加5分)。
1、 寫出有關橋的詩句。(5分鐘)
比如: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唐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宋 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南宋 僧志南《絕句》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毛澤東《七律 送瘟神》之二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啊渡橋橫鐵索寒。--毛澤東《長征》
徐志摩《再別康橋》: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2、 寫出關于橋的對聯。(5分鐘)
(1)修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往來之橋。
(2)石婆婆磨刀劈竹竿,萬家箍桶;
范公公拖板搭浮橋,千秋太平。
(3)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蒼龍背上行。(趙州橋)
(4)說一聲去也,送別河頭,嘆萬里長驅,過橋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歸哉,迎來道左,喜故人見面,把手還疑夢里身。(貴陽頭橋)
3、 寫出關于橋的諺語、俗語。(5分鐘)
(1)船到橋頭自然直。(2)橋歸橋,路歸路。(3)雙橋好走,獨木難行。(4)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5)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4、出謎語、歇后語,一方出另一方猜。
朽木搭橋--存心害人(難過);懷兒婆過獨木橋--挺(兒)而走險;醉漢過鐵索橋--上晃下搖;老太婆過獨木橋--步步小心;獨木橋上騎車--別轉彎抹角……
謎語:一座木橋兩頭鉤,橋下有水水不流,木橋下面有人走,說話倒在橋上頭。(打一日常用品)--扁擔
第三輪:每組推薦一名同學講述一個關于橋的故事,看誰講得清楚生動。(每個故事10分)
第四輪:組內商議,設計未來的橋。請其中一名同學介紹設計宗旨、所擬橋名的緣由等情況。要求口齒清楚,語言流暢。(15分鐘,根據創意給予評分,總分20分)
總結,評出優勝組。
寫作訓練
請同學們以“橋”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橋文人文化
贊山之險峻者,心中定有凌云壯志。
觀海之無崖者,心中已有廣闊天地。
得浮云于目者,必有淡薄名利之情。
雨絲如弦,與月兒彈奏出傷感的音符,鄭板橋憂愁的眼神在橋上徘徊。終于在朦朧的雨中,橋上傳來朦朧的低吟“雞聲毛店月,人際板橋霜。”
血紅的黃昏,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一座座被夕陽染紅的小橋沉睡在清閑里,烏鴉凄涼的一叫,打破了這種沉寂,落日的蒼涼背景中,馬致遠低聲吟唱“枯騰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康河上康橋的嫵媚,蛟河上趙洲橋的華麗,永定河上瀘溝橋的自然,西湖斷橋的憂郁……
時常想起這些橋的名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橋給了我清逸的心情。清逸中想想為什么我們要去尋訪這些早已被歷史風化的橋梁,僅僅因為它們美麗?我想我們更多的是在尋詩,尋找文化的歷程,尋覓古代文人那褪色的青衫。童年時候我們自己把這些橋想象得過于完美,我們便利用這些橋梁返回遠古,去感悟文人墨客的心境。
同學們,我們的活動就要結束了,我們大家再來吟詠一遍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吧!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關于橋的教案
6.關于橋之美教案
7.《橋》教案模板
8.搭建橋的教案
10.《友誼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