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欲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于課堂內的書本閱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閱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閱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閱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因此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都安排了名著導讀,今天我要講的內容是八年級下冊《名著導讀<西游記>》
教學理念:
名著導讀課似乎很容易,讓學生讀小說而已;名著導讀課似乎又很難,學生對這名著不感興趣,或者讀了也不覺其“名”在何處。所以,我們不能輕視了名著導讀課,導好了,給學生打開一扇通往名著寶藏的大門;導不好,讓學生對名著敬而遠之。所以我們應該在“導”上下功夫,在“導”上作文章,這就要求老師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快樂地閱讀,獲得知識情感體驗,獲得知識和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名著,終生受益。
教學創意:
本教學設計試圖從學生熟悉的、有感染力的歌曲引入,按“遠望《西游記》--走進《西游記》--凝思《西游記》”的思路,從“整體感知-講故事、論人物、賞美景-明主題、析寫法、做練習”的過程安排了“ 西游故事會-人物辯論會-西游旅行社”三個活動。采用讀寫聽說相結合,思記同步的方法。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熏陶情感、鼓舞精神的作用。
學生分析:
《西游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部神話小說,很多小孩就是聽著《西游記》的故事,看著《西游記》的動畫、影片長大的。因此,初一的學生他們對《西游記》應該是非常熟悉。可是他們大多只是對人物本領的了解,故事情節的熟悉,而對《西游記》的思想內涵等認識不夠深刻、全面,因此必須引導他們學會閱讀和欣賞,提高文學修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初步了解《西游記》這部名著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并解讀主要人物。
2.過程與方法:通過作品故事情節和景物來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掌握小說閱讀賞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閱讀《西游記》及其他文學名著的興趣,體驗文學作品的魅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
2.了解《西游記》這部名著的主要內容和現實意義;
3.結合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理解人物特點,感受人物形象,掌握小說閱讀賞析的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前熱身:
1.教師方面:重讀《西游記》,收集評論《西游記》人物形象的資料,以便啟發學生有效地閱讀和欣賞;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方面:利用課余時間搜集關于作者吳承恩及《西游記》的相關資料;閱讀原著,每人準備一個精彩的“西游記”故事。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遠望《西游記》
1、新課導入
運用多媒體播放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西游記》主題歌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整體感知
(1)、請把你了解的關于作者吳承恩及《西游記》的相關資料向大家介紹。
A、作家點擊(多媒體展示)。
B、作品溯源(多媒體展示)。
(2) 以小組為單位,對全書的主要內容及結構進行討論交流,然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下面內容,進一步明確全書的內容結構。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作者、背景及主要情節等方面全方位的了解這部偉大的小說,為后面人物的解讀打下基礎。)
二、走進《西游記》
1.《西游》故事會
過渡語:我知道,同學們現在讀小說,故事情節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好!咱們來開個西游故事會吧。請看大屏幕!同學們最好這么來談:我認為……情節好。因為……比如:……. 可以從多角度來總結。
(設計意圖:這些故事都是相對完整而又相互關聯的,《西游記》就采用了這種冰糖葫蘆式的結構,情節生動曲折。這是擁有讀者的決定因素,吳承恩在這方面可謂功底深厚!讓學生說故事,主要是讓他們重溫西游記當中的精彩片段,加深對人物的了解,另外就是培養他們的說話能力。)
2.《西游》人物辯論會
過渡語:在這部神魔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動的形象,可謂是人物繁多,在這里我們不能一一細數,就只能看看師徒四人吧。(顯示四人劇照。)請選擇一個精彩片段或你最喜愛的片段,談談你對他們的認識。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他贊成的你也可以反對。不過你要拿出理由來證明你的看法。
(設計意圖:《西游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語言詼諧幽默。《西游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即是成功地創造了小說的主人公孫悟空和另一個人物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充分體現了個性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四個人物形象各具特點,有優點也有不足。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給機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倡導個性化體驗,鼓勵他們提出批判性意見,初步解讀人物。學會全面、公正地欣賞別人。)
3.《西游》美景旅行社
過渡語:有心周游世界的同學想過把癮?《西游記》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靈宵寶殿,水中龍王宮,地下閻羅城,這一切都光怪陸離,每一處都極盡了描摹功夫。接下來我們該欣賞什么了?(環境)那么你認為最美的段落是什么?可以讀,可以背,可以賞,可以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西游記中的主要人物、相關的情節、景物描寫的賞析,讓學生初步掌握小說閱讀的鑒賞方法。)
三、凝思〈西游〉
1、明主題
(1)過渡語: 好了,我們剛才一起來探討了西游記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關的情節和景物描寫,大家說得非常好。可常說文學是表達作者對某種生活的認識,吳承恩寫《西游記》跟他所處的明朝社會有什么聯系呢?為何不直接寫現實生活呢?
師引導:《西游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即是明朝社會的投影。塑造孫悟空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反映人民的愿望;妖魔代表了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2)過渡語:那么我們通過剛才的探討,結合我們現在的實踐來談一下,讀《西游記》在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
師結:作品意義-----艱苦奮斗、堅持不懈地實現某一崇高目標。
2、析手法
師引導:作者為了巧妙地表達這一主題意義,才描寫了一個虛幻的神魔世界,你從《西游記》里學到了哪些寫作技巧?閱讀名著應從哪幾個方面去把握?
師結:(豐富奇特的想象)(詼諧幽默的語言)(曲折生動的情節)(鮮活典型的形象)(優美獨特的環境)(冰糖葫蘆式的結構)(鮮明深刻的主題)等。
3、練兵場
課外查找《西游記》的相關資料,選擇一個專題進行小課題研究,可以對小說的思想內容、藝術手法或對小說中的精彩情節或人物進行研究,然后把你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研究性小論文。
(設計意圖:通過對小說現實意義及寫作技巧的探討加深學生對名著的理解,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課堂學習方法總結,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總結: 名著,是“具有推崇價值的有名的作品”。經典名著的價值在于典范語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獨到的主題。它給予心靈以滋養,。中國古典文化燦爛輝煌,我們用兩節課是不能領會它博大精深的內涵的,老師只想拋磚引玉,期望大家都能靜下心來品味揣摩一下那韻味雋永的經典名著,讓名家名篇真正叩開我們大家窺探心靈的窗扉,去掀開我們觸摸人生的金頁,去引領我們走進更高的人生境界。
[《西游記》導讀(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西游記導讀課件
2.名著導讀論語教案
3.名著導讀論語的教案
9.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