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魯迅先生(包括魯迅相關資料)(滬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標:

1、沉浸品讀文字,讀出字里行間中魯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魯迅在平易溫和的性格中蘊含的深厚的愛國情感、“孺子!卑惴瞰I精神。

3、體會作者多種描寫手法的藝術效果,學習本文善于從擷取生活瑣事中去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

4、體會作者通過細節、日常生活點滴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5、感悟平凡生活中魯迅之真實而又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

四、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把握細節,沉浸感悟

五、教學建議:

魯迅這個名字對高一的學生來說似乎是遙遠而模糊,概念而零散的,入學至今學過的些許篇章或許只能拼湊成“偉大”一詞。因而建議如下:

1、在課前可推薦閱讀《〈吶喊〉自序》,魯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些關于魯迅人生歷程的資料。

2、力圖通過文本的研讀,對字詞的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義。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學生談談自己印象中的魯迅。(學生可能因為閱讀魯迅的文章大都比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魯迅是深邃的、沉重的、嚴厲的。)

教師總結:的確,一旦提及魯迅之文我們總會找到“匕首投槍”這個詞,而談及魯迅其人,“我以我血薦軒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便會立即涌上心頭。然每一個人都是無法用簡單的句子來概括的,更何況豐富之如魯迅,偉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偉人正因平凡而更顯非凡,一起走近蕭紅筆下真實的魯迅。

(二)沉浸課文:

請同學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迅速瀏覽課文,進行圈畫(若加注則更佳)

1、總結課文共寫了幾個有關魯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完善,板書)

明確:笑聲

 步伐

品評衣著

真誠待友(四處)

與青年們交往

2、這些片段,生活場景,讓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魯迅,作者是通過哪些細節,哪些字詞來描寫的?讓我們從先生的笑聲開始吧

(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品詞識人,適時板書)

明確:笑聲    明朗

      “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 豁達爽朗的形象躍然紙上  

      步伐    輕捷

     “剛” “一” “同時”   (行為描寫)

      品評衣著     細致  隨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說的,你穿的時候,一說,你該不穿了!   

      真誠待友     體貼而真摯

      之一:夜談:“囑咐”  “一定”   “一定囑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沖

     第43小節 “一提議”  “必然”  “還是” “舉著筷子問:‘我再吃幾個嗎?’以及第44小節,流露出魯迅對對小輩的體恤,還有妻子敬重與依賴。

      之三:兩次來訪

“好久不見,好久不見”   不乏幽默

“笑”--一種沖破憂郁心境的展然的會心的笑

之四:馮雪峰來訪

與青年人交往:寬容  赤子之心

“深惡痛絕”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睛來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時光”

(三)感悟平凡魯迅之中蘊含的不平凡:

 (逆流而上,感悟真人魯迅)

 如果說體貼、明朗的笑、幽默現了他和我們一樣也是擁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異于常人的魯迅,有些感動,我們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

請學生們再細細品讀挖掘文字背后的魯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蘊含著不凡之處。

(同學再次研讀課文,回答,教師引導深入,適時補充背景)

明確:“心里的歡喜” “ 仿佛不顧一切” “曠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頓” “沉思” “談得熱鬧”  “校對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點)明朗背后的澄澈,輕捷背后的堅定,細致背后的寬厚,體貼背后的原則,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處逆境而不棄追求,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魯迅,即真人魯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樣的年代難能可貴,實可謂一字千鈞,凡人魯迅因堅持真實而鑄就偉大。

(四)深入探討,回味悟旨,學習寫法

 1、深入探討魯迅:偉人→凡人→真人  

 2、同學可發表質疑

 3、學習作者看似隨意,但傾注滿腔真摯,善用細節等生活瑣事勾勒出真實的人物性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教師總結:閱讀魯迅的著作,我們可以感知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今天又通過蕭紅的回憶,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讓我們親臨到魯迅偉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關心、扶持青年人和熱愛祖國、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實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許正如人們所說,偉大正是寓于這種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詩歌中所說的那樣: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五)作業:

閱讀《回憶魯迅先生》全文以及唐弢《鎖憶》比較兩者之不同(描寫側面或寫作手法),并落實成文。

七、參考資料:

    魯迅自傳

魯迅,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紹興城內姓周的一個大家族里。父親是秀才;母親姓魯,鄉下人, 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學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遺的四五十畝田,但在父親死掉之前,已經賣完了。這時我大約十三四歲,但還勉強讀了三四年多的中國書。

    因為沒有錢,就得尋不用學費的學校,于是去到南京,住了大半年,考進了水師學堂。不久,分在管輪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艙面了,便走出,另考進了礦路學堂,在那里畢業,被送往日本留學。但我又變計,改而學醫,學了兩年,又變計,要弄文學了。于是看些文學書,一面翻譯,也作些論文,設法在刊物上發表。直到一九一○年,我的母親無法生活,這才回國,在杭州師范學校作助教,次年在紹興中學作監學。一九一二年革命后,被任為紹興師范學校校長。

    但紹興革命軍的首領是強盜出身,我不滿意他的行為,他說要殺死我了,我就到南京,在教育部辦事,由此進北京,做到社會教育司的第二科科長。一九一八年“文學革命”運動起,我始用“魯迅”的筆名作小說,登在《新青年》上,以后就時時作些短篇小說和短評;一面也做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的講師。因為做評論,敵人就多起來,北京大學教授陳源開始發表這“魯迅”就是我,由此弄到段祺瑞將我撤職,并且還要逮捕我。我只好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做教授;約有半年,和校長以及別的幾個教授沖突了,便到廣州,在中山大學做了教務長兼文科教授。

    又約半年,國民黨北伐分明很順利,廈門的有些教授就也到廣州來了,不久就清黨,我一生從未見過有這么殺人的,我就辭了職,回到上海,想以譯作謀生。但因為加入自由大同盟,聽說國民黨在通緝我了,我便躲起來。此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聯盟,民權同盟。到今年,我的一九二六年以后出版的譯作,幾乎全被國民黨所禁止。

    我的工作,除翻譯及編輯的不算外,創作的有短篇小說集二本,散文詩一本,回憶記一本,論文集一本,短評八本,中國小說史略一本。

瑣憶

      唐弢

    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自己的寫照,也是他作為一個偉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體現。當我還不曾和他相識的時候,時常聽到有人議論他:“魯迅多疑。”有些人還繪聲繪色,說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氣大,愛罵人,如何睚眥必報,總之,魯迅是不容易接近的,還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一次一次的造謠毀謗,也可以將真相埋沒。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過也曾有過一個時期,的確很想見見魯迅先生。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間,魯迅先生經常在《申報》副刊《自由談》上寫稿,攻擊時弊,為了避免反動派的檢查,他不斷更換筆名。我當時初學寫作,也在這個副刊上投稿,偶而寫些同類性質的文章。我的名字在文藝界是陌生的,由于產量不多,《自由談》以外又不常見,那些看文章“專靠嗅覺”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測起來,以為這又是魯迅的化名。他們把我寫的文章,全都記在魯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兒狗的伎倆,指桑罵槐,向魯迅先生“嗚嗚不已”。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讓別人去承擔責任呢?我覺得十分內疚,很想當面致個歉意,但又害怕魯迅先生會責備我,頗有點惴惴不安。正當想見而又不敢去見的時候,由于一個偶然的機緣,我卻不期而遇地晤見了魯迅先生,互

通姓名之后,魯迅先生接著說: 

“唐先生寫文章,我替你在挨罵哩。”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我立刻緊張起來,暗地里想:這回可要挨他幾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結結巴巴。魯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態,連忙掉轉話頭,親切地問: 

“你真個姓唐嗎?” 

“真個姓唐,”我說。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興,“我也姓過一回唐的! 

說著,就呵呵地笑了起來。 

    我先是一怔,接著便明白過來了:這指的是他曾經使用“唐俟”這筆名,他是的確姓過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來。半晌疑云,不,很久以來在我心頭積集起來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盡散絕了。 

    從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談中,魯迅先生給我的印象始終是:平易近人。他留著濃黑的胡須,目光明亮,滿頭是倔強得一簇簇直豎起來的頭發,仿佛處處在告白他對現實社會的不調和。然而這并不妨礙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愛!被蛘叩箍梢哉f,恰恰是由于這一點,反而更加顯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許多偉大的人物一樣,平易近人正是魯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對待青年,對待在思想戰線上一起作戰的人,魯迅先生是親切的,熱情的,一直保持著平等待人的態度。他和青年們談話的時候,不愛使用教訓的口吻,從來不說“你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那樣”一類的話。他以自己的行動,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動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讓人體會到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有些青年不懂得當時政治的腐敗,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國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魯迅先生嘆息說:“倘是獅子,夸說怎樣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豬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頭!庇行┣嗄暌挥錾峡淇淦湔劦膶W者,立刻便被嚇倒,自慚淺。贿@種時候,魯迅先生便又鼓勵他們說:“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庇浀迷陂e談中,魯迅先生還講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樣盡心竭力,克己為人,卻絕口不提。他經常為青年們改稿,作序,介紹出書,資助金錢,甚至一些生活上瑣碎的事情,也樂于代勞。有一次,我從別處聽來一點掌故,據說在北京的時候,有個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魯迅先生住著的紹興縣館,光著腳往床上一躺,卻讓魯迅先生提著靴子上街,給他去找人修補。他睡了一覺醒來,還埋怨補得太慢,勞他久等呢。 

“有這回事嗎?”我見面時問他。 

“呃,有這回事,”魯迅先生說。 

“這是為的什么呢?” 

    “進化論嘛!”魯迅先生微笑著說,“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頭底下壓著個結論:可怕的進化論思想。” 

    我笑了笑,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進化論牽制過我,”魯迅先生接下去說,“但也有過幫助。那個時候,它使我相信進步,相信未來,要求變革和戰斗。這一點終歸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復雜,要不然……你看,現在不是還有猴子嗎?嗯,還有蟲豸。我懂得青年也會變猴子,變蟲豸,這是后來的事情。現在不再給人去補靴子了,不過我還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們變猴子和蟲豸的機會總可以少一些,而且是應該少一些! 

    魯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著遠處。 

     如果把這段話看作是他對“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解釋,那么,“橫眉冷對千夫指”呢?魯迅先生對待敵人,對待變壞了的青年,是決不寬恕,也決不妥協的,也許這就是有些人覺得他不易接近的緣故吧。據我看來,“橫眉冷對”是魯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爭的精神實質,是他的思想立場的概括。就戰斗風格而言,又自有其作為一個成熟了的思想戰士的特點。他的氣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仿佛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勢:從容不迫,游刃有余。諷刺顯示他進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閃爍著反擊的智慧。對社會觀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獨抒新見,入木三分。魯迅先生的后期雜文,幾乎都是諷刺文學的典范,他的談話,也往往表現了同樣的風格。日本占領東北以后,國民黨政權依賴美國,宣傳美國將出面主持“公道”,結果還是被人家扔棄了。當宣傳正在大吹大擂地進行的時候,魯迅先生為我們講了個故事,他說:“我們鄉下有個闊佬,許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談過話為榮。一天,一個要飯的奔走告人,說是闊佬和他講了話了,許多人圍住他,追問究竟。他說:‘我站在門口,闊佬出來啦,他對我說:滾出去!’”聽講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來。還有一次,國民黨的一個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鬧得滿城風雨。魯迅先生幽默地說:“同學同泳,皮肉偶而相碰,有礙男女大防。不過禁止以后,男女還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間,一同呼吸著天地中間的空氣?諝鈴倪@個男人的鼻孔呼出來,被那個女人的鼻孔吸進去,又從那個女人的鼻孔呼出來,被另一個男人的鼻孔吸進去,淆亂乾坤,實在比皮肉相碰還要壞。要徹底劃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氣流通,又防拋頭露面。這樣,每個人都是……喏!喏!”我們已經笑不可抑了,魯迅先生卻又站起身來,模擬戴著防毒面具走路的樣子。這些談話常常引起我好幾天沉思,好幾次會心的微笑,我想,這固然是由于他采取了諷刺和幽默的形式,更重要的,還因為他揭開了矛盾,把我們的思想引導到事物內蘊的深度,暗示了他的非凡的觀察力。 

    我又想起一件事情。我的第一本書,最初也是經魯迅先生介紹給一家書店,而后又由另一家拿去出版了的。當時因為雜志上一篇《閑話皇帝》的文章,觸犯了日本天皇,引出日本政府的抗議,國民黨政權請罪道歉,慌做一團,檢查官更是手忙腳亂,正在捧著飯碗發抖。書店把我的原稿送去審查,凡是涉及皇帝的地方,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從秦始皇到溥儀,從凱撒大帝到路易十六,統統都給打上紅杠子,刪掉了。好幾處還寫著莫名其妙的批語。我一時氣極,帶著發還的原稿去見魯迅先生,把這些地方指給他看。 

“哦,皇帝免冠啦!”魯迅先生說。 

    “您看,還給我加批呢。強不知以為知,見駱駝就說馬腫背,我真不懂得他們為什么要講這些昏話!” 

    “騙子的行當,”魯迅先生說,“總要干得像個騙子呀。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是駱駝,不過自己吃了《神異經》里說的‘訛獸’的肉,從此非說謊不可,這回又加上神經衰弱,自然就滿嘴昏話了! 

    魯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幾步,轉身扶住椅背,立定了。 

“要是書店愿意的話,”他說,“我看倒可以連同批語一起印出去。過去有欽定書,現在來它一個官批集,也給后一代看看,我們曾經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里。” 

     “還要讓它‘流芳’百世嗎?” 

     “這是官批本,”魯迅先生認真地說,“你就另外去印你自己的別集。快了!一個政權到了對外屈服,對內束手,只知道殺人、放火、禁書、擄錢的時候,離末日也就不遠了。他們分明的感到:天下已經沒有自己的份,現在是在毀別人的、燒別人的、殺別人的、搶別人的。越是兇,越是暴露了他們卑怯和失敗的心理!” 

    聽著魯迅先生的談話,昏沉沉的頭腦清醒過來,我又覺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難的夢魘一樣的日子里,魯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給我以勇氣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時時散發出犀利的光彩。說話時態度鎮靜,親切而又從容,使聽的人心情舒暢,真個有“如坐春風”的感覺!叭缱猴L”,唔,讓人開懷令人奮發的春風呵!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一面仔細地吟味著每句話的含義,一面默默地抑制著自己的感情。不然的話,我大概會呼喊起來。真的,站在魯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幾次都想呼喊,我想大聲呼喊:我愛生活!我愛一切正義和真理!

一面

阿累 

    一九三二年,就是一二八那年的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車公司當賣票。 

    一天中午,我趕到虹口公園去接班,天空正飛著牛毛細雨,六路車早班的最后一趟還沒回來--還要等半個鐘頭的樣子。心里想:到內山書店去吧,在那里躲一會兒雨,順便歇歇也好。因為接連一個禮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車上搖晃十一個鐘頭,已經使我困軟得象一團棉花了。 店里空蕩蕩沒有一個顧客,只有店后面長臺子旁邊有兩個人用日本話在談笑。他們說得很快,聽不清說些什么。有時忽然一陣大笑,象孩子一樣的天真。那笑聲里,仿佛帶著一點“非日本”的什么東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里咬著一枝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我把帆布袋,夾剪,票板放在一個角落的地板上,開始翻南面一排社會科學雜書。翻了一會,覺得沒有什么適意的,就踱到北面。 門外,細雨煙似地被秋風扭著卷著,不分方向地亂飛。店里冷得象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里向上鉆。忽然,我看見架上橫排著一列中文的《毀滅》。《毀滅》?我記得一本什么雜志上介紹過,說是一本好書?匆幌履菚,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象得到了保證似地,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記(我讀魯迅先生的書一向是這么古怪地讀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開了:書沒有切邊。一個結實而矮的日本中年人--內山老板定了過來。 “Sensei,這本書多少錢?”對于同情中國的內山老板,我總是帶著敬愛和感激,叫Sensei(老師)的,雖然并沒有什么根據。 他殷勤地點頭,嘴里“Ha,ha,”著,接過書翻了翻底頁: “一塊四。” 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象我,穿著一身黃卡嘰布的工人制服,嵌著“ Conductor!X X”藍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腦勺上,平素看慣了西裝同胞的嘴臉,現在忽然受著這樣的優遇,簡直有點窘了起來。 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個“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塊多錢,那是我和一個同住的失業工友那幾天的飯費。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紅了臉說: “貴了! 他沒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揚著眉毛,一半正經一半好象故意逗人笑似地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書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嗤啦嗤啦”捻那張灰綠色厚布紋紙的封面: “哪里貴?你看這紙……” 很厚的洋紙,印得很清楚,相當厚的一大本書。摸在手里,有一種怪舒服的感覺。 “你買一本吧,這書是很好的! 我真躊躇起來了;飯是不能不吃的,然而書也太好了,買一本放在床頭,交班回來,帶著那種軟綿綿的疲倦躺著看這么幾十頁,該多好!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也不說買,不買。 內山老板大概這時看出點什么苗頭,就笑著回頭對里面說了一句日本話,原先和內山說話的那個老人咬著煙嘴走了出來。 他的面孔是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原是瓦片頭,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你要買這本書?”他看了我一眼。那種正直而好心腸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愛交綜著的撫摩似的。 “是的!蔽业偷偷卣f。 他從架上扳下一本書來,版式紙張和《毀滅》一模一樣,只是厚一點點,封面上印著兩個八分體的字:《鐵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 “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誰?對這樣一個流岷樣的工人(我知道我那時的那副樣子很象流氓)下那樣誠懇的勸告?我一進門的時候原就有點疑惑;現在更加疑惑了,雖然猜不出是誰,但自己斷定:一定是一個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價:一元八角! 

    “先生,我買不起,我的錢不夠……”我的話低得自己都聽不見了,我不知道怎樣才好。 

    我低了頭--頭腦里轟隆轟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臉。我只聽見一個聲音在問我: 

     “一塊錢你有沒有?一塊錢!” 

     “有!”我抬起頭,頓時恢復了勇氣。 

    “我賣給你,兩本,一塊錢。” 

    什么?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這時,我忽然記起哪本雜志上的一段訪問記-- 

    “哦!您,您就是?……” 

    我結結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一定是他!不會錯,一定是他!那個名字在我的心里亂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沒有把它蹦出來。 

    他微笑,默認地點了點頭,好象我心里想就要說的,他已經統統知道了一樣。 

    這一來不會錯了,正是他!站在前進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傅!憎惡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越老越頑強的戰士!我又仔細地看他的臉--瘦!我們這位寶貴的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他帶著獎勵似的微笑,對我說明: “這書(指著《鐵流》)本來可以不要錢的,但是是曹先生的書,現在只收你一塊錢本錢;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費力地從里衫的袋里(公司為防止我們“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沒有縫)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陣酸,象要哭出來。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書塞進帆布袋,背起便走出書店的門。 這到現在,已經隔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我歷盡了艱苦,受盡了非人的虐待,我咬緊了牙,哼都不哼一聲。就是在我被人隨意辱罵、踢打……的時候,我總是昂著頭。我對自己說: “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這樣我就更加堅強起來。 現在,先生是死了!我們不愿放肆地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放肆悲痛的時候;我們也不愿計算我們的損失,也是難于計算的;前面是一條路,先生沒有走完就倒下了,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 

在前進中,我不能自已,寫下了上面的話。 

                                                                一九三六年十月

魯迅名言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3、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題) 

4、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魯迅) 

5、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6、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7、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8、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10、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11、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2、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13、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14、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15、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16、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魯迅遺書

魯迅沒有留下正式的遺書,只在《死》中寫下了死后的囑托:“一、不能因為喪事受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評論紀念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98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追蜃邮欠饨ㄉ鐣氖ト,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圣人。 

                      --摘自《毛澤東文集》第2卷第43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蕭紅散文》前言

    蕭紅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半個世紀了。1942年1月23日,她在貧困中病逝于香港。其時,年僅31歲。她的英年早厄,是文壇的重大損失。是黑暗的社會,把這位畢生追求理想、才華過人的女作家吞噬了。

    蕭紅的命運是不幸的:孤寂痛苦的童年,漂泊無定的流浪生涯,一再受挫的感情生活,貧困和疾患造成的身心折磨,都使她備受煎熬;蕭紅又是有幸的:她在文學道路上起步不久便有了知音者,在她奮力攀登之時就得到了新文學旗手魯迅的親自提攜與栽培,其后左翼文壇對她一直關懷有加,使她的創作在短短的幾年間獲得了長足的進展。蕭紅的文學之旅即使從1932年u

[回憶魯迅先生(包括魯迅相關資料)(滬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回憶魯迅先生優秀教案

2.七下回憶魯迅先生課文教案

3.回憶魯迅先生讀后感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6.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7.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8.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10.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件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3 |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亚洲无毒AV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