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一中學 胡綺霞
在《記一輛紡車》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把握作者的感情和線索層次,再局部深入,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當我帶領學生用飽含懷念紡車的感情朗讀紡線“也是一種很有興趣的生活”、“簡直有藝術創作的快感”時,學生發出不可思議的笑聲,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有的說:“紡線,勞動量并不太小,紡久了會腰酸胳膊疼。”有的說:“一會兒毛卷擰成繩,一會兒棉紗打成結,人都急得滿頭大汗了,哪還有雅興去感受‘藝術創作的快感’呢?”面對著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我靈機一動對同學們說:“咱們學這課書,正是要體驗勞動的樂趣,紡線的樂趣”。
怎么體驗呢?我故作神秘地說:“請大家閉上眼睛,然后在大腦里放映紡線的圖象。這圖象越來越逼真,越來越鮮艷,越來越大。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不是在我們的腦子里,而是在我們的周圍。這是盛大的節日賽會。這里群山環拱,我們站在山根河邊的坪壩上,天地是廠房,深谷是車間。你看,整齊的紡車行列,精神飽滿的競賽者隊伍。”接著我問學生:“擺好紡線的姿勢了嗎?”同學們閉著眼睛,笑咪咪地說:“擺好了。”只見有的坐著,有的站著,手臂伸直。我問一位站著的同學,“這姿勢像什么?”他說:“像‘白鶴晾翅’。”逗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我又問同學們:“聽到嗡嗡、嚶嚶的車輪搖滾聲了嗎?”悟性好的同學回憶起電視、電影中搖動的車輪、旋轉的錠子發出的聲音,答道:“聽到了!”“那么,我們就開始紡線吧。”同學們笑著舒展肢體作紡線狀,課堂上頓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同學們在想像中品嘗著勞動的樂趣和紡線的樂趣,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這個時候,就連起初對紡線不懷好感的同學也發生了興趣,微笑地感受著延安軍民勞動以后收獲的愉快。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閉目想像,親身感悟”,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記一輛紡車》的教學片段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英語的教學教案
8.畫畫的教學教案
10.教案里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