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課班級:初一(12)班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培養有感情的朗誦能力,背誦這篇文章。
2.學會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描繪 春天美景。
3.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運用
4.體會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要學會細致的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的修辭方法
難點:讀出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傳達內心感受。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用歌曲《春天在哪里》導入。
二、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F代著名作家、學者、詩人、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
三、找出文中生字詞,試著給下列詞語注音,解釋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課文注釋)。
蓑衣( ) 水漲( ) 醞釀( )( ) 薄煙( )
黃暈( ) 應和( ) ( )
四、聽錄音,說說朗讀時應用怎樣的語氣,注意哪些問題。并請同學試讀。
欣喜(第1段--第 2段)
輕快(第3 段--第4段)
柔和(第5段--第7段)
振奮(第8段--第 10段)
除此之外,朗讀時還應該注意讀準字音(如平翹舌、兒化、前后鼻音等),句子的節奏。
五、再讀課文,賞析佳句。
自讀課文(采用小組分段讀,個別同學朗讀,自讀等形式),找找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為什么。
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句,因為它寫出了春天中的________景物,同時,它采用了_________修辭方式,(或是從____感官角度來)表達__________感情。
六、課外延伸
想一想,在描寫春天古詩文中有哪些你耳熟能詳的名句。
七、作業布置
1、思考題:課文描寫了春天哪美麗的景物,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
2、用抑揚頓挫的 聲調,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直至背誦。背誦南宋志南和尚的 《絕句》。
3、生字詞語的抄寫。
[《春》(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七年級《春》教案
6.朱自清《春》教案
7.《春》的優質教案
8.《春》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