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李白(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打開課本第207頁,今天我們來學習詩四首的后兩首,首先請大家看到《渡荊門送別》,作者是李白。(轉身板書)那么我們來理解一下題目的意思,渡荊門送別就是指在經過荊門這個地方所做的一首送別詩。作者是李白,李白這個詩人是相當著名了吧。下面,們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作者。

二、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渡荊門這首詩是他青年時第一次從蜀地出外游玩時所作,蜀地就是現在的四川省。這首詩也是一首五言律詩,律詩8句共四聯,包括首、頷、頸、尾聯。(板書)

三、整體感知

1、老師帶讀詩文,為生字正音。

2、詩文翻譯: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游。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云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四、詩文賞析

1、“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首聯,交待出游路程和目的。

首聯交待詩人的一路游蹤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才情橫溢,朝氣蓬勃,不遠萬里,放舟東下,經巴渝,出三峽,直赴荊門之外的楚國故地。

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頷聯,山水之壯景。

頷聯上句說山,船行江上,山隨水走,兩岸青山隨舟隨水相對挺出,撲面而來,轉瞬即逝。最后,呈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闊平坦的漠漠曠野。“隨”字化靜為動,傳神生輝,給人以青山挺立,舟行江上,應接不暇之感;這也可看出詩人風神爽朗,心馳神往的愉悅心情。下句說水,長江流入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的漠漠曠野,呈現緩緩流動之勢。這句展現了詩人高亢激越,樂觀開朗的情懷。這兩句詩寫的境界雄奇壯觀,體現出詩人初出蜀地,看到如此壯景時,那種驚詫歡愉之情。 

4、“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頸聯,月云美景。

頸聯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斕,意境奇麗,體現了詩人那種浪漫主義的詩風,表現出詩人與月同行、與云同飄的興奮喜悅之情。

5、“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尾聯,抒情,點名主旨。

尾聯呼應標題,點明主旨,單寫“故鄉水,送親人”,別具情趣,耐人尋味。李白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一路護送,萬里相隨,形影不離,從對面來寫,越發顯出自己的思鄉深情。

五、板書

             渡荊門送別 李白

         首聯:交待出游路程和目的。

         頷聯:山水之壯景。

         頸聯:月云美景。

         尾聯:抒情,點名主旨。

 

[《渡荊門送別》李白(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4.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6.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7.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8.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9.八年級人教版《蠟燭》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组 |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韩国免费A∨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日韩国产网站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