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1、認真的看看: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
2、用心的想想:在剛才的片子中你看到了什么場面?給你的感覺如何?請用一兩句話來描述一下。
師:安塞腰鼓是我國陜北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
二、整體感知:
1、多媒體出示圖片、標題。
2、踴躍的展示:請同學們大膽上臺展示一下在課前搜集的關于陜北黃土高原和安塞腰鼓 方面的資料。(文字介紹、圖片、視頻、作品等)
3、仔細的認認:瞳仁tóng 恬靜tián 晦暗huì
羈絆 jī 驀然 mò 冗雜rǒng
戛然 jiá 磅礴 pángbó 亢奮kàng
4、美美的聽聽: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圖片及背景音樂。教師范讀。
三、朗讀指導:
(一)、指導段落(1)
1、文段內容:(先自由朗讀)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 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
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
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2、請問剛才這一段用到了什么修辭方法?這種修辭方法有何特點,有何作用?
提示: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相關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節奏感強,感情充沛,排山倒海,氣勢磅礴,給人一氣呵成之感,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3、這一段句式有何特點?
提示:多用短句,節奏明快,讀起來鏗鏘有力。
4、大膽的試試: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如何才能讀好這一段(從節奏、重音、語速、氣勢、感情方面),然后挑選一位代表來試讀一下。并請其他學生來想一想是否有讀得更好的方法。(全班齊讀)
(二)、指導段落(2)
1、文段內容:
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2、 此段表現的是什么場景?請用幾個字概括一下環境。
提示:表現的是安塞腰鼓表演戛然而止后,萬籟俱寂的場面。 寂靜。
3、大膽的試試:應該如何讀出寂靜的場面?試著讀一下。(提示、糾正、再讀(三)除了這兩段,你覺得哪一段或哪幾段你讀得最好,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才能,并說一說你為什么會這樣處理。(學生讀)(師評)(再讀)
四、朗讀、討論、品味
1、自由的說說: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可以選取文章的任何一部分進行朗讀討論,找出安塞腰鼓美在何處,由小組推薦發言人按下列格式有感情地讀出。
好一個安塞腰鼓,好在它那 ,你看(你聽) 。
例:好一個安塞腰鼓,好在它那蓄而待發的氣勢,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2、細細的品品: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語句朗讀3遍,要求用“ 好 ,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提示: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示例:文中開頭的靜態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后面寫動設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3、細心的找找:本文為我們描寫的豪放、激越、熱烈的安塞腰鼓讓我們的心為之震憾,這篇文章只是為了讓我們了解這種腰鼓藝術嗎?通過本文,作者還贊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來?
提示:作者還贊美了高土高原和生活在高土高原上的人們。
提示: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除了黃土高原,哪里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4、精彩的議議:討論一下,從以上句子我們可以發現作者贊美了黃土高原和黃土高原上的后生的什么特點?
提示:黃土高原: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傲視世界的輝煌文明。
黃土高原上的后生:生活貧窮,但元氣淋漓,奮發向上,強大的生命力和磅礴力量。
五、延伸拓展
1、安塞腰鼓,它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贊歌!它是一幅鼓在搏擊、情在燃燒、人在奮發的北國風情圖!它給以了我們強大的震憾,今天老師還將帶著同學們再走進另一個震憾,它同樣也是壯美的生命和力量和贊歌。多媒體播放《千手觀音》,老師略作講解。
2、大膽的寫寫:21個又聾又啞的人,他們在無聲的世界里,卻能將千手觀音演繹得如此有聲有色,真的太讓人感動了。請你借鑒本文的寫作技巧,運用排比、比喻等手法,突出其形體或精神,進行仿寫和創寫練習,100字左右。(大屏幕上出示)
3、學生朗誦自己所寫作品。(鼓勵評價)
[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