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粵教版選修5第8課《一個文官的死》
教材簡析:《一個文官的死》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創作的一篇具有很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短篇小說。小說的主要情節:小文官切爾維亞科夫在劇院看戲時突然間打了個噴嚏,噴嚏濺到一位將軍的禿頭上,他為此三番四次的道歉、賠罪。將軍對文官的多次道歉、賠罪先是表現出冷漠而又不關心,后來是不耐煩,生氣,最后大發雷霆,活活把文官嚇死了。情節簡單,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主要通過人物間個性化、動作性的對話展開的,學生易于概括。小說綜合運用了人物刻畫的方法,刻畫人物的語言精練,看似平凡,卻筆筆傳神,豐富的心理描寫尤為突出,既有直接的敘述,又有外在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表現,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切爾維亞科夫患得患失、庸俗市儈、奴性心理的可笑可悲的形象,寫出了小人物的軟弱和不幸,展示了沙皇俄國的官場現實:強者倨傲專橫,弱者唯唯諾諾。小說的結局是十分發人深思的,作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處理,是理解鑒賞的難點。故事起因于生活中的偶然小事:看戲途中突然間打了個“無論何人、無論何地都不受禁止”的噴嚏,然后為此道歉,然后因為得不到原諒,最后被嚇死了,確實出乎意料。解決這個難點,可以先從人物的死因探討入手:從內因到外因,層層挖掘;在探究中,既要落實對人物的鑒賞、情節的分析,又要結合小說創作的背景,一舉三得。所以把鑒賞小說的結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鑒賞小說的結局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深入理解、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思想目標:思考小說中“小人物”的悲劇命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一) 學生舉出印象深刻的小說,簡要說明理由
(二) 鞏固小說鑒賞要點
二、作家簡介
三、閱讀文本(刪去結局部分)
(一)積累詞語
(二)畫出人物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描寫的典型句子
(二)了解、概括小說的情節
(三)小組活動:設想小說的結局。
四、鑒賞小說的結局--切爾維亞科夫死了
(一)展示原文結局
切爾維亞科夫肚子里似乎有個什么東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
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退到門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騰騰地
走著。……他信步走到家里,沒脫掉制服,往長沙發上一躺,就此……
死了。
(二)探究死因(要求:擺明觀點,結合具體情節分析)
1.巨大的心理壓力(體味人物語言、神態、行動、心理描寫,感受
心理壓力外在以及內在的表現,注意變化)
小結:他不知道高官是否消氣了?是否在想如何懲罰自己?在諸
如此類的猜忌中,他惶惶過日,終于凄涼的死在得罪上司的罪惡感
里和對自己命運的憂慮中。
2.將軍的態度(冷漠而又不關心--不耐煩--生氣--大發雷霆)
小結:對于將軍來說,小文官的道歉輕如鴻毛;但小職員要得到
將軍的原諒卻是重如泰山。將軍的每一次漠視,都會引起小文官的猜疑,增加心理壓力,加速了小文官的死亡。
3.將軍的權勢:(聯系《變色龍》、《胖子和瘦子》、《在釘子上》感受權勢的威力)
小結:權勢可以使人見風使舵;權勢可以使友誼變質;權勢可以
使妻子變為淫婦、丈夫忍氣吞聲;權勢可以使一個人驚慌不安,乃至于死亡。權勢啊,多么至高無上啊!但,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現實。
4.總結
權勢決定態度、權勢促成壓力。
(二)結局的審美價值(激疑:作家為什么安排這樣的結局?)
1.揭示了小人物的不幸,“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2.偶然中蘊涵必然,深刻揭示主題,增強小說的思想意義和感染力。
五、作業
結合課文談談你對“如果黃金掉進了污泥,而變得骯臟的話,那我們也不能責怪黃金,我們應該改造污泥(契訶夫)
[《一個文官的死》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