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導學案第二課時(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2-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

課題:與朱元思書 年級:八年級 執筆人:孫麗瓊

課型:第二課時 班級: 授課人:

授課時間:2009.3. 科目:語文 審稿人 :

學習目標:1.品味賞析文章的語言美,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鑒賞水平。2.把握寫景的妙處,歸納寫景方法                                                                                                                                                                                                

學習重點: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兩句。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學習難點:分析寫景的妙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矛盾的人生處世態度。

學習內容探究與預見性問題 操作方法與措施(學生雙色筆記) 用時

學 習 過 程

一.  朗讀課文第一段,完成下列問題

1.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來里的風景,作者是怎樣概括的?可見本節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請分別找出本段中寫景、敘事、抒情的語句?

3、本段中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天共長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小結:寫作者游覽的地點及對桐廬一帶水總的印象,概括的描述了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奇山異水,是文章的總起部分。

二、朗讀第二段:

4.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哪兩種狀態描寫了富春江水怎樣的特點?

5、靜態描寫了水的哪些方面?動態描寫了水的哪個方面?(要找出對應的語句)

提示:①靜態:      

 ②動態:

 6、文章有沒有直接寫水深?“千丈見底”是不是寫水深? 可見寫水清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

提示:沒有,“千丈”是寫水深,可是“千丈見底”就是寫水清了。以深度寫水清為間接描寫。

7、本部分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8、《三峽》中的哪句描寫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描寫手法上有何區別? 

  

      

 9.總結:以上寫異水的三個句子,前兩句和最后一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確:前兩句是直接描寫,最后一句是間接描寫。 前兩句是靜態描寫,最后一句是動態描寫。 動靜兩兩結合,直接間接描寫兩兩結合,所以,才如此美妙。 

三.探究寫奇山的部分

 

 (1)、作者怎樣寫“奇山”? 

  啟發:大家知道,山是靜態的,生長時也是默默的,可是,這里24個字,就寫出了夾岸高山昂揚的生命力。這種寫法,叫什么? 

(2)、是從視覺,還是從聽覺來寫的? 寫 了哪幾種景物? 大家再仔細品一品。這是一種嘈雜的氣氛嗎? 

分析:這里表面上喧鬧、嘈雜,實際上,這里的聲音,都是安靜的,“潔凈”的。所以這是以鬧來寫靜,或者是,以表面的繁雜來寫單純。

 (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句能理解嗎?作者為什么發出“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感慨呢?

三、主題探求: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觀?

四.怎樣理解“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作者留下這兩句的原因是什么? 

    

一.前提測試:

(一).按要求寫出句子。 

  1.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蕩,任意東西。 

     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 

(二)、翻譯句子。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高爽晴空一塵不染,與青青遠山融為一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木。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像老鷹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就平靜下來。 

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那樣陰暗。   

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二.預習交流:

因為內容較多,可以分三次交流和展示。每次完成一段的分析

分組交流,教師巡查了解預習情況并作簡單點評與評分。根據預習情況分配展示任務。

預設:

三.課堂展示

每一段展示完畢后教師組織學生齊讀并試對照板書背誦

預設疑難:

 1.關于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 的表達效果學生可能又不清楚了,教師要提示

2.比較三峽中的寫法這里是直接描寫,那里是間接描寫

3.寫山,突出“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岸高山,夾江而立。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由此形成無數的山峰。寫樹之“寒”反襯山之“奇”,以“競上”“軒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寫清越的泉聲、悅耳的鳥聲、延宕的蟬聲、清厲的猿聲,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寫靜,寓視于聽,動靜相生。

  4.點撥:鳶,一種兇猛的鳥。戾,到達的意思。飛得非常高的鳶,比喻為了功名利祿而極力攀高的人,他們看到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熱衷功名利祿的心。經綸,就是籌劃,治理。籌劃世俗事物的人,看到這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這是作者的感慨。 

  5小結:具有高飛沖天雄心的人,看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流連忘返。這一句從側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因為作者此時可謂陶醉于大自然的絕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間爭名奪利、官場角逐的一切,都變得了無趣味了。另外,作者被這奇偉、瑰麗、美妙、和諧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變得更奮發,精神得到洗滌而變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諧、幽靜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自然暫時忘記了塵世的角逐和俗務的纏身。

6.作者在這封信中生動地描繪了浙江富陽、桐廬一帶的富春江上的秀麗景色,表現了他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現實、寄情山水,想過隱居生活的消極處世思想。  

7.這可算作是文章的補筆,補寫群峰,扣林深葉茂來突出作者喜不自勝、流連忘返的觀賞之情。

明確:作者乘著船,在剛剛發出那番感,船繼續前進,江面上又出現了一種景觀:兩岸高大繁茂的樹木,把整個江面遮蔽了,好像一個大帳篷,船就在這種籠罩中慢慢前進、慢慢游弋,一會又到了江面稍寬的地段,“橫柯”變成了“疏條”。短小精悍,詩中有畫,這就有名的“吳均體”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重點是理解作者的感情,學會欣賞語言

課后反思:

10分

5分

20分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第二課時(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與朱元思書教案

2.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談中國詩》導學案

6.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導學案課件

7.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8.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9.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10.日月水火課時的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 午夜三a福利扫描 | 鲁丝片A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乱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