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自主學習,排除文字障礙,掌握并運用字詞;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鴨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寫照。
二、能力目標: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
2、揣摩語言,體味童話的藝術魅力。
三、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丑小鴨形象的現實意義,激勵他們堅韌不拔,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丑小鴨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把握丑小鴨這一形象的思想內涵,品味童話語言的藝術魅力。
2、難點:揣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的深層內涵。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自讀預習
1、通讀全文,排除文字障礙,了解課文內容
2、搜集整理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及創作資料,
思考:安徒生是怎樣在逆境中成才的?
3、現實生活中有沒有“丑小鴨”這樣的人?
以上內容學生通過自讀預習完成,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交流。
一、導入新課
二、復讀檢查
1、學生課間互相交流檢查預習筆記本,課堂交流心得,掌握重點字詞
2、以連詞成句的形式考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和運用
三、通讀感知
1、概括主要故事情節,填充表格
小鴨的不幸遭遇 丑小鴨的態度和行動
例:在鴨群和雞群中被排擠、訕笑 覺得非常悲哀
2、小結填空,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作者筆下這只可憐的小鴨,因為 ,處處受 ,受 ,受 。但它并沒有 ,也沒有 ,而是始終不屈地 ,終于變成了一只 、 的天鵝。
四、精讀理解
1、理解童話的思想意義:從丑小鴨的經歷中,你領悟出怎樣的道理?
2、為什么說丑小鴨的一生就是作者的自我寫照?
展示學生自讀預習的資料收集。
五、品讀賞析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表情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情節。
學生自評自析:讀得怎樣?為什么要這樣讀?
交流對角色的把握以及朗讀體會,品味童話的藝術魅力。
六、研讀探究
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提出探究性問題,班級交流。采用自問自答形式,鼓勵學生主動探究。
教師小結,明確本文主旨,激勵學生。
七、擴讀拓展
讀《鴨的喜劇》,思考問題。
1、這篇童話主要是通過哪一種描寫方法塑造形象的?
2、鴨群們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用詞語概括。
3、文章的結尾提到了“丑小鴨”有什么作用?這篇童話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教學后記】
下課回到辦公室,盯著自己的備課本,再完整的備課也會因為課堂的變化而暴露出許多的問題。想想自己確定的教學目標、安排的教學流程也算合理科學的了,然而,這堂課的主要目標沒有達成,原本一課時的教學時間顯然已不可能了。但是,值得慶辛的是我發現學生已經真正進入了這個故事,對于丑小鴨的成長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局限于老師說的、書上寫的。此時,我終于才明白安徒生的童話為什么會達到“同時適合六歲與六十歲人閱讀”的境界。
在接下來的課中,我們的觸角除了繼續向“高貴的心靈”、“寂寞中的成長”和課文精彩片段的伸展外,還把單元主題――“成長”的話題在此作了一個整合。
在其他班的授課過程中,回頭又發現這節課中失落的一些東西――雖然在這節課的某些精彩與激烈沒有完整地出現在那兒。正是在追求生成性課堂的過程中,我更深刻地明白了“課堂是遺憾的藝術”這句話的含義――缺失成了一種必然!但學習的過程已經生成,它不可能有另外的一種面目重現,它也不可能再有另外的目的(收獲)。所以我只好安慰自己:對一堂課而言,重要的也許并不是缺了什么(或者還可以怎么上),而是它已經擁
[丑小鴨(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人教版丑小鴨課件
10.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