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訓練《寫出事件的波瀾》(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寫作訓練《寫出事件的波瀾》課時計劃  第1課時 (總第28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敘事時起伏的效果。 

2.了解一些興波瀾,生變化的方法。

設計提要: 

先讓學生閱讀作文《考驗》,體會文章的情節變化。再指出一些如何使文章生波瀾,起變化的方法。最后在寫作中加以實踐,領悟如何在作文中寫出事件的波瀾。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國的傳統章回小說中人物命運,忽而山窮水盡,忽而柳暗花明;內容忽而金戈鐵馬,忽而風花雪月。引得讀者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悲忽喜。人們把這種起伏變化用一種形象化的比喻叫做“波瀾”。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如何寫出事件的波瀾。

二、學生聽習作考驗,體會文章情節的曲折變化。 

①.學生聽讀《考驗》,準備聽完后分析文章情節的變化。 

②.點學生找文章的波瀾。 

③.小結: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復雜性寫出事件的波瀾。 

三、讓學生了解一些興波瀾,生變化的方法: 

制造懸念,運用抑揚,巧設伏筆,設計巧合,鋪陳誤會等。 

①.品味小小說鬧50天,讓學生分析文章運用了什么方法。 

點撥:標題鬧50天就是一個懸念,就是很有力的一筆鋪墊。在實生活中,小孩出生后有鬧“三朝”的,有鬧“滿月”的,有鬧“百日”的,可小說里的村支書卻偏偏要鬧認誰也不曾鬧的50天。村支書說:“我兒子滿月時我不愿鬧,百天我等不及。”這句話又與標題相印證。作者巧妙地用反常的“鬧50天”這一舉動,成功地給讀者造成閱讀錯覺-這位村支書,是個肆無忌憚受禮斂財的“貪官”! 

②.讓學生回顧所學的課文中運用到的方法。如:楊朔荔枝蜜中用了欲揚先抑法,莫泊桑項鏈、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中的設伏筆,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設計巧合等等。 

③.小結:一篇文章往往不只用到一種方法,而是綜合運用幾種方法。這樣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見奇。 

四、揣摩運用方法,根據情景續寫文章,使其有波瀾。 

情景:①.下晚自習后,我們看到辦公室里的燈都熄了,于是打開了教室里的電視機。剛看得起勁時,突然看到班主任站在教室門口…… 

②.我和一個女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女同學的母親迎面向我們走來…… 

③.晚自習后,我和李明從陳家山回家,突然看到前方有三個人從不同方向朝我們走來,我們正要轉身往回走,又看到后面也走過來兩個人…… 

④.放學回家,我在樓梯口聽到樓上傳來摔打聲,急忙跑上樓,只見家門口有一灘血,這時,家里的燈也熄了…… 

⑤.上課鈴響了,李義慌慌張張地往樓上跑,卻跑到別班教室喊“報告!”…… 

五、總結:林紓在《春覺齋論文》中說:“為文不知用旋繞之筆,則文勢不曲。”的確,平靜的湖面固然能給人以美感,而水面的蕩漾,荷花的搖曳,游魚的沉浮,則會給人更多的聯想和感受。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寫作中能靈活地運用一些生波瀾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讓人讀后不忍棄去。 

六、課外拓展: 

將以上某一種情景整理為一篇文章,要求敘事有一定的起伏變化,能現出一定的波瀾。 

課后記

 

寫作訓練《寫出事件的波瀾》課時計劃  第2課時 (總第29 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敘事時起伏的效果。 

2.了解一些興波瀾,生變化的方法。

作文訓練:自擬題目或從下面的睜開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上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敘事有一定的變化,能見出一定的波瀾。

1、使我      (難忘、氣憤、驚異)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疙瘩是怎樣解開的

4、重逢

5他為什么哭

 

[寫作訓練《寫出事件的波瀾》(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4.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5.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10.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宅男宅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性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一区日韩精品动漫 |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 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 | 又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