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常識介紹:

1、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經歷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在楚懷王時期。他對內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積極主張聯齊抗秦。后因小人誣陷,被懷王疏遠,并兩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懷王時期,被流放到漢北;第二次在頃襄王時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最后,在無可奈何之際,他自沉汨羅江,以明其忠貞愛國的情懷。

左徒(兼管內政外交)--計劃改革內政,并出使齊國,訂立齊楚聯盟--受到貴族排擠打擊--被楚懷王疏遠--三閭大夫(管教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子弟)--張儀游說,楚王斷絕與齊的聯盟(受騙)--懷王武關被劫--頃襄王即位,做了秦國女婿--屈原被讒,遭流放到南方--頃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淪陷--屈原在汩羅河投江自盡。

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

《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美政”理想:

1.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的“美政”理想;

2.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

3.“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2、楚辭:指楚地的歌辭,由屈原創建的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產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記楚之物”。來源:楚地的原始神話和巫祝的宗教活動,楚地的樂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荊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楚辭的一些特點:

①語氣詞語“兮”。

②神話色彩: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講求實際。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③比興和象征  香草美人筆法。

3、湘水神的傳說: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對戀人神,傳說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時死于蒼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堯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們追隨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淚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結滿了斑點,“斑竹”之名即由此而來。

二、詩文賞析:

1、結構與情感發展:

⑴、盼望與思戀:

 “目眇眇”--“騁望”--“遠望”(輔以秋景的描寫)

⑵、尋找與夢幻:

朝馳江皋、夕濟西(shi)--在水中筑起美麗芬芳的愛巢。

⑶、夢滅與思念:

捐袂遺--摘杜若以遺遠者。

2、賞析:

歌辭的第一段寫湘君帶著虔誠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來。這是一個環境氣氛都十分耐人尋味的畫面: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望斷秋水、不見伊人的湘君搔首躕躇,一會兒登臨送目,一會兒張羅陳設,可是事與愿違,直到黃昏時分仍不見湘夫人前來。這種情形經以“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的反常現象作比興,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內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勞無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更是寫景的名句,對渲染氣氛和心境都極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詩人的賞識。

第二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邊澤畔的香草興起對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緩緩而流暗示遠望中時光的流逝,是先秦詩歌典型的藝術手法,其好處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滯水邊又是兩個反常現象,與前文對鳥和網的描寫同樣屬于帶有隱喻性的比興,再次強調愛而不見的事愿相違。接著與湘夫人一樣。他在久等不至的焦慮中,也從早到晚騎馬去尋找,其結果則與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覓中,忽然產生了聽到佳人召喚、并與她一起乘車而去的幻覺。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筆。

第三段純粹是湘君幻想中與湘夫人如愿相會的情景。這是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異草香木構筑修飾。其色彩之繽紛、香味之濃烈,堪稱無與倫比。作品在這里一口氣羅列了荷、蓀、椒、桂、蘭、辛夷、藥、薜荔、蕙、石蘭、芷、杜衡等十多種植物,來極力表現相會處的華美艷麗。其目的,則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環境來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內心的歡樂和幸福。因此當九嶷山的眾神來把湘君的戀人接走時,他才恍然大悟,從這如夢幻般的美境中驚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與《湘君》結尾不僅句數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樣。湘君在絕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樣情緒激動,向江中和岸邊拋棄了對方的贈禮,但表面的決絕卻無法抑制內心的相戀。他最終同樣恢復了平靜,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戀相思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歷程。他在汀洲上采來芳香的杜若,準備把它贈送給遠來的湘夫人。 

 

[《湘夫人》(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關于湘夫人教案

2.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3.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4.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5.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8.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9.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10.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 又粗又深又猛视频国产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