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與列夫托爾斯泰及作者有關的文學常識。
2.研讀課文,把握課文以簡樸的語言寫樸素的墳墓的特點。
3.掌握對比、襯托等寫作手法。
4.通過閱讀課文,提升對美的判別和認識能力,提高審美品味,培養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
1.掌握對比、襯托等寫作手法。
2.通過閱讀課文,提升對美的判別和認識能力,提高審美品味,培養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學難點
分析作者為什么說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
課前準備
搜集作者與托爾斯泰的有關資料。
教學方法
朗讀 分析 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東西,總能帶給我們美的愉悅,美的享受。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晃動著美的身影,比如年輕清秀的面龐,設計精美的黑板報,以及我們上學時一晃而過卻印在心里的藍藍的海,這些因為和諧,因為色彩,都能給我們一種美感。再如高大宏偉的建筑,潔白堅挺的紀念碑,松柏掩映的烈士陵園,因為宏偉,因為莊嚴,也給我們一種美感,一種肅穆美。然而,還有一種美,與這些都不相同。既沒有色彩奪目的外表,也沒有高大宏偉的氣勢,但卻被稱作“最美”--世間最美的墳墓。
只是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土丘,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甚至連死者的名字都沒有,為什么能被稱為最美?美在哪兒呢?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展現出來的?今天我們來學習茨威格寫的一篇《世間最美的墳墓》。
二、檢查預習。
組內交流搜集的資料,了解作者和列夫托爾斯泰。師補充介紹寫作背景。
明確: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見的珍藏》等。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在生活的平淡中渲染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1942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暴行而自感無能為力,流亡的茨威格與妻子一道自殺于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郊寓所,以一個弱者的絕望與悲憤,向人間的罪惡不義發出最后抗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爾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一生始終不渝地真誠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莊園進行改革。他以自己一生辛勤的創作,登上了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戰爭與和平》是他前期創作總結!栋材瓤心崮取反硭麆撟鞯牡诙䝼里程碑!稄突睢肥撬L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的一部長篇小說。尚有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等。
寫作背景:茨威格于1928年--托爾斯泰誕辰100周年,瞻仰了托爾斯泰墓,被墳墓的樸素及透過樸素流露的偉大精神震撼了。他借《世間最美的墳墓》這篇游記抒發了對托爾斯泰的崇敬之情。
三、出示目標
多媒體展示四個教學目標
四、整體感知
(一)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朗讀課文。
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思考:為什么作者認為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出示圖片托爾斯泰墓。(幻燈顯示)
2.這就是茨威格筆下的世間最美麗的墳墓。那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墓到底美在哪里呢?我們通過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能發現它的美?
明確:(1)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蔽。
(2)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3)夏天,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著,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
(4)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
3.體現了托爾斯泰墓怎樣的特點呢?
明確:自然、普通、樸素、寧靜
樸素 遠離塵囂 沒有裝飾 沒有墓碑
4.作者認為樸素的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發了作者的這種感情呢?
(1)“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列夫-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
(2)“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
(3)“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后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沒有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
5.這種樸素對到他安息地來的人又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影響?
明確:“這里,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閑情,并且不容許大聲說話!薄霸诮裉爝@個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紀念!边@種對內心的強烈震撼引發的是一種崇高的敬意。
6.作者在描寫了托爾斯泰墓逼人的樸素之后,又說明墓中“包容著當代最偉大人物當中的一個。”此處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以及作用?
明確:對比。墓的樸素與墓主人的偉大形成強烈的對比。
作用:更能襯托出托爾斯泰的偉大,給讀者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7.除此之外,文中還有對比的運用嗎?對比說明什么?
明確:有,是托爾斯泰墓與其他幾位偉人的墓的對比。
出示圖片拿破侖的墓穴,歌德的靈寢,莎士比亞的石棺。(幻燈顯示)
說明:更表明托爾斯泰墓的“樸素”,使讀者產生更具體深刻的印象。
作者正是通過對比這種寫作手法,生動而又深刻地表現了托爾斯泰墓的美。
可見,對比在寫作中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手法,大家在今后的寫作中便可以采用,這會使你本來平平的文章出現一點閃光,使你本已出色的文章更加完美。
五、討論發言,拓展延伸:
在茨威格的眼中,托爾斯泰人格的樸素美是美的,那在我們的眼里,什么是美呢?
。ㄍ瑢W發言,簡評,總結)
大家所說的,無論是外表美還是內在美,都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也就是心靈上的一種震撼,所以,真正的美是不僅能有一種瞬間的愉悅,還要能引起內心長久的震撼,這種內心的震撼又會賦予事物更持久的美感,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泵涝趦刃模屛覀冇涀⊥袪査固┑倪@句名言,讓自己的青春因為可愛而在生命中留下一個美麗的回憶。
六、課堂小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墨描寫了一個極為樸素的墓地,盡管這是一個極樸素的墓地,但他與偉人高尚的心靈聯結在一起。作者受到感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這世間最美的墳墓中。使文章內容與形式、情感表達與理性思考完美統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多媒體顯示)
七、布置作業
結合自身感受,依據本課的寫作特點寫一篇讀后感。(不少于300字)
[世間最美的墳墓(河大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2.黃河大合唱課件
5.八年級下地理教案設計
9.黃河大合唱詩歌
10.化學必修金屬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