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動力不斷地牽引社會的列車駛入新的境界,我們正進入一個豐富多彩的時代,這是一個尊重個性、展示個性、塑造個性、崇尚個性的時代,毫無疑問,是個性化的多樣性之花的綻放才有了這個時代五彩繽紛的春意,“百花齊放春滿園”,也只有個性化多樣性的支撐才能使這盎然的局面得到持續,這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注意到,最新修訂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增添了“發展個性和特長”的要求,首次明確提出個性教育問題,這是全新的教育觀念的體現,是鮮明地張揚語文教育的個性要求。無疑,這也是為了開掘語文教學的生命之源,引導出一渠語文教學的清流活水這舉,這必然帶來語文教學法新鮮活潑與多彩生動,使語文教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盎然生機。
(一)個性教育是現代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 反思我們的教改歷程,我們不能不對語文教學的取向重新進行評估、判斷和認識,為什么于漪、魏書生等先進教法在一窩蜂地普及或推廣之后難以見到滿園春色的景象?刻鵠不成反類騖的現象比比皆是?其原因就是追隨者忽視了個性建設,在模仿中喪失了自身特點,同時也脫離了學生這一教學主體的個性差異,那種不能透徹領會其先進教法之實質而亦步亦趨的“死學”是難以收到預期效果的,“一切的美與成功都建立在個性之上”這一點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確立教育個性化理念,是打破僵化教學模式的有效手段。教育個性化,是指培養人的個性化,也就是要重視教育對發展完整的個性的作用。語文學科實施個性化教育,是素質教育觀所要求的目標之一,我們的目標是既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雙要發展學生個性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關系,這種平衡的教學觀應該得到大力提倡,這是歷史和時代的雙重要求,也是我們不可推卻的責任。 語文學科實施個性教育,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語文對于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培養對于祖國傳統文化的尊重,熱愛及擇優承傳的心理意識具有獨到的作用。課本中大量富有個性的作家寫出的富有個性特色的作品,必將對學生的個性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我們相當多的因學偏愛某種風格的文學作品實質上也是這種影響打下的烙印,這個烙印甚至可以影響其生活情趣的取向及個性的形成,所謂潛移默化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再有,語文教師本身的個性色彩,也更直觀地給學生以直接的影響。
(二)發掘教材個性、展示教師個性、發展學生個性是語文個性教育的基本構架。 個性是一個人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意味著獨特性,積極有益的美好的個性特征是創造性的內在依據,在同等條件下,個性越鮮明,創造力就越強,因此,個性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素質教育不可偏廢的必然內容之一。語文個性教育是指語文教育能夠突顯作者、教師、學生的個性并能有效培養受教育者個性的全部教學內容,包括教學方式、方法及藝術,甚至也包括教學結果及其評價。語文個性教育的主要環節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面:課文展示的作者的個性,需要足夠的發掘;教師教學的個性,需要長久地錘煉;學生學習的個性,需要愛護地培育。 課文多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它們千姿百態各具神韻風采,同時也是作者的獨特創造力的載體之一。如果說課本是展示精美作品的展臺,那么眾多文學作品便是一朵朵各具姿韻的奇葩。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個性美的世界,不同作家就表現出不同的個性色彩,確是文如其人。魯迅語言的幽默、犀利、深刻,嘻笑怒罵皆成文章;朱自清的語言優美、清麗、雋永;老舍的語言精確、鮮明、風趣;茅盾的語言峻峭明快,剛鍵而柔婉;巴金的語言綺麗多情;楊朔的語言清新醇厚;劉白羽的語言熱情妙肖;趙樹理的語言樸實通俗。等等,都在一定意義上鮮明地顯示了作者的個性,常說“風格就是人”這就是對個性風采的實質性概括。所有這些,是個性培養的最生動也最具典范意義的教材。 教師的教學也是一種富于個性特征的創造性勞動。由于師出多門,相互各自生活于不同的歷煉環境等不同,教師的思想認識、氣質性格、知識結構,品質修養等必然不同,因而在教學中總會表現他自己的精神風貌,表現出他對教學內容、教育對象的獨特感受,認識和情感。有的巧于設疑;有的邏輯嚴密;有的風趣幽默;有的激情橫溢。個性不同的教師,即使教學內容相同,教學條件相似,他們的教學也會各具不同的特色。教師在教學上表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是教學走向成熟的標志。個性化教學應該教如其人,教師應追求把自己的良好品質,廣博的知識展現于三尺講臺上。教師合乎教學現實的個性表現,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對學生個性表現,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對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個性才能塑造個性,只有性格才能培養出性格,在教學中教師應追求自己的風格,充分顯示自由創造力,潛心錘煉和展示自己的教學方法、風格、節奏。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下,只能培養學生的被動人格;在機械復制的教育方式下,只能形成模式化標準化的人格;在分解主義教育方式下,只能培養出片面發展的人格。很難相信,個人一面、千口一詞、規范化、公式化、雷同化的東西能培養出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個性。 還應當看到,個性教育在某種意義上講追求的是求異標新。求異思維是創造思維的核心,是一種從多角度、多起點、多層次來思考問題的方法,二OOO年的高考作文題正是本著這一思想來設計的。要培養發展受教育者做個性,就必須把求異思維結合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在教學中追求多向性、獨創性、靈活性。多向性是就廣度而言,要求思路寬廣輻射,多方求索,不拘一格;獨創性就其深度而言,要不落俗套,獨僻蹊徑;靈活性是指靈活度、要求活潑多度,善于應變。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首先應從靈活性入手訓練,啟發思維,引導思維換象,促成其思維多向發展;進而達到獨創性。比如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對同一題目同一素材同一體載的作文,從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取材、不同構思、不同風格、不同手法等去進行寫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個性,進而也就造就了受教育者善于創造未來的個性潛質。 在個性教育中,雖然學生依然是受教育者,但他們仍然是教育主體,他們應該有更多的更好的條件和機會表現出千差萬別的個性,作為教師應該為他們營造出具有現代特質的個性支撐面和發揮創造力的天地,仍以作文教學為例,應該張揚個性,爆發創造力,鼓勵學生寫其感受,寫其實理解和情感,鼓勵表現自我。同時,我們應該承認差別,重視差別,這才是個性教育。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涵養及語文技能的不同層次的實際情況及不同要求,創造各種條件允許學生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當然這里不能忽視教師做引導和促動作用。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有個性和特點的有用人才。
(三)將個性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造力的培養是以個性教育為前提的,我們就及時跳出過去那種單純的“智力教育”的誤區,要清醒地認識到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層次。認清了智力、創造力、個性之間的關系,也就會重視個性教育,進而探索出個性教育的最佳形式、方法、手段,以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現階段的教育應該是德育教育、智力教育、個性教育三位一體,如果說前兩者是教育的目標,那么個性教育是實現前兩者的有效手段。若將素質教育的道德品質教育與智力教育比做雙軌,那么個性教育就是支撐起雙軌的枕木,它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認清個性教育之于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基礎地位,必須將個性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自然地,新時期的教學改革應該以個性教育為立足點來進行,做到了這點,教育才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
[個性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高中教師教育隨筆
2.教師教育故事隨筆
3.中班教師教育隨筆
10.大班教師教育隨筆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