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一章,是《老子》的開篇,講的是很抽象的東西,比較難理解,所以歷來對它都是眾說紛紜。對這些解釋,我不敢說它們錯,我只說我理解的和它們都不同。下面我就把我理解的說出來。當然我解釋的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拋磚引玉,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努力,互相取長補短,總有一天會把它搞懂的。
“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現在比較流行的解釋是:道如果可以說出來,它就不是一般的道了。這樣解釋的人認為,老子開篇就提出了他的思想核心--道。我不同意這樣的解釋。我認為這里面的三個“道”字統統是“說”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現在要說一些可以說的東西,這不是平常說的東西。我認為,老子在開篇并沒有提出他的思想核心--道。
當然,我的這個解釋,還有一個漏洞,就是在老子那個時代,“道”字有沒有“說”的意思。關于這個,我無從考證。如果有“說”的意思,那么我的這個解釋多半就是正確的了,如果沒有“說”的意思,那么我的這個解釋就不對了?墒,不光我的這個解釋不對,連現在流行的解釋也不對,因為它也把第二個“道”字解釋成“說”的意思了。如果在老子那個時代“道”沒有“說”的意思,那么這一句就可以解釋為:道是可以遵循的,它不是我們平常見的道路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給需要起名字的東西起名字,但是這不平常物體的名字。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要先給我要說的這個特殊的東西起個名字。
為什么要先起名字呢?因為你要建立一門從來沒有的學說,你就先得給你要講的東西起名字。比方說,你要建立幾何學,那么你就得先給一些東西起名字,例如角、垂直、平行線,不然你就無法敘述。
所以開篇這一句,老子就象一個說書的先生一樣,告訴大家:我現在要說一些不平常的東西,我要先給我要說的東西起名字。
我這樣的解釋對不對呢?接著往下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現在流行的解釋都把這句標點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樣的斷法明顯講不通。因為下句是“故常無……常有……”,這句開頭是個“故”字,說明這一句是承上句來的,那么這句里怎么突然冒出“無”“有”兩個字了呢,上句里沒有這兩個字呀,上句里只有“無名”“有名”呀?所以,如果這樣斷句,兩句就承接不起來了。所以應該這樣來斷: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宇宙中空無一物時,我把它叫“天地之始”;當宇宙中誕生了一個物體時,因為萬事萬物都是從它演化來的,所以我叫它“萬物之母”。這樣一斷,就全部能講通了。
開頭老子說:“我現在要給我要說的東西起名字”,那么在這一句里,他就給他要說的東西起名字了。他給宇宙中空無一物的狀態起的名字叫“天地之始”,當宇宙中誕生了一個物體時,他給這個物體起的名字叫“萬物之母”。老子的這個觀念倒是很先進的,當今大紅人物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的觀點就和老子的很相似;艚鹫J為,原來宇宙里什么都沒有,后來逐漸出現一個很小的東西,這個很小的東西能量很大,突然爆炸了,就產生了現在的日月星辰等,而且日月星辰等都逐漸遠離爆炸核心而去。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一句的斷句也有不同,解釋也各種各樣,當然解釋的不同,都是因為對上句沒理解,這些我就不列舉了。明白了上句的意思后,這一句也就比較好理解了。這句的前半句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能常常假設我們處在宇宙空無一物的狀態,我們就能看見事物誕生的奧妙。但是后半句最后一個“徼”比較難理解。“徼”是邊界的意思,也有巡查的意思,可是不管按哪個意思來理解都好象講不通。所以我懷疑這個字是“皦”字的誤寫!鞍墶弊质乔宄靼椎囊馑,這就能講通了。而且我這個懷疑還有另外一個理由,就是古人寫文章常講究對稱,前面的“妙”是個形容詞,那么和它相對應的字也應該是形容詞。所以這半句的意思是:我們常處在“有”的狀態,我們就可以把事物演化的過程看得很清楚了。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這一句開頭的“此兩者”代指的是什么,說法不一。有的認為代指的是“道”和“名”,有的認為代指的是“妙”和“徼”,都講不通。應該代指的是“無”和“有”。這句的意思是:無和有這一對矛盾,它們是從同一地方同一時刻產生出來的,但是名字不同,非常玄妙。
不少人認為,老子在開頭就提出了“道”,這是不對的。在這一章里,老子并沒有提出他要講的“道”,只是提出了“無”和“有”這一對最基本的矛盾。由這一對矛盾的演化才產生了“道”。所以“此兩者……”這一句在全篇起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先總結前面提出的“無”和“有”這一對矛盾,然后在后面各章就開始論述矛盾的演化,例如第二章就開始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在第十一章里,他還特意把“有”和“無”這一對矛盾的相互轉化講述了一番。當然在后面的有幾章里,也迫不得已地稍微提到了他要說的“道”,但是,一直到第二十五章,通過對前面各章的總結,他才正式提出他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樣一來,我們就把《老子》的脈絡基本理清楚了。
所以,第一章的大體意思是:
我現在要給大家說一些非常玄妙的東西,我要先給我要說的東西起個名字。
當宇宙中空無一物時,我把它叫“天地之始”;當宇宙中誕生了一個物體時,我叫它“萬物之母”。如果我們能常常假設我們處在宇宙空無一物的狀態,我們就能看見事物誕生的奧妙;我們常處在“有”的狀態,我們就可以把事物演化的過程看得很清楚了。
無和有這一對矛盾,它們是同時同地產生的,名字卻不同,它們是非常玄妙的。搞清楚它們的關系,就可以理解所有的奧妙了。
[《老子》五章第一章:講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2.不可名狀造句
6.囚綠記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