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語文,就是品味這里幽然恬靜,清泉朗月的美妙。
語文,內容豐富,知識廣博,引人入勝。要想學好語文,應養成幾大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古人云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見,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習能力的首要條件。
(1)泛讀--產生興趣追求。
泛讀,就是廣泛閱讀,有人戲稱為“隨手翻翻”,這樣的閱讀有助于開拓視野。多讀一些富有時代性、文學性、人文性的美文,你的心靈會受到強烈的震撼,你會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學會做人。
(2)精讀--咀嚼書中精華。
浩瀚書海中,真正值得精讀的書不在少數。一篇文章讀一遍,雖能讀出大概,但還會有不少遺漏之處,如果多讀幾遍,就能咀嚼出更多的東西。對一篇文章、一本書的精華部分,一定要細讀,反復讀,字斟句酌,才能讀出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3)背誦--打下文學功底。
中學時代,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在此期間背誦上百篇優秀的古文、現代文,就為自己打下了扎實的文學功底。
背誦,應當自然成誦,像流水一樣自然而然地流瀉出來,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只有自然成誦,才能把書上的營養真正化為自己的血肉,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自然成誦的過程就是不斷體驗名家名篇思想感情的過程,不斷領悟名家名篇語言魅力的過程。自然成誦的名家名篇多了,你的思想境界、語言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1)做筆記--積累知識素養。
要學好語文,如果沒有知識的積累,是很難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的。語文知識的積累,主要是語言的積累和詞匯的積累,對于中學生來說,做筆記是積累知識的重要手段。
(2)寫隨筆--積淀生活感悟。
同學們平時要注意觀察、感悟生活,有感而發地記隨筆,和同學、老師交流,這對提高我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
(3)寫作業--梳理思路條理。
做作業時應先梳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然后再做作業。平時不要過于依賴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教輔書,放棄思考,抄襲答案只會讓你的語文學習能力下降。作業書寫要清楚,如犯錯誤一定要認真訂正,切不可忽視。
三、心靜好思索,暢言屈子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同學上課都不愿發言。上課積極發言,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清楚、連貫地表述一個話題,這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當老師的問題提出之后,不要急于回答,要獨立思考或合作討論之后,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常言道“語文根植于生活”。我們只有熱愛生活,擁抱生活,才能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感悟語文世界的美妙,去展現那里草長鶯飛、斗轉星移神奇。
作于二O一O年仲夏
宋傳祥
[養成良好習慣,盡享神奇語文(高二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3.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4.語文的教學論文
5.初中語文優秀教學論文
7.職中語文教學論文
10.語文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