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學會分析鑒賞小說人物形象;

2、培養初步的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研討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畫人物的方法;

2、討論祥子的悲劇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黃包車的幻燈片)看到黃包車,我一下子想到的是老舍的《駱駝祥子》,黃包車是那個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老百姓都叫它洋車,祥子為了有一輛自己的洋車,沒命的拉車,攢錢,可他偏偏命苦,攢到最后也沒能買上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車。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舊中國的北京城,從西直門乘上祥子的黃包車,一路來體味人力車夫祥子掙錢的辛苦和坎坷的人生歷程。本學期同學們已經閱讀過《駱駝祥子》這部精彩的作品,并且也看過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因此,對這部作品大家一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急于拿出來和全班同學分享,現在我們就“‘名著’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二、回顧閱讀課指導要求

㈠回顧小說的三要素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的核心內容;故事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歷史;環境是人物活動的舞臺。

㈡閱讀小說應注意的幾點:

⒈掌握情節,結合環境,分析人物,揭示社會意義;

⒉學習、品味語言,揣摩寫法;

⒊閱讀過程和方法的總結:

讀作品,作筆記(摘抄、批注、后記、摘要、心得體會……),提問題,再讀作品,查資料,得觀點,出成果(指寫成小論文)。

三、時代背景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創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從英國回來,面對滿目瘡胰的祖國,作品的格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就是他那個時期的作品。   

 整部小說以祥子買車的三起三落為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苦難生活,藝術地概括了祥子從充滿希望,到掙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的悲慘一生。作者選擇了祥子原來具有的善良樸實,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憤怒地揭露和聲討把祥子逼進墮落深淵的黑暗社會,小說還有力地說明了在舊社會僅憑個人奮斗發家,只不過是一種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舊中國個體勞動者的悲慘命運。

四、作者簡介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滿族正紅旗人,北京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時候。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其他筆名還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師范學校。1918年畢業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學校長。1922年任南開中學國文教員。同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教學之余,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并正式開始創作生涯。陸續發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三部描寫市民生活的諷刺長篇小說。1930年回到祖國,任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并編輯《齊魯月刊》。

1934年夏到青島山東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1936年夏辭去教職,專事文學創作。抗日戰爭爆發后,到武漢、重慶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任常務理事、總務組長,并組織出版會刊《抗戰文藝》。1946年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期滿后,留美寫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中國劇協和中國曲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后因不堪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一生勤奮筆耕,創作甚豐。20世紀30年代就成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集《趕集》等。其《駱駝祥子》問世后蜚聲文壇,曾先后被譯成十幾種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長篇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貧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藝作品集《三四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正紅旗下》,長篇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散文雜文集《福星集》,劇本《龍須溝》、《茶館》等。老舍文學創作歷時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人物性格鮮明,細節刻畫真實。能純熟地駕馭語言,善于準確地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描寫事件,使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舍以諷刺幽默和詼諧輕松的風格,贏得了人民的喜愛,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確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老舍

五、作品整體感知(找同學復述故事梗概)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舊時代的北京,數以萬計的人力車夫掙扎在死亡線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個。身強力壯的青年農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劉四開辦的人和車廠當上了人力車夫。好勝、要強的祥子憑著力氣拉車掙錢,指望自己能買一輛漂亮的洋車,不再受拴車人的氣,做一個“自由的洋車夫”。他早出晚歸,忍饑受凍,風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終于攢足了100元,買了一輛新車。20年代的北京,軍閥混戰,兵荒馬亂,祥子為了生存,還是起早貪黑地拉車。一天,他拉著車剛出西直門就被幾個抓夫的大兵連人帶車給抓走了。在隊伍逃走時,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車拉著炮彈滾到山澗里去了……大兵們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揀了亂軍留下的三匹駱駝。他賣了駱駝,又回到了車廠,幻想著再買輛洋車。大家傳說祥子賣了30匹駱駝,發了大財,給他取了個綽號叫“駱駝祥子”。

人和車廠廠主劉四的女兒虎妞,三十七八歲了還沒嫁人。車廠里的大事小事全憑她一人操持,她為人潑辣,沒人敢惹。她愛上了比自己小10多歲、老實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給纏住了。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為擺脫虎妞,他來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學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車。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藹,主仆相處十分融洽。祥子把掙的錢都攢在悶葫蘆罐里,一心還想買輛車。

不料,虎妞找上門來,硬說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親。這時,一個跟蹤曹先生的偵緝隊員來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攢的錢全搶走了。連遭厄運的祥子只好離開曹家,又回到人和車廠。地痞流氓出身的劉四,認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記他那60多輛洋車,認為女兒嫁給一個車夫是丟他的臉,揚言寧肯放火把車廠燒了,也不讓他們得到便宜。虎妞表示非嫁給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親。劉四賣掉了車廠,人也無影無蹤了。

祥子婚后住在窮苦人生活的大雜院里,街坊二強子也是拉車的,他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兒小福子賣身為娼,祥子對小福子的遭遇充滿了同情。不久,虎妞難產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隱藏著對祥子的感情,可是窮困卻不能使他們結合。祥子對小福子說:“你等著,等我混好了就來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時,只見到樹權上掛著她上吊的繩套。好勝心強的祥子在絕望中走向毀滅,終于被那吃人的社會吞沒了。

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斗,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斗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于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于,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樣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后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一個行尸走肉般的無業游民。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來到北平當車夫,苦干三年,湊足一百塊錢,買了輛新車。

一落:有一次連人帶車被憲兵抓去當壯丁。理想第一次破滅。

二起:賣駱駝,拼命拉車,省吃儉用攢錢準備買新車。

二落:干包月時,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攢的錢也被搶去,第二次希望破滅。

三起:虎妞以低價給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祥子又有車了。

三落:為了置辦虎妞的喪事,祥子又賣掉了車。

六、精彩片段賞析

1、片段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著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他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有主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個穿得體面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拉到了,他應當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飯,如熱燒餅夾爆羊肉之類的東西。吃完,有好買賣呢就再拉一兩個;沒有呢,就收車;這是生日! 

    自從有了這輛車,他的生活過得越來越起勁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著為“車份兒”著急,拉多少錢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對人就更和氣,買賣也就更順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這樣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買輛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車廠子了!

片段一:細節描寫非常形象、傳神。作者通過心理、動作等描寫把祥子理想實現后的興奮、喜悅、喜極而泣的狀態描摹的淋漓盡致。祥子的理想就是不再拉別人的車,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當這個愿望實現的時候,他當然興奮不已。從他的語言、動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當時的心情。這就是老舍這個“人民藝術家”語言的魅力 。

2、片段二: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在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殺了人,他也不負什么責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墜,墜入那無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因為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預備著到亂死崗子去。

  冬天過去了,春天的陽光是自然給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賣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著冬衣,更根本不預備著再看見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還活著,那就再說吧。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輩子的事;現在,他只顧眼前。經驗告訴了 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繼續,明天承繼著今天的委屈。賣了棉衣,他覺得非常的痛快,拿著現錢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著等那個一陣風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慢慢的,不但是衣服,什么他也想賣,凡是暫時不用的東西都馬上出手。他喜歡看自己的東西變成錢,被自己花了;自己花用了,就落不到別人手中,這最保險。把東西賣掉,到用的時候再去買;假若沒錢買呢,就干脆不用。臉不洗,牙不刷,原來都沒大關系,不但省錢,而且省事。體面給誰看呢?穿著破衣,而把烙餅卷醬肉吃在肚中,這是真的!肚子里有好東西,就是死了也有些油水,不至于像個餓死的老鼠。

  祥子,多么體面的祥子,變成個又瘦又臟的低等車夫。臉,身體,衣服,他都不洗,頭發有時候一個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車也不講究了,什么新車舊車的,只要車份兒小就好。拉上買賣,稍微有點甜頭,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車的不答應,他會瞪眼,打起架來,到警區去住兩天才不算一回事!獨自拉著車,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幫兒車,要是高興的話,他還肯跑一氣,專為把別人落在后邊。在這種時候,他也很會掏壞,什么橫切別的車,什么故意拐硬彎,什么別扭著后面的車,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車一把,他都會。原先他以為拉車是拉著條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險。現在,他故意的耍壞;摔死誰也沒大關系,人都該死!

他又恢復了他的靜默寡言。一聲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壞。言語是人類彼此交換意見與傳達感情的,他沒有意見,沒了希望,說話干嗎呢?除了講價兒,他一天到晚老閉著口;口似乎專為吃飯喝茶與吸煙預備的。連喝醉了他都不出聲,他會坐在僻靜的地方去哭。幾乎每次喝醉他必到小福子吊死的樹林里去落淚;哭完,他就在白房子里住下。酒醒過來,錢凈了手,身上中了病。他并不后悔;假若他也有后悔的時候,他是后悔當初他干嗎那么要強,那么謹慎,那么老實。該后悔的全過去了,現在沒有了可悔的事。 

片段二:是祥子經歷了買車的三起三落和人生的大苦大悲后,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由人變成鬼的真實寫照。

七、問題研討

⒈關于祥子悲劇的原因有這樣一些觀點:其一、祥子個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劇;其二、萬惡的社會把祥子推向了悲劇的深淵。你對這些觀點有何意見?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明確:造成祥子的悲劇的主要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

⑴從主觀上來說:個人奮斗的理想。祥子沒有能看清當時社會的本質,也沒有認識到個人奮斗根本不是勞動者人民擺脫窮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劇在于他的長期“執迷不悟”。個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點。接踵而來的打擊使祥子滋生了自暴自棄。他曾經全力反抗命運卻最終屈從于命運的安排,他曾經對虎妞干預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圖有所抵制卻最終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盡以后,他的理性徹底泯滅。他的道德之柱徹底崩潰,終于自我放縱,跌入了流氓無產者之列。

⑵從客觀上來說:是把人變成鬼的舊社會的逼迫。祥子想買自己的一輛車的愿望,只不過是一個獨立的勞動者的最低愿望,然而這一正當的愿望在那個社會里卻似乎成了奢望。祥子歷盡艱辛,三起三落。他不可能以一己力量與這個黑暗社會抗衡,而這個社會卻把他從“人”變成了“鬼”--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還有虎妞的誘騙。祥子的生活理想與虎妞的生活理想截然不同,存在著尖銳的沖突。他們的婚姻是沒有愛的“強扭的瓜”。這是一個資產者的丑女引誘與腐蝕無產者強男的悲劇。 

⒉分析祥子的形象

祥子的形象:老舍的《駱駝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層社會勞動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對他性格的刻畫,體現了強有力的悲劇意味,這是通過主人公“精進向上-不甘失敗-自甘墮落”的命運三部曲展開的:祥子初到北平,懷抱著尋求新的生路的希望,開始了他的個人奮斗史。他年輕力壯,善良正直,樂于幫助與他同命運的窮人。他堅韌頑強的咬著牙,用孤苦的掙扎編織著美麗的夢想。祥子連遭厄運,主要可以分為事業上的買車與個人生活上的娶妻兩方面。命運的安排卻是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強加。所有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運的作弄面前不甘失敗,竭力掙扎和抗爭的生活姿態。當虎妞病亡、祥子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賣掉車子,此生已不復再有希望買車,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時,終于不堪這最后的沉重一擊。長久以來潛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獸性惡性發作,他吃喝嫖賭,如行尸走肉。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這個一度有著強大生存能力的個人奮斗者。

⒊分析形象的意義

祥子的悲劇在于他以血淚控訴舊社會對勞動者的無情壓榨和摧殘。小說真正地描寫了祥子的要求、掙扎淪落的過程,從而真實的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惡。祥子的又一典型意義是:揭示了個人奮斗不是勞動人民擺脫貧困改變境遇的正確道路。個人奮斗順利的時候,表現為要強上進;遇到挫折,會自私自利。 

《駱駝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筆觸描繪的一幕悲劇:二十年代的北京,一個勤勞、壯實的底層社會小人物懷著發家、奮斗的美好夢想,卻最終為黑暗的暴風雨所吞噬。它揭示了當時“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后一朵火花。這是舊中國老北京貧苦市民的典型命運。

八、延伸思考

雖然舊中國的北平與改革開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語,但就個人在市場經濟中的求生存發展這一問題上,還是有很多共性的。假設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樣的人物,從農村來到城市,夢想著靠自己個人的努力尋求安穩的生活--

1、我們會怎樣對待他的奮斗?

2、應當如何引導他們對社會生活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

3、對于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我們能從《駱駝祥子》中得到什么啟示?

九、本節課小結

其實,《駱駝祥子》在大陸和臺灣都有被禁的經歷,而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在這一本堪稱世紀杰作的小說被列為禁書的年代不是一個文化繁榮的年代。縱觀歷史,文化繁榮的時代必定是一個可以自由閱讀、自由辯論的時代,百家爭鳴,魏晉風骨,盛唐氣象,五四新文化運動,無不如此。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大家可以自由閱讀《駱駝祥子》,也可以率性鑒賞《駱駝祥子》的時代,必將是一個產生大師的時代,必將是一個文化趨向繁榮的時代。

附:板書設計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節

耐人尋味的精彩片段

躍然紙上的人物形象

 

溫嶼

[《駱駝祥子》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2.高二《勸學》教案設計

3.高中化學選修5《苯 芳香烴》教案設計

4.高中化學選修5《脂肪烴》教案設計

5.人教版匆匆教案設計

6.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7.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8.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9.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10.化學選修5《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教案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片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1级在线观看 |